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不同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试验的影响,根据配合比设计,分别采用马歇尔击实与旋转压实(SGC)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在马歇尔击实试验中,提高击实次数对提高混合料浸水稳定度有一定的作用;随着SGC次数的增加,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变化不大;SGC方法的稳定度与残余稳定度比击实方法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Superpave中SGC旋转压实方法和传统的马歇尔击实方法对AC、SM A、OGFC等3种不同级配进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结果表明:用SGC确定的3种不同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都显著低于马歇尔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但降低幅度各不相同。其主要是由于采用SGC旋转压实100次成型混合料试件时,其压实功远大于马歇尔方法的双面击实50次或75次。因此建议用SGC方法进行不同级配的混合料设计时应适当减少旋转压实次数,以适应我国实际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机械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旋转压实获得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间隙率大于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通过旋转压实成型试件的沥青饱和度小于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与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相比,旋转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及水稳定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细、中、粗3种不同的SMA级配,采用SGC设计方法与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出SMA最佳沥青用量,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SGC设计方法确定的SMA最佳沥青用量比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有大幅度减少,其原因在于当采用SGC旋转100次成型混合料试件时,其压实功显著大于马歇尔双面击实50次成型的混合料试件,而我国目前的施工条件在路面难以达到相应的压实条件,易出现空隙率偏大的问题,因此建议在我国采用SGC进行SMA混合料设计时,对美国的规范进行修改,降低旋转压实的次数以适应我国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短期老化、成型压实方法、成型温度几种试验条件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击实次数显著影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减小,试件的沥青饱和度增加;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体积指标变化规律与老化前一致,随着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降低或老化,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和空隙率增大,沥青饱和度减小,增加了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方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以AC-13F为例,分析了成型方式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密度大于击实法;在压实次数为50次时,试件体积参数对成型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不敏感等,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对比参数.  相似文献   

7.
章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及芯样与室内马氏试件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了马歇尔击实次数与路面现场压实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压实机械水平充分碾压作用下,沥青路面所能达到最大密度比马歇尔试件密度至少高1.02倍,现行马歇尔方法设计施工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容易被追密而产生车辙;为了获取与路面芯样最大密相同的马氏试件,小马氏试件与大马氏试件击实次数应分别修正为145次和170次;基于现场压实功修正后马歇尔试件强度增大,与标准马氏试件相比,修正马氏试件稳定度、SCB抗拉强度、60℃抗剪强度平均增幅为23%、18%和19%,证明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形机和马歇尔自动击实仪对具有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成形,通过对比两种试件的体积特性来初步分析两种成形方法的差异。研究发现,125次旋转压实成形的试件与75次马歇尔击实成形试件的体积特性差异受细料品质影响很大,研究认为,马歇尔击实和旋转压实成形有着本质的区别,针对马歇尔击实次数建立等效的旋转压实次数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区分大、小马歇尔试件,采用一次击实与二次击实成型方法研究水份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随养生时间延长,混合料含水率逐渐下降,且小马歇尔试件的含水率明显低于大马歇尔;混合料的空隙率随养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水份蒸发后,混合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空隙,通过二次击实后,比一次击实成型后的混合料更加致密;混合料的劈裂强度与含水率密切相关,含水率越低,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越高,小马歇尔试件的劈裂强度明显高于大马歇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MOH材料在不同乳化沥青、水泥及用水量条件下,以传统马歇尔拌和设备和专用拌和设备分别拌和,按马歇尔击实法及改良后的旋转压实法分别成型试件,测定其空隙率及劈裂强度,并分析拌和及压实方法对MOH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拌和及压实方法对MOH材料的劈裂强度和空隙率有很大的影响,确定适合的试件成型方法是研究MOH材料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由不同马歇尔击实次数成型得到的密实度比随击实次数变化所形成的密实曲线,与旋转压实一次成型得到的密实曲线作比较,以此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由马歇尔击实和旋转压实密实曲线、密实度斜率和密实度能量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用旋转压实法成型时能够体现出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可压实性,而马歇尔击实成型时则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了SMA-13、SAC-13和AC-13 3种沥青混合料;用马歇尔击实成型了4%、7%、10%和13%4种空隙率的3种混合料试件,并用APA进行了浸水车辙试验;利用浸水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和8 000次永久变形指标分析了3种混合料不同空隙率下的水稳定性,并建立了空隙率与8 000次永久变形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马氏击实次数与体积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Superpave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马氏击实次数与吸水率、密度、孔隙率等体积特性的关系,得出了获取4.0%孔隙率的标准马氏击实次数;并对水损害试验击实标准进行了讨论,建议采用双面击实40次成型马氏试件来进行水损害检验。  相似文献   

14.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试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成型的WMA试件的压实特性及试件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室内成型WMA试件宜采用SGC法;通过测试不同存储时间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提出WMA室内性能测试宜采取成型后常温静置2d的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等技术指标的分析确定施工温度,结果显示SGC法的计算降温幅度更明显,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施工温度与生产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压实是影响SAC25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和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和施工,采用3种压实试验方法——标准马歇尔击实、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研究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和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法成型的SAC25沥青混合料密度与现场钻芯试件的密度接近,是成型SAC25沥青混合料的合适方法,其成型密度平均是标准马歇尔密度的1.02~1.03倍;旋转压实试验的密度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与车辙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将冷再生旧沥青路面面层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通过旋转压实方法和传统重型击实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开展不同水泥用量和压实度下的冷再生水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与传统重型击实方法相比,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强度更高;随着旋转次数的增加,水稳试件的压实度逐渐升高,曲线变化速率由快变慢,当旋转次数大于100次时,其对水稳试件的压实度的影响很小;通过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可以成型指定压实度的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当压实度达到98.9%后,其相同水泥用量的试件强度大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维修罩面工程SMA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朝晖  黄云涌  秦仁杰 《公路》2004,(11):97-101
结合广深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工程.探讨SMA在南方炎热地区重交通高速公路罩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针对地区与交通特点.在材料级配曲线的确定、马氏试件成型击实次数、水泥掺量、冻融劈裂试件击实次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中提出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针对其提出的二次击实的试件成型方法对于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不适用性,认为试件二次击实时间和击实次数的确定应基于混合料的空隙率。该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通过变换二次击实时间、击实次数和养生温度,应用混合料的空隙率,同时兼顾劈裂强度综合评价修正后的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采用L9(34)正交表在3因素3水平下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最后,依据试验结果给出修正后合理的试件二次击实时间、击实次数和混合料的空隙率。  相似文献   

19.
李学军 《公路与汽运》2010,(3):67-70,90
结合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南方某段维修工程,探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在南方炎热地区重载交通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指标的确定;针对南方湿热地区与重载交通特点,对SMA-13沥青混合料材料级配确定、马歇尔试件成型击实次数、冻融劈裂试件击实次数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成型温度与击实次数对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显著。为了确定MAC改性沥青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首先采用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加热温度对MAC改性沥青软化点测试结果的影响,推荐了MAC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其次采用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次数对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MAC改性沥青软化点增势先急后缓,以195℃为变化节点;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空隙率则相应地先降低后增高,均在112次击实次数时达到极值;推荐195℃沥青加热温度、112次击实次数作为MAC改性沥青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