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行车调整是地铁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深入探讨了地铁行车组织中行车调整与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首先,分析了行车调整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包括旅客出行规律、设备维护、突发事件应对等。其次,详细阐述了编制行车图、调配运力资源、协调列车间隔等行车调整的主要内容。再次,论述了行车调整对运营管理的指导作用,如统筹车辆调度、优化运力配置、提高运能等。最后,探讨了运营管理优化对行车调整的反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建设、完善应急处置等建议,以促进行车调整和运营管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汽车座椅的调整目的是保证驾驶员和乘员乘坐舒适性并确保行车安全。日常行车时,即使是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只是根据情况粗略地调校一下,感觉差不多就可以了。其实座椅调整的实用度对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和减少疲劳度是很有帮助的。汽车座椅的调整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首先,调整  相似文献   

3.
山路行车,依山傍崖,沟深坡陡,弯多路险,崎岖不平,除要求车况良好外,驾驶员必须掌握一定的驾驶技巧,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驾驶姿势 山路行车,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强度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行车前就要调整好驾驶姿势,尽量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驾驶环境。 弯道行车 转弯道路行车最……  相似文献   

4.
黄翔 《时代汽车》2024,(7):169-171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路面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运量大、行车间隔短、输送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展开研究,希望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做好入夏教育要将所有车勤人员集中在一起,做一次入夏教育,细致入微地讲解夏季行车的特点、注意事项、应对措施等,使每名驾驶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意识、操作上尽快调整到夏季行车状态上来。提供保障行车安全的有利条件首先,要尽最大可能保证驾驶员的睡眠时间。其次,要尽可能避开中午用车,把时间安排在上午或下午气温较低的时段。第三,要选好带队干部。凡是长途行车或在外运行时间较长的车辆,都应选派责任心强的干部带队;对载货车或执行特殊任务的车,最好派车管干部带车。带队干部的作用是在关键时刻提醒、协助驾驶员保证安全,减少驾驶员在…  相似文献   

6.
汽车技术作为行车安全的保障,加大汽车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就汽车技术状况在行车安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平面、纵断面或交叉口设计中,均应保证必要的行车视距。对于平面圆曲线的行车视距检验可以通过临界曲线半径R的解析公式进行检验,但是对于由缓和曲线、圆曲线组成的公路平曲线,以及由直线和抛物线组成的竖曲线,是无法用解析手段对其行车视距进行检验的,可以用图解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图解法的行车视距检验方法,对其原理、主要算法、程序流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木南 《汽车与安全》2007,(11):60-61
夜间驾车较白天相比,容易发生事故,从近来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很多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忽略了行车安全,导致一起又一起的事故,包括了城市中的中小事故以及高速路、山路上的大事故。血的教训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那么夜间行车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驾驶员在夜间开车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汽车技术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尤其是转向和制动装置的工作状况对行车安全影响最大,照明和信号装置等的状况也会威胁着行车安全。因此,经常性的检查调整、合理维护、掌握故障规律、定期排查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简洁且适用的行车风险量化模型,提出了基于能量转移理论的行车风险量化建模方法,分析了换道避险场景和典型跟车场景的行车风险分布。模型从描述事故致因的能量转移理论出发,提出描述行车风险的风险作用力,通过考虑车辆的动力学约束,推导了车辆可行驶区域,明确了行车风险的影响范围,实现对风险分布的有效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量化行车风险并与传统风险评估指标 THW的结果一致,同时,为缓解道路交通风险应当避免行车风险的大规模叠加造成的风险累积。  相似文献   

11.
周辉 《汽车运用》2010,(8):37-37
<正>安全行车,文明行车,是每个驾驶员应遵循的原则,但在实际行车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良驾驶习惯,会影响行车安全,值得警惕并克服。转弯时不注意后方来车在经过没有专用的左转或右转的车道时,不注意后方来车,没有打转向灯提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兼顾了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对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绝对安全行车间距、相对安全行车间距、临界安全行车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心理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有于年龄、心理、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上的差异,在行车过程中,驾驶者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而且容易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所以,只有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点,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人(驾驶员)、车、路是构成安全行车的三大要素,其中驾驶员又是三要素中的主要因素。驾驶员在行车中的情绪、情感变化,必定给安全行车带来影响。因此在抓好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从心理方面对驾驶员进行分析引导,使每名驾驶员处于平稳、宁静、豁达、舒畅的心情中,完成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高速公路行车特点及高速驾驶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提出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车荷载作用下软弱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弹性体系理论和BISAR程序,计算分析了行车荷载下软弱黄土路基顶面和路基土中的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其分布特征,为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在出车之前尽管作了大量的安全行车准备,但有时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发生险情.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