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针对当前车辆超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车辆超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弯拉应力、使用寿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超载率的增加,弯沉和弯拉应力逐渐超过容许值;车辆超载使道路在使用年限内承受的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减少,导致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超载车辆对道路的一次性破坏作用使得通过疲劳破坏设计出的道路无法满足实际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变化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模量,找出沥青路面在超载作用下随结构参数变化路表弯沉、面层拉应力、基层拉应力、底基层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针对超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要合理控制各结构层之间的模量关系,同时提高土基模量.为超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变化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模量,找出沥青路面在超载作用下随结构参数变化路表弯沉、面层拉应力、基层拉应力、底基层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针对超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要合理控制各结构层之间的模量关系,同时提高土基模量.为超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重载作用下损伤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沥青路面车辆超载的情况,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路表弯沉、结构应力、应变、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载的增加,弯沉增大轴载换算系数明显增加,车辆超载使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增加,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车辆超载对沥青路面的静力损伤情况,为我国在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方面作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我国沥青路面车辆超载的情况,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路表弯沉、结构应力、应变、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载的增加,弯沉增大轴载换算系数明显增加,车辆超载使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增加,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车辆超载对沥青路面的静力损伤情况,为我国在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方面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采用设计弯沉指标与层底弯拉疲劳应力指标相结合的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不能控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损坏的原因,以及设计弯沉计算公式中基层类型系数取值的不合理性。并对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指标为层底拉应力和弯沉,而缺少对于应变指标的控制。文章对比分析了应变、应力、弯沉指标的差异性,对不同类型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选取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应变指标验算点的位置应取在面层中部、基层的顶部和底部;基层模量与应变指标和应力指标、弯沉的关系呈负相关;指出了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的必要性;路面类型对设计指标的适用性影响较大,设计指标应根据路面类型而进行相应选取。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典型结构建立三维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常载、常载+刹车、超载和超载+刹车4种组合荷载,采用双轮最不利矩形接触面形式,并运用特征路径分析方式,数值模拟了路表及深层内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刹车对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影响较小,超载影响显著;刹车主要对面层弯拉应力影响较大,并使上面层出现较大拉应力,对基层基本无影响,超载使基层弯拉应力增大显著;超载和刹车对剪应力峰值增大明显,特别是刹车使剪应力增大极其显著;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从路表沿深度方向力学响应峰值位置会发生变化,在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时应取相应位置处的值作为力学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新波  王丹 《北方交通》2008,129(2):76-79
针对当前车辆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了车辆超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使用寿命、结构应力、路表弯沉和结构层厚度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随着超载率的增加,换算系数明显增加车辆超载使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增加,导致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随着土基模量值的加大,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值逐渐减小;要使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轴载作用下的使用年限,应该增加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车辆超载的严重性,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车辆超载对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以及对结构层弯拉应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铜黄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为例,通过对其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思路的阐述,说明选择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大修结构组合时,应建立在对原有沥青路面的现状和病害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道路现状、主要病害和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特点进行设计,提出科学、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对相关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南宁至友谊关、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为例,调查并分析了广西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介绍了南友高速、百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目前的养护方法及技术,并对进一步完善广西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江苏省近几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相关设计、施工现状,对高速公路新型沥青路面造价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工程造价要结合具体路面结构类型合理计算。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冯五一 《交通标准化》2009,(19):162-165
成渝环线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段高速公路所在区域夏季气温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并且雨量充沛,鉴于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结合实例对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可为山区新建或改建公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柞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为AC-16沥青混凝土,从工程实际分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AC-16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范围的规定过于宽泛。在提出该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对上面层两种AC-16典型级配形成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适用于该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AC-16沥青混凝土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16.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工程分车道路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扩建车道数的增加,为实现车辆分车道运行管理提供了条件,为实现充分利用原路与提高路面耐久性的路面设计理念提供了前提.针对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原路4车道改扩建为整体8车道的高速公路进行了分车道路面设计,并通过对改扩建后道路实际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就相关设计技术参数的选择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多车道高速公路路面分车道设计是经济、可行、合理的,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条件一般不同于平原地区,其土基回弹模量值较大。结合承赤高速公路的具体特点,应用有限元法,系统研究了土基回弹模量变化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等指标的影响,给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优化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结合通启高速公路工程,根据国外长效性沥青路面设计的思路,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交通气候特点的长效性沥青路面设计流程,结合通启高速公路交通、气候特点,考虑超载因素,设计和铺筑了3种结构形式的长效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初步验证了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车辙问题,通过足尺环道试验,系统地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评价不同结构组合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