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中国海事》2007,(1):19-2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船舶、浮动设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但是渔船之间、军事船舶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渔船、军事船舶单方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不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内河限制性航道可通航区域因水位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不同的水位具有相对应可通航区域,作为航道管理部门需要实时掌握航道可通航区域变化情况,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向船民发布,对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道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江海联运综合大通道建设,内河航道交通流增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复杂,航道弯曲狭窄,水深浅、滩涂多,受潮汐和天气影响水位变化大且流速急。位于珠海、澳门交界的十字门水域经常发生船舶搁浅险情,制约着西江流域、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介绍珠澳十字门水域水文特征,分析船舶交通流特点,梳理船舶搁浅案例,深挖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内河LNG岸基加注站设计与建造中,岸基到水面的LNG输送是LNG输送系统的主要功能,考虑不同地理环境的水位变化不同,受注船舶离岸基式LNG加注站的距离通常较远,将LNG从岸基输送到受注船舶时如何保证一定的加注速度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内河流域、近海LNG燃料动力船的加注要求,研究了LNG加注系统管路特征,为LNG岸基加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船闸     
庄辑 《珠江水运》2008,(12):62-62
利用厢形闸室水位变化以升降船舶的水运工程建筑物。它是通航建筑物的一种型式,用于克服航道中的集中水位落差,将船舶自一水位河段提升或下降至另一水位河段。船闸建于内河航道的水利枢纽中,为控制河口或港池口门外的潮差有时也需建船闸。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长江中游航道水位变化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根据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理论建立水位变化下船舶搁浅风险定量计算模型,实现不同水位下长江中游航道船舶搁浅风险的定量计算。利用航道水位、船舶吃水及富余水深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分析水位变化对允许船舶最大吃水及船舶搁浅概率的影响。利用船舶运动模型推导波浪载荷下船舶升沉运动的位移响应,同时根据首次穿越理论构建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搁浅)模型。运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根据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水位下船舶的搁浅风险。利用该方法计算长江中游典型船舶在不同水位下的搁浅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量化水位变化下船舶的搁浅风险,还可确定不同船舶搁浅概率对应的水位临界值。  相似文献   

7.
2007年枯水期,长江、珠江等内河水位持续下降,影响了船舶的安全畅通以及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位于珠江水系的北江流域近年来降水量不断下降,加上河砂开采引起的河床下切,北江水位屡创新低.  相似文献   

8.
1内河船员实操考试办法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必要性①为适应《10规则》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内河航道条件的大幅改善,内河船舶的吨位普遍提高,高等级船舶增多,内河各等级船舶的分布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且现代化航行设施逐渐普及,鉴于此,《2010年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0规则》)将原来的5个等级调整为三类船舶,且每个等级所适用的范围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变化使2007年《内河船舶船员实际操作考试办法》(07实操考试办法)第五、六条有关主考官和评估员应持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内河水域的船舶流量正逐年增加,危险品和化学品的运输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内河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船舶溢油事故时常发生,这些变化对内河水域的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内河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己经不能满足应急反应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特别是内河船舶溢油控制技术设备建设明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内河船舶溢油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与压力,提出了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技术装备建设设想,希望通过促进内河溢油应急设备建设的发展来提高内河溢油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航道水位信息是内河船舶安全通航、合理配载的决策依据之一.为揭示内河航道水位特征、提高短时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DWT)和长短时记忆(LSTM)的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以汉口水位站为例,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小波分析-BP神经网络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类模型均可满足...  相似文献   

11.
在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水文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航行在海域还是内河航道中的船舶,都会受到水文的影响.风浪与海流是影响船舶在海域中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而在内河航道中,航行环境主要受到不良的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条件影响,正常水位时,船舶的航行不会受到影响,而枯水期和洪水期时,航行事故会显著增多.为使驾驶员能够识...  相似文献   

12.
载重线是指船舶在某一航区最大载重量(或最大排水量)对应的吃水界线,在数值上以最小干舷表示.载重线是船舶营运的限界线、安全的生命线.所有船都应根据不同的航行区域勘划相应的载重线标志.我国现行内河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勘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1999年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之《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的.  相似文献   

13.
真空收集蒸馏处理船舶黑水的技术--VDT技术,是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辟了远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以适应各种大小内河船舶的特殊环境,最终达到保护内河水域环境免受船舶黑水污染之目的,是治理内河淡水资源免受船舶黑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技术具有节能增效、投资成本少、操作简单、黑水零排放等独特的优越性,应用前景非常明朗.  相似文献   

14.
刘雷  唐海峰 《江苏船舶》2021,38(3):42-44
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碰撞事故调查工作效率,分析了当事两船最近会遇距离变化判断内河船舶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了法规中两船处在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要求和不同阶段时的责任关系;最后从碰撞发生后提出对过程的调查方法,确定了在事故经过分析中以局面形成和因果关系为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宋强 《中国海事》2022,(4):15-16
长江干线航道是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内河水运通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按照航道特点,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航道,又称"川江".川江航道蜿蜒曲折,河道礁石分布复杂,水势流态也不规则,尤其是重庆至宜宾段为典型的川江自然河段,弯、窄、浅、险为其主要特征,加之自然河段水位变化频繁,团雾等恶劣天气时发,自古船舶航行至川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西江某内河大水位差高桩框架码头,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水位下船舶靠泊不同位置时的某高桩框架码头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了高桩码头结构不同构件的位移、弯矩等结果及其分布规律。此分析方法及结果可为同类型码头的结构设计及运营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专门研制的多功能智能测流浮标,运用标准横流标(浮标)为载体,配置集成专用多普勒流速仪、超声波水位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卫星定位器、数据信息智能处理器等设备与专用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内河航道重要河段、河口的水位、水深、流速、流向、能见度、风速、风向等与船舶航行有关的实时动态要素的智能采集与传输等技术问题,实现内河航道要素船岸智能感知,引导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8.
郑贤俊 《中国水运》2004,2(4):118-119
船舶航行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船舶驾驶员最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船舶在内河航道行驶,由于受到雾、水深、航道窄、船舶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船舶搁浅、碰撞等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作者就内河船舶在有雾的情况下,驾驶员冒雾航行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吕初兴 《珠江水运》2011,(20):75-77
通过分析广西辖区内河钢材运输现状,回顾近年来广西内河发生的载运钢材船舶事故,探讨内河载运钢材船舶发生事故的原因,指出船载钢材内河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提出内河船舶钢材运输的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内河水位变化幅度很大,水位的变化使得内河码头的边坡含水量产生变化,由此引起的边坡水流渗透对码头的稳定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摩尔库伦屈服准则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架空斜坡式码头岸坡在水位变化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水位下降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岸坡的影响;同时发现,岸坡岩土材料的黏聚力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要大于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