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物流园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现阶段缺乏物流园区发展理论研究是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明确了共生理论和物流园区内涵,分析了物流园区协调发展中的共生关系,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了物流园区发展策略:政府倡导和推动是物流园区实现共生发展的前提、区域物流园区科学合理规划实现共生发展的核心、区域物流园区间网络化和联盟化是实现共生发展的关键,以期为物流园区发展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数据包络分析在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许多省份和经济中心城市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提出规划建设若干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投资效益评价是物流园区规划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物流园区规划投资建设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物流园区的投资规模规划进行投资效益评价,以期找出非有效的投资规模规划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改进。  相似文献   

3.
物流园区是近年来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是物流节点作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体,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业务载体。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直接影响物流园区整体建设发展。文章介绍了赤峰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并分析了赤峰市物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指标群决策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之一,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建设若干物流园区。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本文根据物流园区规模确定存在多因素影响的特点,通过分析影响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专家群决策方法,构造物流园区的综合评分矩阵,从而得到各物流园区的具体规模,并结合具体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物流园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园区的企业准入制度是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对物流园区建立入园企业准入制度的必要性与经济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物流因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应考虑的因素、条件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最佳布局方案,阐述了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条件,对比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发展物流园区的环境条件,认为珠江三角洲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在分析了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物流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物流园区布局思路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的基本方案。认为存在两种联运方式(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联运)的物流园区间距宜定为40~60km,仅有公路一种运输方式的间距宜定为30~40km。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指标决策的物流园区建设序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胡刚  陈峻  王炜  张卫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2):157-160,164
物流园区在物流业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区域物流业发展和各项发展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目前,对物流园区的评价工作可以分为3部分: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社会经济评价、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方案评价和物流园区建设序列论征。本文针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序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指标决策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方法的物流园区投资方案决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物流园区面积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投资方案,物流园区的经济性是不同的。但是物流园区投资和运营的特殊性,如寿命期很长、市场需求变化大等特点,问题变得比较复杂,使得用传统的技术、经济方法进行投资方案决策受到很大的限制。针对物流园区投资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长期的动态的决策问题的特点,提出将物流园区投资决策问题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简化,先利用DEA方法对物流园区经济性作静态分析,把物流园区效益问题转化为资源的利用率问题进行分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物流园区土地、资金等其它实际条件,判断出最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分析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面对的优势及面临的威胁,指出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从加强物流园区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支柱产业物流体系建设、推广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工程应用、普及现代物流理念、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功能布局等5个方面提出了云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策...  相似文献   

10.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协同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园区企业的迁移规律和建立迁移模型,对于稳定企业、协同发展及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园区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构建了物流园区的态度空间和物流产业构形,建立了园区物流企业迁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武汉丹水池物流园区为例,分析了园区聚集企业的特点和规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方法可用于指导物流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物流园区选址是其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选址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选址结果可靠性的评判标准,为此,引入贝叶斯概率方法开展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理论研究。借助EM算法和GeNie软件,构建了贝叶斯网络模型,挖掘出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内在因果和逻辑关系,量化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选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建立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引入贝叶斯判别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优化了灰色模糊风险评估模型,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相应的选址风险系数与评估风险概率,完成了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等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的物流园区选址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物流量及交通区位等多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物流园区选址结果的量化评价,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和客观数据的模糊性对物流园区选址方案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候选地点验证该选址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西安建设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系数为4.030 1,处于低风险水平,依据总体风险概率确定低风险水平的可靠性为65.50%,证实了在西安建设物流园区(西安港)风险系数较低,科学可行,且西安港风险评估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急速加快,社会竞争环境尤为激烈,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随之加强,物流行业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开始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和布局。所以,如何合理的规划物流园区的选址,最大化物流园区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文章在阐述物流园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联盟博弈模型沙普利值法在经济方面对物流园区的选址进一步筛选并解决对投资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而告之     
《汽车杂志》2010,(6):309-309
“很多时候听别人说日本车很差,说安全系数很低、不安全。还记得有一期《汽车杂志》说这个是大家误区,其实日本车和德国车美国车一样,都差不多,别瞧不起日本车,日本车和德国车一样安全,很多时候是心理因素,别把丰田事件,联系到其它日本车!”——抄自天涯论坛的,大家发表下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贵州省发改委联合省邮政管理局发文,支持在贵州龙里县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省快递物流园区示范工程。文件指出,在龙里县建设省级快递物流园区,具有独特交通优势,符合全省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需要,对于实现快递企业资源与业务集聚整合,加快全省物流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发改委对当地园区建设、邮政安全监管设施建设、快递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立项给予支持。目前,除申通快递已于去年"双11"前  相似文献   

15.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风险评估及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园区建设具有投入资金大、开发周期长、涉及因素多等特点,其建设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根据物流园区建设的特点,分析了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某一物流园区的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6.
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共同的信息平台、一体化结算和规模化集约化的运作方式是物流园区的重要特征.物流园区将物流设施和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及参与者聚集起来,通过市场化的运营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并达成其价值链上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最终实现物流园区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中的交通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多个物流实体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因其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等方面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土地开发的热点.文中结合湖南一力物流园交通影响分析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功能区布局与内、外部交通衔接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并对当前物流园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carboy 《汽车杂志》2006,(1):200-200
日本的车省油关键是有可变气门正时,省油还增大功率。为什么象奔驰,宝马,大众他们没有呢?是没有这种技术还是别的呢?日本车和德国车排量一样而耗油量总是德国车的油耗大。是不是德国的车的重量大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为积极应对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的指导下,笔者对日本、美国、德国三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剖析日本完善的回收体系、美国完备的层级立法和德国明确的责任制度,并结合三国经验,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的法律政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ck 《汽车之友》2020,(9):24-27
经历了100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德国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但是相比于法国的浪漫,意大利的奔放,日本的功能主义,北欧的简约,却很难一句话概括德国汽车设计的精髓,不过我们却意外地发现,那些德国经典的汽车设计一眼就能识别出来,我想这就是德国设计的特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