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进是一种永续的追求,变化是一种永恒的力量。电动车产业要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来制定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下简称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勾画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令人期待。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迁乔  宋夫才 《公路》2005,(11):155-159
结合热带雨林自然环境特点和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具体特征,探讨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选定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热带雨林地区“生态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确定既考虑了生态分区的基本方法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还实现了通过指标的评定,能够反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能计算显示出生态影响的重点地段和敏感区域.并且用各生态因子的分值直观看出重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由此给出针对性强和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股市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决定了金融风险程度。以小见大,目前国内金融环境中存在各类金融风险及隐患,因此,建立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生态,降低金融风险成为必然选择。通过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有效的政府监管,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使之建立起合理高效安全的和谐金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的冲击,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和监控,卫星遥感可用以为大范围高频率的生态参数反演提供空间和时间连续的资料,结合地面其他测量数据,可以大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本文介绍了遥感卫星在国土公路生态监测相关的技术体系概况,分析了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的关键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公路建设对所处地域自然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一定破坏,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公路-环境交互式设计十分有必要。构建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实际工程对山区公路桥隧比、填挖高度、路基宽度、生态补偿等设计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为生态保护区域其他公路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进程中,推进绿道体系的建设,对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必要而紧迫。本论文主要对北京市第一条绿道建设的前期咨询过程进行积极探索,完善绿道建设规划和标准,探讨关于绿道建设的前期咨询方法,咨询成果对未来北京市绿道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研究,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呈贡校区建设规划为研究实例,提出了"两个平衡"和"三个体系"以及建立以交通为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校园建设新观念,并开展了研究,为云南交通类及其他高等院校的生态环境环保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对城市规划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城市居住的质量和优越性。本文在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引出了城市绿地体系的概念,结合多技术措施方法建设城市绿地体系,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致力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生态功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24日,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全国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并提出要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将对生态环境、车辆生产企业甚至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需要,将无人机、遥感图像基本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地下电子标识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初步构建能够实时、准确、动态监测公路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将无人机实时传输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集成,采用地下电子标识系统辅助解译公路路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等生态环境要素定位变化信息,实现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快速调查,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解决高速公路建设给周边带来的生态问题,通过对案例和中外文献的剖析,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对应这些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原因,得出切实有效的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策略,即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和高速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郊区、乡村及郊野),从高速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布局行之有效的景观生态恢复策略:(1)明确生态系统恢复的目标和节点;(2)建立景观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体系;(3)缓解设计行为的积累影响;(4)引导动植物生境修复;(5)降低建设过程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24日,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全国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并提出要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将对生态环境、车辆生产企业甚至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荆州古城经过一系列的水利建设,防洪体系日益完善,但水体面积缩小、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古城经济、旅游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将水污染控制、水生态能力的恢复作为工程重点,在系统模型及总量目标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将污水管网建设、清淤、生态环境构建等工程内容联系成整体,建立完整的水环境整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9):288-291
<正>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明确了统筹谋划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以下简称“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推动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完善收运处置体系、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等重点任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对《通知》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吴克捷  赵怡婷  石晓冬 《隧道建设》2020,40(12):1683-1690
理解地下空间的内涵,指出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出转变地下空间发展理念,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北京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经验,探索构建“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落实“生态优先、底线约束、专项统筹、刚性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出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和技术方法。指出加强地下空间体制机制建设应从建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制、推进地下空间技术标准整合、健全完善地下空间立法体系、建立国土空间三维信息平台4方面着手,健全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保障。认为: 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应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衔接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层级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全域、全要素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在规划内容上,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应立足地下空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地下空间生态安全底线,科学判断地下空间生态适宜性分区和开发利用重点分区,有效协调各类地下功能设施布局关系;在规划实施方面,应健全地下空间的刚性管控传导机制,加强地下空间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地下空间部门管理、技术标准、权属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以科学指导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产业“缺芯”问题依然严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汽车芯片标准进行支撑,因此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十分重要。搭建科学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既要考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现状和行业需求,又要考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迭代进步速度,更要结合汽车和芯片两大行业的现有标准体系。本文针对以上相关内容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探索,提出中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部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特征和西部交通建设的特点,提出公路交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对西部交通建设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路大规模建设导致生态负效应,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通过对公路路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污染防治、景观与绿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建立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三大类:生态资源状况、环境质量状况与绿化景观状况,其中生态资源状况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质量状况包括污水处理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噪声状况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绿化景观状况包括绿化状况和景观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到了60%左右,要建立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抓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节水灌溉体系;同时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抓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总产量,为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珍贵的形势下,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有赖于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为此,对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的建立作出框架性设想,提出要强化政府的调控机制,完善社会约束机制,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和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标准体系等一系列实现高速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