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船舶制造车间存在的生产与管理的信息交互不及时、信息采集效率低、生产过程掌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超宽带(Ultra Wide Band, UWB)和自动化装置接口集成等技术,进行车间资源数据采集与场地状态信息采集,实现场地、设备、人员、工装等与管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完成车间场地的物流优化和布局优化,为船舶制造智能车间信息感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帅  许志远  玄世龙  于欣 《船舶工程》2022,(4):14-18+29
作为船舶智能技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航行态势感知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能把握船舶航行态势感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船舶航行态势感知的概念、感知设备和感知信息处理及融合技术等3方面介绍了船舶航行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就现阶段船舶航行态势感知所面临的信息深度挖掘不够、综合感知能力不强、评测体系缺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船舶航行态势感知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智能避障,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设计基于网络感知信息的船舶航迹规划智能避障方法。高效感知船舶本身及附近环境信息,精准获取船舶本身及附近船舶位置信息。依据位置信息构建船舶航迹规划中碰撞危险度模型,判断本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若存在碰撞危险,则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智能控制船舶航行方向完成智能避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准感附近信息,在简单与复杂航迹环境下均能够实现智能避障;本船与附近船舶距离高于安全距离,船航向角变化曲线平稳、无抖动情况,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试智能船舶对复杂场景的感知能力,推动智能船舶感知技术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智能船舶感知测试系统.该系统构建了一个人工闭环的平行智能测试模型,用以测试智能船舶感知能力;采用了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重构技术与数据增广技术,解决了现阶段测试数据集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船舶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建设项目为背景实例,介绍了基于该船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工作原理,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网络信息采集的性能,针对分析结果重点开展有关系统实时性、可靠性优化方案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使智能船舶的底层数据采集和传输达到完整和规范,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参考美国OpenADR通讯规范,以自动需求相应平台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设计思路和框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针对智能船舶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从而为智能船舶上层的应用平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毅 《船海工程》2021,(3):41-44,48
考虑到智能船舶大量应用网络平台进行船内系统和信息的互通,如果发生网络风暴将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甚至瘫痪,影响各智能应用的运行,通过分析网络平台的通信方式和网络风暴产生的原因,根据网络架构建立网络风暴模拟测试环境并设计出测试方法,在实验室环境模拟测试验证网络风暴对各接入系统的影响,进行不同场景下船舶网络风暴抑制技术测试,结...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人员、设备、物料等各生产要素的精准定位,需研究船舶车间智能管理相关技术。基于UWB定位技术,开发船舶车间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在典型船舶车间的试验验证,车间内关键要素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为作业人员跟踪、实时生产管控提供辅助,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推进船舶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9.
马娟  魏斌  顾根南 《江苏船舶》2021,38(3):39-41
基于智能制造背景下船舶企业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构建五年制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比分析了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船舶检验三大核心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变化,归纳总结了智能制造背景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及结合课程的关联性、可持续性要求,构建"三个模块+两个体系"的船舶工程技术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船舶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将对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从分析智能制造的内涵人手,研究探索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相融合的思路,尝试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智能制造的新内涵,并对其在我国船舶行业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克东  汪洋  陈李 《造船技术》2020,(3):77-81,85
分析我国造船业特点和智能制造在国内外造船中的应用范例,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政策的大方向,描绘未来中国智能造船领域的轮廓,从管理、硬件、软件、颠覆性技术等角度预测智能造船的应用可行性,并对我国智能造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永博 《船舶工程》2017,39(10):95-99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先浅谈了智能船厂,并结合国内首个智能船厂试点对智能船厂的初级发展建设等进行初步探索,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机器人生产线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如工艺流程及布置、生产模式改进、提质增效和人员减配等。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集成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实施数字化造船已成为全球造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描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内涵及其组成,对数字化造船的总体目标、开发和应用总体实施架构和造船企业实施数字化造船信息集成总体方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车间层面上展开船舶建造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将船舶制造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分解为更简单、更直接的车间生产仿真模型。通过eM-PLANT仿真建模工具,从设备层到生产线层到车间层自下而上逐层构建车间仿真模型,将生产工艺流程、场地与设备、人员配置、生产计划等船厂生产信息完整地映射在以车间为单元的仿真模型中。通过模拟仿真模型的运行所获取的可视性分析结果,为船厂生产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作业安全问题,结合信息化技术设计一种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智慧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实现驾驶员权限管理、车辆速度管理、车辆定位管理、驾驶员行为监控和管控平台数据处理等功能,可有效提高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作业安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正  宋新刚  徐瑜 《船舶工程》2015,37(11):58-60
以大数据为基础,预测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对船舶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将网络互联和船舶实体深度融合,构建了集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为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探讨了传统船舶与智能船舶系统的区别。最后,具体阐述了智能船舶系统的构建步骤与过程。  相似文献   

18.
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智能型的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包括船舶信息管理与控制、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船队运行综合调度等三大模块。船舶动态信息采集与传输是该系统的关键部分。首先介绍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选用的软件,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解析系统的结构。着重详尽描述船舶动态信息传输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最后介绍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及其船舶动态调度的情况。本研究成果为实施船舶的有效调度管理,为实现船岸一体化控制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船体分段智能车间的定义、特征进行概要描述。对船体分段智能车间的总体架构、各架构层功能、空间布局设计及其原则、数据信息流通机制、智能车间管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为船海企业构建船体分段智能车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