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以氯化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了铝溶胶,并对铝溶胶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以氯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理化特性最好,但容易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以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稳定性和粘接强度不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要求;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不仅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制备的要求,且不会向催化剂中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是制备铝溶胶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SiC为骨料,选用低共熔混合物作为烧结助剂,用液相烧结技术制备出单通道多孔陶瓷支撑体,采用悬浮粒子浸涂法对支撑体涂覆氧化铝膜.考察了氧化铝膜、烧成温度对支撑体孔径分布和空气渗透通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后膜管的孔径分布变窄,空气渗透通量略有下降;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结合剂的高温特性使得支撑体的开孔率和空气渗透通量分别下降了1.9%和17.9 m3/(m2·h),孔径分布变宽,平均孔径增大.  相似文献   

3.
选用碳酸钙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碳酸钙-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综合热分析仪对碳酸钙-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进行表征,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及相变峰温分别为120. 1J/g,相变峰温为54. 1℃。将碳酸钙-石蜡复合相变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后对其的路用性能和路面降温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当复合相变颗粒掺量达到5%时可降低试件温度约5℃,复合相变颗粒掺入沥青混合料后对其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多孔基体,制备了3种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扫描分析、储热性能分析、导热系数分析、热稳定性分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微米孔基体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良好,为理想的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出氧化铝溶胶,用于车用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考察了拟薄水铝石的固含量、溶胶pH值、硝酸和拟薄水铝石的质量比、加热温度、成胶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溶胶的动力粘度、涂层与载体的粘接强度的影响,确定了用拟薄水铝石制备氧化铝溶胶的工艺,制得了性能稳定、流变性好、粘接能力强、可用于车用催化剂涂层制备的铝溶胶。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1)
为了改善多孔水泥混凝土性能,利用多壁碳纳米管/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技术,借助胶体磨的剪切研磨作用和硅烷偶联剂的化学桥接作用,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水性环氧树脂中(WEP)的分散稳定性和相容性,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水性环氧树脂(WEP)复合改性多孔水泥混凝土,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及水性环氧树脂(WEP)用量对复合材料渗透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性环氧固化剂乳液中,通过胶体磨的剪切研磨,可以有效提高MWCNTs的分散性能。此外采用本研究的制备方法,使用少量MWCNTs,成本虽稍有增加,但可使复合材料的抗弯拉强度提高110%,应变提高17%,为道路工程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微滤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了γ-Al2O3超滤膜.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气体和液体渗透和截留分子量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的不对称超滤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氧化铝超滤膜,表面无裂纹和针孔等缺陷产生,孔径分布窄,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气体和液体渗透性稳定,对分子量约为6 000的PEG截留率为90%.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观多孔矿物材料对沥青中轻质组分的吸附及锁固效应开发沥青混合料抑老化技术措施.经过方案比选确定该项研究中应用的多孔矿物材料为硅藻土粉末,将一定比例的硅藻土粉末与沥青结合料混合制备具有抑老化功能的沥青胶浆材料.基于沥青的4组分比例测试、沥青软化点测试、沥青玻璃态转化温度测试及沥青混合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等技术环节,对该...  相似文献   

9.
减少三效催化转化器中的铂族金属使用量,并在严酷的催化反应气体环境中保持其净化性能,这已成为研究人员的共识。根据最近关于钯、铑催化剂热老化研究的报道,可得出以下结论:(1)氧化钯是避免钯烧结现象的关键,而在氧化铝材料上均匀地分散钡则可有效地保持氧化钯的形态;(2)用多孔质氧化铝在三维纳米结构中分散钯粒子,对预防钯的烧结有较大的作用;(3)利用镧添加氧化铝的材料包裹铈-锆-铑复合体的结构,可以抑制铑的烧结。  相似文献   

10.
以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入一种易挥发添加剂:乙醚.通过改变铸膜液中添加剂乙醚的含量,采用相转化法在平板刮膜机上制备了一系列超滤膜,考察了添加剂乙醚含量对铸膜液黏度、凝胶速度、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了PES-C/DMAc体系中添加剂乙醚作用的规律.结果发现,乙醚的加入,会使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降低.乙醚含量的增加,使铸膜液黏度增加,凝胶速度下降,水通量降低,截留率上升.所制备的超滤膜的结构为指状孔结构,但是随着乙醚用量的增加,皮层增厚,过渡层中指状孔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中等跨径多孔等截面连续箱梁施工常用落地支架一联整体现浇或逐孔现浇。为解决工期与施工设备投入的矛盾,通过对常用施工方法的分析研究,设计在传统逐孔现浇施工方法上进行优化,通过施工阶段分析调整预应力束,采用单孔支架逐孔现浇施工,在满足工期的前提下,添置尽可能少的设备完成桥梁施工。以一联6×25 m等截面连续箱梁为例,简要阐述单孔支架逐孔现浇工艺在多孔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2.
应用CFD分析软件研究了某汽油机迷宫式油气分离系统。重点对其原设计方案的流动特性和油气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另外,又针对性地设计了4组对比方案来探讨多孔过滤板个数、多孔过滤板上孔的个数、多孔过滤板上孔的直径和窜气入口孔的个数等4个主要结构参数对油气分离器系统压降和系统分离效率两大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醇(PVA)、磷钨酸(PWA)和氧化铝(Al2O3)溶胶为原料,制备得到PVA-PWA-Al2O3无机-有机复合质子交换膜,测定了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和甲醇透过系数等性质.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较好的阻醇效果,室温下测得电导率最高达到1.162 S/cm,甲醇透过系数在10-7 cm2/s左右.复合膜中PWA含量增加,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和甲醇透过系数都有所上升;膜中A12O3含量增加,膜的电导率、含水率、溶胀度提高,但甲醇渗透系数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多孔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受自身特殊孔隙结构的限制,多孔材料的强度不高。在多孔介质材料表面敷设碳纤维布可以同时得到多孔介质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和碳纤维布的高强度。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多采用有限元法,由于多孔材料结构的特殊性,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较低。文章基于Biot理论和层合理论,结合多孔介质层和碳纤维布的控制方程,考虑层间的连续性条件,推导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梁在谐激励作用下的整合一阶常微分矩阵控制方程。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利用具有高精度的精细积分法对整合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与有限元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利用所提方法分析了敷设碳纤维布多孔介质叠层梁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原理及参考TST-70常水头渗透仪,在考虑侧壁渗漏、套筒尺寸及测压管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通过试验,提出大孔混凝土渗透系数测定的试验操作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测试了大孔混凝土在不同配合比时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并初步验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轿车悬架翻孔类零件的特点、技术要求和翻孔成形特点;分析了该类零件在冲压过程中存在的翻孔开裂、翻孔材料严重减薄和翻孔垂直度差等主要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通过工艺优化,采用二次拉延和特殊的翻边间隙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率值K(石灰饱和系数)、S(硅率)、I(铝率)为指标分析铜矿尾矿作为水泥原料的可行性,借助熟料成分计算判断铜矿尾矿作原料是否符合设计的率值要求。结果表明:铜矿尾矿中含有制备水泥的化学成分,有害成分指标也满足原料的需求;将石灰石、铁尾渣等材料与铜矿尾矿复配后制备的熟料满足生料设计率值的要求;在较高的温度下,铜矿尾矿替代砂岩作为硅铝质原料制备的水泥易烧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农作物加工副产品稻壳作为碳源,通过炭化和活化工艺制备生物质基活性炭材,XRD和SEM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高性能活性炭纯度较高,具有多孔结构形貌;氮气吸脱附试验测得稻壳基活性炭(RHC)的BET面积高达2 828 m2/g,为中孔和微孔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稻壳基活性炭具有稳定的电容性质、较高的比电容(173 F/g)和良好的循环寿命。一系列的测试证明所制备的稻壳基活性炭是一种优秀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汽车内饰材料经液氮粉碎后,采用超声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定量分析测定、外标法定量测量其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对样品制备方法、提取溶剂选择、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的确定、浓缩条件优化等进行了试验。经验证试验,16种多环芳烃的线性范围均在0.1 50 mg/g、检出限均为0.1 mg/g、回收率为73.2%97.4%、相对标准偏差<5.1%。结果表明,本方法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完全满足国内外汽车内饰材料多环芳烃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声学性能以及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面/轮胎噪声量测,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不同厚度时多孔路面的实际降噪效果与噪声频率分布。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孔隙率与表面抗滑构造的条件下,8 cm厚的多孔水泥混凝土面层就有最佳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