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规避和降低岩溶隧道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施工安全风险,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深入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地质雷达手段对岩溶位置及腔内填充物进行探测,并针对小型溶洞,采用小导管注浆法进行处治;而针对大型溶洞,通过优化隧道支护结构方案、增加隧道二次衬砌及底板强度、增设沉降缝等手段进行处治。实践结果表明,上述处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在武隆隧道岩溶、暗河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探地雷达对渝怀铁路武隆隧道溶洞、暗河区进行了探测,通过分析雷达图像圈定了集水廊道周围岩溶的发育情况,为设计和施工单位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TGP和GPR技术是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质预报方法,二者的技术原理不同且各具优缺点。结合某岩溶隧道的工程,先后用TGP和GPR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两种技术方法的详细对比分析,对岩溶隧道中隐伏的溶洞进行了有效预报,认为TGP与GPR技术的综合应用可避免单一探测技术的局限性和多解性,有利于提高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岩溶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因岩溶水的泄放、溶洞填充物的塌陷而改变围岩原有应力分布情况,诱发隧道掌子面产生塌方,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避免岩溶隧道塌方引起的地质灾害,提高施工安全性。结合四方山岩溶隧道的工程实例,全面分析其工程特性,研究其塌方形成机理,针对基本稳定区、塌方影响区、塌方发生区分别制定岩溶隧道塌方处治对策,为类似研究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岩溶发育区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形态各异的溶洞,对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以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揭露的大型溶洞为案例,综合考虑空间关系、岩体稳定性、地下水和基础承载力等影响因素,对大型溶洞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所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岩溶地区铁路穿越岩溶溶洞和地下暗河的治理是新建隧道工程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宝成铁路改线连蒙村隧道工程,隧址区为断层破碎带、岩溶较发育,隧道左侧边墙处有暗河,实践中采用对边墙两侧小溶洞进行封堵、边墙两侧及靠近隧道主体结构范围进行注浆加固,并在隧道仰拱下设置Φ1.5 m的圆管涵通道排水、边墙底设置托梁纵跨...  相似文献   

7.
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项目夏云一号隧道进口右洞施工至K102+558时揭示出隧底溶洞,通过对岩溶管道的探测,发现管道发育方向与隧道近乎于平行,溶腔底部有流水通过,影响掌子面开挖,危及施工安全,为有效加固溶腔段落隧道结构稳定,保证隧道安全、稳定施工,结合溶洞测量成果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采取溶腔部分以钢管桩支顶加固、溶蚀裂隙发育段落采用钢护管注浆加固,保持原水流通道畅通的原则,对该岩溶管道进行处理,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行效果检验。采取上述处理方案后,隧道结构稳定,满足了开挖要求,对类似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溶洞、溶蚀裂隙等岩溶现象是一种隐伏的、复杂的地质现象,严重影响高速公路路基安全与正常使用。为准确探测路基下方岩溶发育情况,为工程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某高速公路路基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显示,拟建区域路基下方基岩内岩溶较发育,共圈定出8个溶洞异常。通过钻孔验证,证明存在5个溶洞,其他3个异常均为溶蚀裂隙。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探测结果较准确,可以为其他路基岩溶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隧道与溶洞相交时支护背后回填层厚度如何选取的问题,对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的部分岩溶隧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中采用荷载结构模型计算了拱顶、拱腰、侧墙等位置存在不同跨度的相交溶洞时,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及安全性,最终确立了不同工况下的初期支护背后回填层的厚度参数,为溶洞与隧道相交时支护背后回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现场应用实际表明,溶洞与隧道相交时以荷载结构法确定的回填层厚度参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曹勇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111-116,129
某高速公路隧道围岩以白云岩、粘土为主,岩溶发育,无充填物溶洞很多,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这给隧道的施工带来了困难。探讨了隧道拱顶无充填物溶洞的处理,分析了拱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