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     
《城市交通》2016,(4):102-102
本书特别将焦点聚集到“铁路系统与城市开发的相互作用”这一主题上,探寻东京铁路系统与城市的形成史,讨论总结巨型城市东京的郊外铁路与城市一体化开发模式及发展经验,得出很多有益结论。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由单中心独立城市、多中心独立城市向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形态演变,值此关键时刻回答都市圈的合理规模和结构,都市圈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09,7(2):97-97
本书分三大部分:城市经济理论、城市增长管理与控制和城市政策研究。书中涉及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增长的经济学动力、城市空间结构、土地价值与城市增长等内容。同时,以北京市和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土地政策改革时期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住宅投资对房地产价值的空间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发展、城市政策和中国基准地价系统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耕地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土地全面紧缺的形势下,如何“十分珍异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各行各业应尽一切努力来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管理及其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用地较多的交通建设领域,其用地研究也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为使对该领域的用地研究有一个较深刻全面的认识,进而推动交通建设用地研究向新的阶段发展,并作为交通建设用地研究学科建  相似文献   

5.
交通资讯     
《城市交通》2010,(5):95-99
中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指出中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红线,因此必须保留自然生产力高的土地。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可用土地已开发殆尽,城市即使想外延扩张,也没有土地空间。  相似文献   

6.
读书     
《城市交通》2009,7(6):95-95
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 本书是关于美国大都市的讨论,这一概念是涵盖城市、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的总和。在美国的都市地区,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压力程度正接近危机的边缘,本书提出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根本转变。除了指明城市规划的新方向,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这些转变,包括具体方法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土地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耕地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已成为公路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内容。因此许多公路建设项目都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集约利用土地的方法,尽可能地避免公路建设对土地的占压影响。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努力实现公路建设、土地资源、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设计阶段节地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已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设计阶段,在满足高速公路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低路堤设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随之加快,进而公路占地也急剧增加。根据交通部印发的“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思想,尽量减少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减少工程量,减低工程造价。高速公路建设必须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今后高速公路建设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