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因此,人们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疑虑,也有了不同的评价。有的认为用平均应力来衡量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有的则用断裂力学中的手段来衡量,但它们都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本文通过分析焊件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求出外载下焊缝上每一点的疲劳周次、焊件的寿命,从而避免了平均应力观点中平均应力的取值问题,应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钢梁十字形焊接细节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因素,针对带过焊孔的焊接细节(焊接细节1)和对接焊缝错开的焊接细节(焊接细节2)制作试件进行模型试验,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各焊接细节腹板、翼缘板和焊缝的应力集中系数,研究焊脚尺寸、过焊孔半径、焊缝宽度、焊缝余高、板件间隙宽度和间隙长度对各部件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细节1各部件的应力集中系数均比焊接细节2的大;2种焊接细节典型测点的应变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相差均小于15%;对于焊接细节1,过焊孔半径对各部件的应力集中系数均有较大影响,板件间隙宽度对焊缝的应力集中系数影响显著,焊脚尺寸和板件间隙长度对各部件的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小;对于焊接细节2,仅对接焊缝余高对腹板的应力集中系数有显著影响,其余因素对各部件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3.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因此,人们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疑虑,也有了不同的评价.有的认为用平均应力来衡量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有的则用断裂力学中的手段来衡量,但它们都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本文通过分析焊件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求出外载下焊缝上每一点的疲劳周次、焊件的寿命,从而避免了平均应力观点中平均应力的取值问题,应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中新型钢筋网局部焊接抗剪连接件的静力性能,开展12个静力推出试验,考虑焊缝长度和界面黏结的影响,获得焊接抗剪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和抗剪承载力。基于显示动态分析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静力推出试验进行仿真分析。采用疲劳推出试验,初步研究焊缝长度为25 mm焊接抗剪件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抗剪件抗剪承载力随焊缝长度增加而提高;界面黏结对试件抗剪承载力并无显著影响,但会提高其弹性阶段抗剪刚度;静力试验受纵筋焊接长度比例影响有2种破坏模式,分别为焊缝剪断和纵筋拔出,两者均为脆性破坏;与常规栓钉抗剪件相比,焊接抗剪件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针对2种不同破坏模式,考虑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焊接抗剪件在80 MPa剪应力幅下循环加载至500万次仍未发生疲劳开裂,满足疲劳设计要求;疲劳试件破坏前的大部分时间内,界面相对滑移量增加缓慢,而在试件疲劳破坏阶段,界面相对滑移量增加迅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中新型钢筋网局部焊接抗剪连接件的静力性能,开展12个静力推出试验,考虑焊缝长度和界面黏结的影响,获得焊接抗剪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和抗剪承载力。基于显示动态分析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静力推出试验进行仿真分析。采用疲劳推出试验,初步研究焊缝长度为25 mm焊接抗剪件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抗剪件抗剪承载力随焊缝长度增加而提高;界面黏结对试件抗剪承载力并无显著影响,但会提高其弹性阶段抗剪刚度;静力试验受纵筋焊接长度比例影响有2种破坏模式,分别为焊缝剪断和纵筋拔出,两者均为脆性破坏;与常规栓钉抗剪件相比,焊接抗剪件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针对2种不同破坏模式,考虑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焊接抗剪件在80 MPa剪应力幅下循环加载至500万次仍未发生疲劳开裂,满足疲劳设计要求;疲劳试件破坏前的大部分时间内,界面相对滑移量增加缓慢,而在试件疲劳破坏阶段,界面相对滑移量增加迅速。  相似文献   

6.
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在MIG焊接存在气孔,其连接方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限,通过对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和型材件进行焊前预处理(氧化皮打磨、酒精清洗、预热处理)后进行MIG焊接,分析了该方案对于焊接气孔的改善效果,结果发现焊前预处理对AlSi10MgMn真空压铸铝合金和型材件MIG焊接气孔改善效果明显,焊缝接头剖面平均气孔率由1.14%降低为0.73%,同时发现焊缝接头剖面中心区域显微硬度值最高,接头强度为180 MPa,接头效率为75%,焊前预处理对显微硬度和接头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减震器储油罐筒的激光焊接试验过程,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分析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激光焦点位置等离子控制对缸筒的气密性、焊缝拉伸抗力、焊缝形貌、金相组织、硬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门用0.7 mm厚的St17E和FC180/340HD异种镀锌钢板,开展激光焊接试验研究。研究关键工艺参数(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对焊缝表面形貌和横截面的影响,分析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布特征,评估接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分别为1 300 W和2.0 m/min时,焊接飞溅较少,焊缝表面光滑。随着激光功率增加和焊接速度减小,焊缝熔深和面积增加。焊接接头的St17E母材区的硬度最低,焊缝区硬度远高于母材区。优化参数条件下获得的焊接接头拉伸试样在St17E母材区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9.
廖伟 《专用汽车》1997,(4):40-42,49
吊臂是汽车起重机的关键结构件,其制造质量主要反映在焊接变形量的大小;焊缝质量等级,尺寸及形位公差的精度等级方面。针对制造吊臂工艺流程中的影响吊壁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塑料进气歧管焊接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尼龙进气歧管的振动焊接强度,采用中心点设计法对3种填充有33%玻璃纤维的尼龙进行了静压破裂试验,研究分析了夹紧压力、振幅和焊缝熔化宽度等工艺参数对歧管焊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夹紧压力对歧管的振动焊接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焊缝的熔化宽度,振幅对歧管的焊接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液力变矩器上盖连接块焊接接着形式、动平衡使用特点、焊缝金属高性能指标、焊接质量零缺陷控制要求,采用机器人+变位器柔性焊接系统,解决了焊缝几何尺寸一致性、空间位置对称性、填充金属均匀性的技术关键。并阐述了机器人系统的焊接电源、变位顺和送丝机构的合理配置,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液力变矩器上盖连接块FCAW工艺参数以及防止焊接缺陷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控制制造成本,汽车厂家选用镀锌薄板作为外观件,并将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运用于车身外观件薄板焊接,较大程度避免了白车身制造成本的浪费。通过应用CMT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特点,结合汽车全景天窗焊接实例,对比分析冷金属过渡电弧钎焊(Cold Metal Transfer Arc Welding,CMT)和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MAG)的焊缝成形外观、焊接质量和颜色外观的差异,验证了CMT电弧钎焊在镀锌薄板焊接上具有更优异的焊接性能。针对镀锌薄板焊接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作了分析,并结合现场操作给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车身镀锌钢板激光搭接焊焊缝成形及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 ,其在汽车工业的应用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在提高汽车生产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车身激光焊接技术可降低车身质量、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增加车身的刚度、提高车辆安全性,因此成为汽车制造商关注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先进汽车工业中应用效果显著。汽车技术的进步,对车身材料、连接结构、连接性能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车身件的焊接难度不断加大。激光搭接焊是激光焊接在车身应用中的一种焊接形式,其焊缝状态与分布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本研究工作针对车身镀锌钢板进行激光搭接焊试验,分析其搭接间隙、焊缝成形和焊接性能,以控制车身激光焊接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沪通长江大桥横港沙浅水区7孔112m简支钢桁梁箱形杆件采用的Q370qE和Q420qE钢焊接性较好,主要焊缝类型为棱角焊缝和T形接头坡口角焊缝。采用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焊接棱角焊缝,双丝电源类型为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组合,双丝间距30cm。为研究该焊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制作Q370qE和Q420qE两种不同材质的棱角坡口形式焊接试件,在焊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焊后对试件进行焊缝缺陷、拉伸、冲击、硬度和宏观金相等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硬度检测及宏观金相检查等试验的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验证了所制定的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实践证明,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的运用缩短了箱形杆件的制作工期,提高了箱形杆件的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梁段制造过程中出现焊缝冲击韧性达到不母材标准要求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提高工地焊缝0℃冲击韧性的4项措施,最后从设计,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选用适当的焊接材料和工艺,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焊缝检测及产品试板验证,成功地完成了武汉轻轨工程跨线桥钢梁(14MnNbq)的焊接。  相似文献   

17.
磁悬浮列车铝合金车体制造及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阐述了磁悬浮列车铝合金车体的制造及焊接工艺。采用钨极氩弧焊对型材6063A进行了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同时对焊缝进行了射线探伤和金相试验,分析了焊缝中气孔的分布特点和种类,提出了预防措施,为6063A材料在磁悬浮列车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一、激光焊概述激光焊接是以聚焦的激光束作为能源对工件相应区域或填充焊丝进行加热融化形成焊缝的一种连接工艺。根据是否需要填料和焊接温度的高低又可细分为激光焊和激光钎焊(图1)。与其他连接工艺相比,激光焊具有焊接强度高、速度快、精度高、工件变形小、烧蚀少、焊缝美观等优点。二、激光焊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人们对车身性能和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激光焊接工艺在整车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焊根据其焊接板件的结合形式又可分为重叠焊、拼焊、钎焊  相似文献   

19.
我车间在汽车驾驶室进行分装和总装时,很多地方是采用点焊接。工艺要求焊装件在焊接部位必须干净、无锈、无绝缘体或其他电阻大的杂质。而为防止钢板在焊前发生锈蚀,焊装件在焊前均需喷涂铁红醇酸底漆,但这种底漆干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因此,为不影响点焊,在焊前又需将零件焊接部位的底漆打磨干净。这样不仅造成油漆和工时的浪费,而且造成点焊焊缝内钢板因无漆膜保护而很快产生锈蚀,从而影响驾驶室的寿命。我厂曾以三辆越野汽车作试验,汽车在行驶3000公里以后,就发现焊缝内有黄色锈迹。驾驶室顶盖焊缝的锈蚀更为明显,经雨水一淋,焊缝就流“黄水”,这就成为我厂生产的越野汽车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就给我车间提出了研制一种既能防锈又不会防碍点焊的新型底漆一导电底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变速器齿轮与齿圈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合金风为材料的汽车变速器齿轮为齿圈激光焊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激光焊缝的宏观形貌、焊拉接头组织与性能和力学取得了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出了新的消除2焊缝首尾衔接处出现凹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