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机车质量控制及检修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车质量控制及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日常信息管理子系统、检修过程管理子系统和综合分析处理子系统4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车载、整车、部件检测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过滤,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传送到指定数据库。日常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职工指纹信息、数据字典、机统—6、机统—28、机车走行公里、机车检修计划等功能模块。检修过程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机车检修作业过程控制、大部件管理等功能模块。综合分析子系统包括机车电子档案、机车台帐信息、机车及部件质量管理分析、机车动态信息查询等功能模块。运用机车检测、检修、日常基础信息对机车及部件寿命、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检修作业过程中材料消耗信息,统计分析机车检修成本。系统经机务段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确保完成机车牵引任务的前提下,如何做好节支降耗挖潜工作,如何保证机车质量,划小核算单元是有效管控检修成本的重要手段。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预算工作量及检修定额指标为依据,建立健全段、车间、班组3级成本管控体系,逐级细化分解预算指标,实施日常动态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奖惩机制,自上而下明确成本管控责任,强化检修生产过程管理,全面落实机车检修成本精细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跨区域、跨部门共享集成数据为基本思路,采用工作流管理模式,以检修计划生成网络图为起点,与质量管理、配件管理、工具管理等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生成记名检修电子文档,并通过与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实现机车检修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管理部门可实时掌握机车检修进度、状态及配件使用情况,有效控制检修成本,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及检修质量,保障行车安全,从而提升机车检修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三层C/S结构的机车中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阐述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主要特点和系统的运行效果.该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检修作业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现了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数据和检修信息的记录与分析,规范了机车检修过程、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该系统在集宁机务段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5.
铁路施行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整合,出现一个站段管理包括异地不同省市几个区域的情况。为了达到全段异地机车检修工作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现机车检修成本数据的本、异地查询功能,合理的安排定额,在保证机车检修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为实现全机务段机车检修的节支降耗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我们开发了机务段机车检修成本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 ,应用微机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所以微机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样在机务段机车检修管理中应用微机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阐述微机管理在机车检修信息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应用的背景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跨度的扩大,管理地域和管理对象的增加,相关技术支持能力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有效性。质量检修是机车运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建立机车质量检修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现行质量检修的诸多弊端,不仅可以提高检修质量、压缩成本、缩短周期,对作业过程、作业质量实行有效卡控,而且能对物料消耗,甚至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政绩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从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的应用角度,探讨利用机车当量公里来确定机车修制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实行机车当量公里确定检修周期的过程中,标准当量公里的确定问题、检修成本的变化问题、机车延长公里使用的可靠性问题和利用无线转录系统传递当量公里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和谐型机车高级修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整合机务段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依靠身份识别和作业质量、作业过程的控制,建立起来的微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机车检修过程和故障检修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全面的机车检修台账管理系统,为机车检修提供信息服务,以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和检修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机务系统实行ISO9000族质量体系标准是确保机车检修质量和运用安全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强调“过程控制”,在机车运用过程中强调“环节控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闭环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FRP复合材料及其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构成和特征,介绍国外高速列车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情况,提出了国产高速列车开发、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大站段管理模式下,材料管理由于管理地域广,出现了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增高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析了规范材料管理的需求,采用基于Java EE的MVC架构体系,JavaEE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构架和XML数据格式,研究开发了铁路站段材料管理系统.系统改变传统材料管理模式,提高材料管理时效,降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试制的主要原材料、主要设备及仪器、试制流程及测试标准。详细阐述了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氧指数、燃烧性能、机械性能、低密度等性能。分析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及生产工艺对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酚醛树脂产品的性能较为优良:热压时间控制在1.1~1.4 h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良好;热压温度为80~100℃时,可以得到表面质量细腻均匀的复合材料;适当调整生产工艺,可以提高酚醛树脂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隧道壁吸声材料降噪效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YSNOISE软件建立列车-隧道-隧道内壁吸音板结构的二维边界元模型,研究隧道内壁吸声结构不同铺设方案下的降噪效果。根据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时隧道内壁吸声结构不同铺设面积、铺设位置等因素,分析其对列车通过时噪声的降噪效果,并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性等因素,计算4个较为典型的隧道内壁吸声结构的铺设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壁全部铺设吸声材料的情况下,铺设隧道吸声结构对隧道内声压级的降噪效果约为14.3dB。随着隧道内壁吸声材料铺设面积的增加,隧道内的降噪效果越好。在计算选取的4个方案中,内壁整体铺设方案降噪效果最佳,内壁部分铺设方案降噪效果最差,两者的组合方案降噪效果适中,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综合各方面因素对降噪方案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提高高速列车制动盘能量和降低盘重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用C—C纤维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以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改善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性能的问题。分析认为C—C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性能好,但表现出环境影响摩擦性能的问题;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性能,但具有韧性低的问题;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密度低,但面临着使用温度较低的问题;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可提高钢盘的摩擦性能,但仍需要解决不同材料间的结合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针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地位和物资管理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探讨解决施工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的问题。 研究方法:利用经济订购批量法、物资采购计划、“三级”保养制度等对其措施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经过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物资进行完善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需要我们引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进行规范,并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研究结论: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获得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之一,“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中,提高每个环节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全预应力梁自振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从各向异性材料的角度,对全预应力梁中力筋预应力和自振频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预应力梁的动测技术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方法:将预应力混凝土梁按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研究结果:推导出铁木辛柯型预应力梁的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 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能比较好地反映梁的自振频率随预应力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前二阶频率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的研究中,将混凝土材料看作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限额发料中额的组成、确定依据、数量的研究分析,明确了限额中的"额",并对"额"的数量进行准确计算是将限额发料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分析了其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现场测定灌浆料早期抗压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一种加固型灌浆料制备2种不同类型的灌浆料,各14个龄期,共252个试块,并对其进行回弹和抗压强度试验,以探究该灌浆料早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按照不同的函数表达式,分别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对比,提出了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早期强度的测强公式,从而为采用回弹法进行现场检测灌浆料早期强度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文章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目前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