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ṹģ���ڳ��н�ͨ�����е�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系统工程中的解析结构模型,将城市中错综复杂的交通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直接、间接关系,画出多级递阶结构,从而描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了影响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某城市交通问题为实例,详细给出了解析结构模型的应用过程,分析了导致车速低及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近期措施.  相似文献   

2.
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个便捷、高效、畅通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多重矛盾的集中反映,不同的交通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模式去套用,必须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选择科学发展之路. 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及根源所在,并结合国际城市交通发展经验,按着人文、科技、绿色、“低碳”等先进理念,提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н�ͨ�еĹ������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式之一,公交优先则是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最为有效的手段. 本文从道路基础条件、公交信号优先两个大方面介绍了实现公交优先的途径,对信号优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设计了北京市南中轴快速公交(BRT)线路信号优先系统方案,经实际运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н�ͨ�滮�е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关系的基础上,从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城市交通规划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然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应同时进行,互为反馈的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性质,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和交通结构等规划手段来控制交通污染的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推行并试点单行交通,并期缓解城市交通.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大连和上海,但缺乏对单行交通整体的理论层面的支撑.随着开展单行的城市越老越多,对于单行交通分析、设置和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本文在总结多个城市实施单行交通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一套城市单行交通的分析、设计和评价方法,同时在文章的末尾列举了体系中尚未涉及的问题,比如,单行交通中公交线路的设置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提出城市交通综合指数和交通出行指数的概念,并探讨了具体计算指数的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7.
���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讨论了交通分区的相关问题.首先阐述了交通分区的必要性和三层交通分区体系,提出了关键路口和集散路口的概念.然后讨论了动态分区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动态分区的过程,为交通诱导与控制的实用性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н�����Ŀ��ͨ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目前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过程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在交通影响分析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可达性评价等,提出了多指标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多指标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不仅能定量计算城市建设项目带来的在道路和交叉口上新增的交通流量,而且能够计算新增交通量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考虑城市建设项目对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城市交通高峰时期的偶发事件,研究了态势监控的城市交通拥堵动态跟踪问题.对交通拥堵的相关属性、变化规律、空间分布以及判别方式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路交通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建立了基于时空分布的路网交通拥堵态势监控的动态预警模型,提出了解决城市路网交通拥堵的方法,达到了充分利用交通资源、疏导交通、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该模型在对占有率、速度、流量三个基本交通流参数进行处理获得新的交通拥挤判别指标基础上,通过形态识别模型对拥堵状态进行判定.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交通方式不仅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而且,它们之间还会因为某些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化。这种转化通常会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特性,从出行的不同维度的特性出发,找出不同的出行维度与各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交通方式之间转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并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给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转化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加剧,交通安全和效益逐渐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车联网技术作为系统的主要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需求性。结合交通管理问题,介绍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框架,对其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磊 《交通标准化》2008,(7):98-101
和谐的城市交通,要求根据城市不同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特性等,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适量的发展私人汽车,创建一个能够减轻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污染、节约能源、有利于城市环境、由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所组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从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入手,从法律视角对以限车方式治理城市拥堵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城市治堵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判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向交通组织规划改变了车流原有的运行状态,使得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发生变化,车流在规划区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已知规划区域节点0D的条件下,假定影响车辆排放因子的其他因素不改变,通过交通仿真获得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运行车速,利用能源消耗模型和车辆排放模型,计算出单向交通和双向交通组织状况下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量,再运用比值法建立了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判别模型,对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5.
小客车管理政策是城市交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上海市新一轮交通发展白皮书的编制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简要回顾了上海市小客车额度拍卖政策的演进历程,在综合分析小客车管理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小客车管理政策面临的问题。对上海市小客车增长的潜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城市路网容量和环境容量研究,提出上海市小客车的增长容量限制。最后,从额度拍卖政策调整、外省市号牌车辆通行管理、停车需求管理、经济和环境策略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小客车管理政策的优化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9-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售面板数据,结合车辆特性构建Logit模型,分析车辆特性衍变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对比中国和瑞士乘用车的消费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发动机燃油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占比更高;重型车比轻型车更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燃油效率的边际值在大功率汽车细分市场中较小,即最可能产生更多污染排放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的灯色规定和一些常用信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首先提出我国现行交通法律法规对信号灯色规定的不足之处,然后对交通信号控制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信号灯色(如机动车黄灯、红灯+黄灯、绿闪、红闪,行人绿闪)及其他辅助设施(如倒计时信号)对交叉口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影响,对信号灯色及倒计时信号设置提出方向性建议,并就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条例的补充、修订给出相应建议。最后,简要分析了信号控制领域应着重研究的若干理论和应用层面的问题,包括绿灯间隔时间、信号周期、转弯车辆控制策略、公交优先控制、自适应控制、干路协调控制等。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道路交通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其中问题包括道路量不足、公共交通萎缩、城市道路功能复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可以为较好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例如科学管理人、车和道路等.  相似文献   

19.
无车日活动的交通影响及效果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车日活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城市规定区域里限制非公交机动车辆的通行,以减少拥堵、污染和噪音,并鼓励人们使用有利于环保的交通方式。通过对无车日由来、绿色交通以及实施无车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以重庆市渝中区实施无车日方案的交通量调查数据为例,探讨了无车日的交通需求预测及其实施效果,从而为其实施相应的交通管制和其重要意义的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汽车共乘方式在中国推进的可行性,从能耗和出行时间价值视角建立汽车共乘边界模型,探索影响共乘方式推进因素,以西安小汽车出行为例,验证汽车共乘边界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共乘方式油耗与增载旅客数呈强反相关关系,与旅客体重呈弱正相关关系,与旅客周转量增加率呈强正相关关系;西安市汽车共乘边界条件要满足增载旅客数大于1.37倍周转量增加率,旅客单位出行时间价值小于92.7元;按照10辆车增载1.37个乘客计,西安市一年可以节省燃油500万升,汽车共乘方式在西安具有很好的推进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