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应力场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复杂地质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弹性力学叠加原理,地应力场回归的反演方法受到较大限制。为解决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反演数值模型边界条件来逼近初始地应力场的粒子群-差分进化耦合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免回归方法获得的地应力场存在加载失真的缺陷,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粒子群方法寻优的效率,实现地应力场的精确反演。  相似文献   

2.
曾耀  李春峰  田浩 《中国水运》2014,(11):222-223
库岸滑坡体内地下水浸润线的变化与库水位的波动密切相关,在库水位波动下,库区滑坡渗流场是一个非饱和、非稳定渗流问题.文中系统研究了在承压含水层作用模式下库岸滑坡渗流场基本特征,在库水上升阶段滑坡地下水浸润线呈“U”型,此时在坡面处形成较大的指向坡内的动水压力,有利于滑坡稳定;在库水下降阶段滑坡地下水浸润线呈“n”型,此时在坡面处形成指向坡外的动水压力,对滑坡的稳定性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高边坡常因施工改变了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导致开挖边坡滑坡现象。文中以厦蓉高速公路某标段为工程背景,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该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坡体前部施工开挖,牵引后部坡体产生了变形,在降雨作用下,变形逐渐加剧,发展成为工程滑坡。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复变量求导方法应用于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演计算.同时将滑坡变形预测方法、参数反演方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相结合,求取滑坡各阶段安全系数,可以对库岸滑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康云油库工程后方山体滑坡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康云油库后方山体局部影响滑坡的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滑坡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滑坡体饱水状态前后进行稳定分析,认为相应滑动体在非饱水状态是稳定的,但在饱水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治理。通过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及工程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永安中学古滑坡位于通江右岸,为发育于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结构中的蠕滑-拉裂型滑坡。按坡体结构及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差异将滑坡分为3个区进行分析;根据滑坡各区的坡体结构、坡面形态、堆积体成分及变形破裂状况,分析滑坡复活体成因机制;定性计算滑坡各区的稳定性,在选用抗滑桩支挡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后,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布设位置,建议在复活体中部设桩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7.
吴志斌 《中国水运》2006,3(2):104-105
在以岩质高边坡及填土边坡的龙岗区,人类工程活动及地质构造的作用,岩体整体性遭到破坏,在暴雨或久雨之后,雨水沿裂隙贯入,一方面增加了土体容重,另一方面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得边坡岩土体抗滑能力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岩溶洞穴或溶蚀裂隙的存在、上覆土层的不稳定性是塌陷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为地改变地下水动态平衡,均加剧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和发展.滑坡及岩溶塌陷的作用不仅造成房屋倒塌、建筑及交通事故,而且也带来经济损失及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滑坡规模小、分布广、影响大,且不具备典型滑坡成灾机理,其致灾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滑坡危险区的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以汶川地震诱发的181个中小型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极差分析法探讨了滑坡运动场地地形条件、坡体结构及滑体岩性对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形条件是滑坡运动距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控制着滑坡运动能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显著影响了滑体运动距离;坡体结构控制着滑坡的启动机制,影响了滑体不同部位的初速度及末速度,导致了滑体运动距离的差异;滑体岩性对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受滑面液化、颗粒流和能量传递等多种机制共同控制,各种机制相互作用,导致滑体岩性对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性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9.
杨铠萌 《中国水运》2014,(5):375-376
岩土工程施工中地下水对工程的首先影响就是对岩土地基的影响,地下水压力及水位升降均会使得岩土工程地基遭受侵蚀,进而导致工程建筑的使用可靠性及价值大幅度降低,加强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及提高工程效益。基于此本文根据某工程施工实例,首先叙述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一些危害及影响,其次重点阐述了应对地下水对工程影响的一些措施,以期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研究了库水位变化下堆积体边坡非稳态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详细探讨了超孔压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库水位变动速率和岩土体渗透系数条件下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孔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是否考虑超孔压的影响应该综合比较库水位降速和透水性的大小;当岩土体透水性很强时,库水位下降速率快慢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甚微,反之,当岩土体渗透性很弱时,应充分考虑超孔压的影响,为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以谷竹高速公路青峰滑坡为例,采用反演系数法和传递系数法计算了该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松散破碎的易滑地层、不利的软弱结构面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引水隧道中水对边坡长期的渗流和对岩土体的软化作用是滑坡形成的外因。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削坡减载、抗滑挡墙、立体截排水和路基反压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位快速变动的库区边坡内渗流场的变化是引起边坡失稳滑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渗流场的变化一方面降低了滑带的抗剪强度参数,另一方面影响其应力场,从而导致滑坡破坏。取一理想边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得到:上升过程中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上升下降型,随水位的变化表现为下降上升型;下降过程中安全系数随时间、水位的变化都呈现为下降上升型,下降工况对边坡稳定影响最不利。  相似文献   

13.
涂秦川 《中国水运》2006,6(8):60-62
详细分析了目前边坡地下水的研究情况,认为边坡地下水动力作用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地下水资源的定量评价和人工补给的预测,二是岩体的裂隙水压对变形和破坏的影响。地下水动力作用的研究方法可概括为数学模拟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模拟法。并对目前边坡地下水的排导措施进行了归纳,主要分为地表防渗措施和地下排导措施两类。  相似文献   

14.
真空负压在地下水位线以上及以下的传递规律、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线以上及以下部分有效应力增加的机理等问题,目前学界各方的认识并不统一。通过对真空预压全过程孔隙总水头的变化引起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的分析,从另一角度探讨了真空负压在软土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真空负压在软土水位线以上及以下均会传递,并随渗透阻力而衰减;真空负压及地下水位下降均会引起软土水上、水下任一点有效应力的增加,水上、水下有效应力增量的表达形式是统一的;地下水位埋深与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相关,埋深越大,加固效果越差;加固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涉水老滑坡产生复活变形,其中卧沙溪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之一,自2003年水库蓄水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变形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阶跃性。根据宏观地质调查及专业监测资料,分析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得到滑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砂泥岩互层的软弱地层为滑坡的复活变形提供了物质基础,良好的地形则为滑坡持续变形提供了微地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可知,滑坡复活变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库水位波动,受库水位下降时饱水加载效应和动水压力效应的影响,坡体内形成巨大的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导致坡体稳定性急剧下降产生显著变形。该滑坡次级滑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若加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则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滑坡防治及水库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工程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大量岩土试验数据的支撑,在常规的室内岩土试验方法中,三轴剪切试验是测试岩土体抗剪强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压力源微机伺服系统是一种可受计算机控制、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精密水压力发生器,主要应用于三轴剪切试验中围压、反压与体积变化的精确控制与量测,还可作为独立恒压源以取代常规的室内试验压力源,如砝码、空压机及渗透水头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压力源微机伺服系统性能稳定,提高了三轴剪切试验中压力与体积变化的量测精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过程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能加快地基沉降的速率,缩短施工工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浅层土孔压变化影响明显,而对深土层孔压变化较为缓慢;抽真空开始后土体水平位移方向是指向加固区内的,而堆载预压阶段是指向加固区外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减少地基的水平变形,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伍琪琳  焦淑贤 《水运工程》2018,(10):189-193
渗漏问题的难点在于渗漏点位于地下,无法直接观测,既难以直接断定是否渗漏,又难以确定渗漏的具体范围及评价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某大型干施工挖入式港池项目,根据监测异常现象(位移速率过大、累计变形大、气泡、涌水等)并结合监测数据发现了围堰渗漏隐患;通过堰体各区段实测水位相互对比及与理论计算水位对比,确定渗漏范围;通过堵漏前后的日水平位移、堰体水位、渗流量的对比,评判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曹彭强 《水运工程》2020,(4):104-108
针对渗流和不良地质条件对江河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土的渗透系数随围压变化、土的饱和密度随围压变化、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及浸泡时间变化的规律,构建渗流破坏的非稳定数值模型,探究岸坡裂缝、河水对岸坡的软化作用、降雨入渗对岸坡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影响下,降雨入渗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安全系数可降低9.9%,其次是河水浸泡表层土的软化作用的影响(2.8%)和表层土裂缝的影响(1.9%);在3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岸坡的安全系数降低10.4%~20.8%;土水耦合计算结果显示在3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岸坡的安全系数降低11.3%~21.5%。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玉米卸车地沟变形缝渗水现象加以分析,并采用紫铜板加TZS聚氨脂辅助防水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为地下水位较高的变形缝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