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的河道概况、整治工程施工方案,在实船测量及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讨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指出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在枯水期间施工对船舶通航造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河段长、工程量大且工序多,施工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船舶种类多,施工安全生产控制与河段通航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依托长江干线下、中、上游典型大型航道整治工程,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风险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现场试验、系统研发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构建了通航安全与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技术,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为保障大型航道整治工程生产及通航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田栋  朱元章  伊青 《水运工程》2014,(11):127-129
AIS系统是近年来通航安全管理、船舶运行等方面广泛应用的技术。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特点,结合视频监控经验,在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船舶中进行AIS系统的应用,避免施工船舶与航行船舶碰撞,实现施工船舶全过程监控,消除船舶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使长江航道建设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惠忠 《水运管理》2018,(2):28-30,36
为维护上海港长江口航道良好的通航局面,满足船舶的通航需求,介绍工程项目所处的长江口南槽航道的水文情况,根据该区域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规划船舶施工流程,提出疏浚船舶挖泥、航行的注意事项。疏浚船舶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熟练掌握航道内潮流流向、流速的变化以及风对本船的影响,正确预配风流压差,确保通航及施工安全;驶过浅水区应连续测深,保证足够的富余水深;要改变被动防御驾驶的思考方式,提倡主动预防驾驶。  相似文献   

5.
刘长俭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10):106-109
针对长江口航道发展问题,对航道面临的形势要求、现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航道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江口航道总体通航能力、南槽航道通航水深、南港航道通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槽通航管理、推进南槽一期工程建设、研究北港航道开发建设、提升南港航道通航安全水平、谋划北支航道发展方向等建议,希望能为"十四五"期长江口航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晗煜 《中国水运》2014,(11):33-36
上海港北槽深水航道是重载船舶进出上海港和长江内港的咽喉要道.为了减少船舶事故发生率和财产损失,对北槽深水航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通航安全评估模型.通过FIS对其进行及时地通航安全评估,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合理且定量地分析北槽深水航道的实时风险水平,为即将进入该航道的重载船舶上的引航员和值班驾驶员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飞  曾柏瑞 《水运工程》2017,(S2):93-96
深圳港铜鼓航道是大型货轮进出深圳各大港口的必经要道。针对抓斗船施工对通航船舶存在安全影响的问题,通过计算通航船舶的安全距离,确定抓斗船施工方案,在保证船舶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抓斗船施工效率,通过精确定位及合理避让方案确保边施工边有序通航。  相似文献   

8.
温泉  张浩  肖金龙 《水运工程》2018,(12):26-30
针对长江口南槽航道加深工程中不同方案条件下经济效益评价问题,采用双时钟机制设计船舶预排队优化模型并构建长江口船舶交通仿真系统,基于长江口航道特点、船舶尺度、潮汐和通航规则等影响因素对系统进行比较仿真,得出南槽航道加深工程不同方案经济效益评价所需的船舶等待时间、航道利用率等指标值,为本工程实施的方案选择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玉  马谋雄 《中国港口》2012,(1):54-55,58
<正>长江是横贯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运大通道,是沿江省市发展临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依托。长江口航道条件的不断改善,极大地缓解了航道水深不足与航运需求的矛盾。但是,随着南槽航道九段沙灯船附近水域的逐年淤积(航道海图水深为5.0m,局部区域水域已经不足5.0m),船舶故障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分流作用降低,大批中小型重载船舶涌入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严重影响到了北槽航道的通航环境和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黄骅港拥有我国最长的人工航槽,受大风、海流、浓雾、冰凌等不利因素影响,船舶冬季进出黄骅港狭长航道风险较大。文中分析了保障冬季黄骅港长航道通航安全的重要意义及影响通航安全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障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保障此类狭长航道冬季通航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十三五”期全国重点水运工程项目,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2020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利用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工程现场资料分析表明,工程实施过程中南槽6 m航道基建性疏浚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呈现5个特点:1)疏浚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基建期疏浚工程量与设计预期基本相当;2)新航槽尺度如期实现疏浚贯通,沿程成槽效果有所差异;3)疏浚施工过程管控规范,克服作业水域通航密度高等多项施工难点;4)疏浚土处置合规且部分用于整治建筑物袋装砂充填料,弥补短时用砂不足;5)南槽5.5 m临时航道及时疏通,确保施工期船舶通航安全。同时展望南槽6 m航道运行维护管理要点和后续进一步开发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事部门船舶运输管理系统(VTS)资料及交通运输部长江干线货运量统计资料,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深水航道通航压力的缓解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长江口航道货物通过量快速增长,重进轻出态势进一步发展;通航船舶运营组织方式发生一定变化,船舶朝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船宽超过45 m以上大型船舶数量增加明显,长江口12.5 m主航道的双向通航能力尚显不足。为缓解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压力,宜加快长江口航道体系建设的实施步伐,并适时加强长江口主航道拓宽可能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赵明时 《水运工程》2018,(4):167-170
针对高桩码头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问题,以江苏响水高桩码头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所在水域的通航情况,分析探讨高桩码头在挖泥、打桩、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相应施工船舶占用水域情况。根据内河航道的船舶流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航道通航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内河航道在高桩码头施工期间航道的通畅与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4.
袁军  寿建敏  寇军 《水运管理》2010,32(4):31-34,37
为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疏浚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疏浚工作提供相应支持,在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状况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通航及疏浚作业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诊断,结合通航安全管理方面的现有规定,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协调机制、运作模式以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北港航道的通航现状,结合其通航需求,对北港航道的通航安全影响因素、通航安全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北港航道存在很大的通航需求,船舶定线制和船舶报告制的设置、导助航设施的完善、管理规定的制定以及船舶交通的常态化管理,将是未来北港航道开发和管理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胡建新  田美琴 《中国水运》2014,(10):257-259
施工期对通航航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并非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地区航道所处的环境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别,一些工程需要进行水下的开挖和水下的钻爆,并且一些工程施工量比较大,为施工上必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文中通过以赣江南湖航道工程案例对施工期通航航道整治工程监理思路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有关施工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开工与建设将大幅改善南槽航道通航条件,有效提升长江上海段通行能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预期经济效果显著。但与此同时,整治建筑物工程的施工呈现"作业船舶数量多、重点船舶占比大、交通安全风险高"三大特点,水上安全形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浦东海事局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对此,浦东海事局以"查隐患、明措施、保全年"为总体工作思路,通过采取落实水工监管职责、强化部门协同效能、提升船员安全意识等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和整个南槽水域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可控,为工程平稳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应杭 《航海技术》2000,(3):75-75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将全线通航,为使引航员及时全面了解新航槽通航环境,掌握新航槽引航要领,确保航行安全,上海港引航站在开展深水航道引航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航槽特点而全面培训引航员。第一期培训班已于3月21日在上海港引航员培训中心开学。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深水航道双向通航船舶宽度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和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初步设计.长江口深水航道内船舶双向交会时.两船总宽度之和不得超过某一数值,这导致一部分船舶不能与该类超大型船舶交会,出现了航道宽度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超大型船舶双向通航的矛盾,对长三角航运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为了解决深水航道宽度制约双向通航船舶宽度这一"瓶颈"问题.以长江口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设计尺度为边界条件,基于船舶模拟试验和实船交会试验,并结合规范要求,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双向通航的船舶宽度进行应用研究,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该航道双向通航的能力,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弯曲航道是内河航道中较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于弯曲航道水流条件复杂,导致船舶操作难度较大,为了改善通航条件,需要对弯曲航道进行整治。结合弯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应用于湖南益阳至芦林潭航道整治工程的通航论证中,通过模拟计算结果来评价弯曲航道的通航条件,为弯道整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