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蚌埠、蚌埠东"一站两场"组织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组织模式的变化进行简要说明,重点对"一站两场"组织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二级二场"和"中间站"两种管理模式的优化重组方案并分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防城港站货车停时增大的原因,提出合理分辟停时指标,加强车站的作业组织协调,协助港方抓好以卸车为重点的组织,抓好直达与成组装车的组织,严格作业分析和考核等5项控制停时增大的对策,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鉴于黄骅港站的停时有增大的趋势,车站组织对近几个月停时较大车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车列在Ⅲ场等本务机是影响车站停时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空车列在港前换挂后等本务机、翻车机卸车时间长、重车列港口Ⅰ场等调车机等。据以提出了黄骅港站采取的措施,以缩短车辆停时。  相似文献   

4.
在柳州南站配空车困难、专用线管理不到位、东站货场组织不力、待处理车多、柳江站作业不便是影响停时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加强配空车装车组织、专用线管理和运输组织,努力消灭待处理车、加开小运转列车等措施,可压缩停时,提高车站运输效率,完成年度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给出各种中间站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研究结论:针对城际铁路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2种城际列车、采用越行模式的运输组织特点,分析计算了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研究认为:本站不发生越行作业且以大站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无到发线形式;以大站客流为主、站站停列车基本不组织追踪运行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设2条到发线、侧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选择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且有其他城际线接轨的中间站宜选择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相似文献   

6.
蚌埠枢纽在传统运输组织模式下存在着运输、管理、人力资源浪费,通过调研提出优化枢纽的运输组织方式,即探索实施“一站两场”运输组织模式,可提高枢纽运输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于志学 《中国铁路》2005,(10):49-51
对双鸭山站影响停时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采取推行号码制,对入矿车辆实时追踪,加强路矿协作,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车站作业计划质量等措施.通过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挖潜战略,压缩站停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车站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8日,合肥至蚌埠铁路客运专线在蚌埠新客站正式破土动工。 合肥至蚌埠铁路客运专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华东地区铁路快速客运网重点工程。线路自安徽合肥枢纽合肥站引出,经淮南至蚌埠高速客运站与京沪高速铁路接轨,正线全长131km,其中新建120km,利用既有线11km。全线共设合肥(既有)、水家湖、淮南东站、蚌埠南、蚌埠(既有)等车站。同时新建本线至蚌埠站、淮南站客车联络线。线路标准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设计时速200km,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设置票务系统,并采用站站停和大站停混行的运营模式,本文从运输组织、票制、系统架构等多角度提出了设想,探讨如何建立这种全新运营模式的票务系统,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圈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凡  王昊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1):34-36,39
以满足城际铁路客流为出发点,围绕旅速系数和扣除系数指标,分析了城市圈城际铁路3种基本开行方案的优缺点,得出了跨站停方案中在中间站停2站方案是一种较优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单列停站2次不被越行,单列停站2次被越行及多列停站2次按先行列车停近方站,后续列车停远方站,和按先行列车停远方站,后续列车停近方站组合时的扣除系数和旅速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后者是最优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