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为深入贯彻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会议精神,落实中国海运集团"调结构、促转型、上水平"和"创新驱动、做强做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组织动员中国海运广大团员青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在推进"五个转型"和实现新的"三个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集团企管部与团委联合于2011年8月下发了"创新创效促转型,青春建功上水平——中国海运第三届青年创新论坛"通知.该活动旨在总结推广各单位团员青年在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新鲜理念、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9,(10):79-79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荐的中国首批7所高等航海院校之一,也是香港船东会第一届中国海运院校论坛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学院以航海类专业为主干,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拓展,依托和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协调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董国祥研究员日前被交通运输部授予2010-2011年度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荣誉称号,全国共有71名同志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船研所)是我国民用运输船舶的综合性研究单位,一九六二年由交通部船舶研究所和上海海运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所址设在上海民生路,并在高桥和半淞园路有两个实验基地.船研所直属交通部领导.在所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交通运输部部署,2012年5月25日,依托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建设的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作为2012年首批参加现场评估审核的重点实验室,接受了交通运输部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化》2012,(11):36
2012年(第二届)国际港口及航运信息化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在上海远洋宾馆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发展办公室、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上海航蕴运输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水运管理》杂志和《集装箱化》杂志等协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费维军主持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7.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系船舶科学和船舶运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海》2006,(1):29-29
2005年12月7日,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SSSRI)和荷兰海事研究所(MARIN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船舶水动力技术合作发布会。会上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合作仪式,荷兰海事研究所总裁h.A.H.Hubregtse先生和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嘉明先生先后致辞,并将取之于各自试验设施——拖曳水池中的水,一起倒入标有合作标志的水瓶中,象征着两家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水动力研究机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修船》2011,24(5):I0001-I0001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按照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专业化重组的改革进程,1998年6月,由在北京的中交船业更名并迁址到上海,是中国海运溪团)总公司的一级子公司,是中国船舶行业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0.
, 《集装箱化》2012,23(11):36-36
2012年(第二届)国际港口及航运信息化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在上海远洋宾馆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发展办公室、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上海航蕴运输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水运管理》杂志和《集装箱化》杂志等协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费维军主持开幕仪式。交通运输部、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杨利华,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上海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钮晓鸣分别致辞祝贺论坛召开。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统一部署,为展示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船研所”)创新成果,使科普宣传贴近百姓生活,高端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2014年5月27日,船研所举办了以“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公众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到船研所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旨在引领大家走近航运和舰船科学领域,感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魅力。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1997年间协肋建造,使用单位共同开发的200客位短程铝合金双体客船-“飞翼”号的概况,试航结果,营运情况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船舶设计通讯》2010,(1):22-22
2010年2月5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船院)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货轮公司研发设计、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230000DWT矿砂船首制船在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顺利交船。2月6日,该船将赴澳大利亚运输铁矿石。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8,19(2):33-33
综合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运)有关部门快报的统计,2007年中国海运运输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屡创新高,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管理效应十分明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建设“百年中海”写下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9,(2):2-3
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国际)是中国海运集团下属一级子公司。公司下设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大连分公司和北京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系船舶科学和船舶运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内容主要反映在船舶运输系统、船舶设计、船舶控制、交通工程、环保工程、港口工程、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船舶动力机械、船舶仪器设备、航运经济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苏科技交流计划规定,苏联海运部代表团一行3人,由苏联远东海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塞门里金博士率领,于1989年12月9日至19日访问了我国.代表团成员有苏联海运部船舶总局主任专家塔南先生和海运部船舶机务局处长维谢列夫斯基先生.苏联海运部代表团在上海共停留参观访问3天.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负责代表团在沪期间的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18.
袁伟达 《集装箱化》2008,19(6):21-23
上海浦海航运有限公司(简称浦海航运)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海集团)所属专业从事集装箱支线运输的航运企业,主要为各大班轮公司提供内、外贸支线服务,公司现有集装箱船舶35艘,总运力逾8000TEU,是目前我国大陆经营范围最广、拥有船舶最多、经营航线最全的支线船公司,多次在业内被评为“中国内支线最佳船公司”。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2010,21(4):12-14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作为总部设在上海的航运企业,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一直把自身发展融入服务上海经济建设之中,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9,(5):F0004-F0004
“航运技术实验室”是交通部首批认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面向交通运输行业,致力于航运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中国船舶运输技术主要研发机构之一。重点实验室配备有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洞、风浪流水池、操纵水池以及船舶航海操纵模拟器等试验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