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维修工区是客运专线固定设施养护、检查、维修的具体执行机构。论述综合维修工区主要作业内容,其设置原则应结合作业内容、道床结构和线路类型制定。通过对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和城际铁路的综合维修工区建设费用、维修设备的采购费用、建成后的维修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综合维修工区合理设置方案。建议无砟轨道按70~80km、有砟轨道按40~50km、无跨线列车的城际铁路按100~110km设置一个综合维修工区。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中,传统的属地维修、分专业维修管理形式已愈发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结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介绍阳新综合维修工区和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2种模式的具体的做法及创新性成果。从高铁综合维修车间、高铁综合维修工区的基本定位、生产组织、资源调配和综合管理考核等方面对比2种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性。分析进一步推进构建综合维修段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建立综合维修段模式需要把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神朔铁路神木北电力机务段设计实例的追溯,从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机车交路、检修工艺的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及线群布置;检修工厂组合、段内综合管线设计等诸多方面阐明了机务设备工艺设计中机务段总平面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思路与技巧;总结了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可能经常涉及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重点需要解决及把握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传统的铁路机务、车辆设计专业在今后国铁机务、车辆、动车段(所)以及城轨铁路车辆段工艺设计中的相互通融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是地铁车辆段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以成都地铁5号线线网性质的大架修基地为例,论述车辆段的功能定位、任务量和作业流程,结合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等方面条件,分析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重难点,形成最终总平面布置方案。提出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时线路、房屋、综合管线、绿化景观及活动场地的布置要求,揭示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提出较为合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方案,以及投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方案和投资的确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建设走向,阐述天鹅荡停车场的主要技术决定,包括功能定位、设计规模、检修制度的确定及主要车型的选择等。通过分析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最终确定总平面应按车辆段进行布置,兼顾停车场设施的集中布置原则,并详细说明总平面布置原则,3个总平面布置方案内容及优缺点比较情况。另对列车运用整备、列车检修、洗车、受电弓轮对检测等主要工艺流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及我国类似市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的特点,基于系统论、扁平化思想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提出市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采用综合维修模式,实行综合维修中心集中修和综合维修工区现场维保的模式;对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工区的组织机构设置及维修机构生产力布局进行研究,提出综合维修中心与车辆段同址建设、综合维修工区与停车场同址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设计思路、影响因素和总平面布置结构型式三个关键环节对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总平面布置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总平面布置中各专业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车辆段选址、车辆段配属车数、车辆工艺和生产办公用房需求等影响因素对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对站场总平面布置结构型式和适应性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配属车数估算方法,归纳总结了现代有轨电车站场总平面布置的工作流程和6种通用结构型式。针对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总平面布置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南京地铁11号线石塘南车辆段实际选址及周边控制因素,对车辆段地块的选择和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原则,在选用紧邻张西路北侧地块基础上,提出了车辆段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尽端横列式布置、倒装式布置等3个方案,并从出入段线条件、车场工艺布局、征地拆迁、土建工程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呈横列式、且联合检修库和试车线同侧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建设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是客运专线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动车基地是武广客运专线重要配套项目,同时也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四大动车组检修基地之一,其检修范围重点辐射华南及珠江三角地区,对所辖动车组运用、检修、整备、试验及运行安全进行全面管理。总平面布置是实现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整体功能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广州动车基地所需规模和最佳作业流程,从能力规模、作业流程、功能分区、咽喉区布置等方面对广州动车基地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研究。对确定科学合理的广州动车基地平面布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