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学史学界提出了“新文学史”的概念,《剑桥中国文学史》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出版的最新的中国文学史.本文从文学史学角度回顾了书写中国文学史的历史,梳理中国文学史一百余年的历程及四个发展阶段,分析《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新文学史学的关系,以及给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独立(文学史的出现是随着文学的独立而出现的)与史学的独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层面,而这两个层面都与学术分科的出现和演变息息相关。所以,对近代以来学术分科观念的演变作一番较为细致的梳理分析,能使我们对晚清以来的文学史书写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本文旨在揭示和总结这一时期的学术分科在中西新旧之间的复杂演变过程——这导致史、文独立,并进而影响到文学史书写的风貌特色——以期对此一时期的文学史书写状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自觉反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史理论出发,对学界进行的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发表了自由的看法,认为: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均是从历史中抽象出一套价值系统作为其理论基点,因此,重写文学史必须从具体作品的阐述出发,才能打破单一的文学史观念,构筑丰富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是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提高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做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之体会,认为中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强化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背诵,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外图文学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课程.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无疑难以对文学史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难以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本文从调整课程内容体系,运用比较的意识和方法、强化文化教学的地位、教学手段多元化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对周作人文学观的介绍看,人们对周作人文学观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1.人的文学概念主要是强调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却被人们当成是悲天悯人式的同情;2.平民文学并不是专门做给平民看的,批评家却要梳理它与工农兵文学的一致;3.言志与载道都是为了强调独创与个性,人们却认为二者存在根本对立,并狭隘地把言志当成是抒情。  相似文献   

7.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在2010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提出"文化唐"的概念。此概念与传统以朝代史划分文学史不同的是,以文学文化史作为贯穿文学史的核心。本文旨在阐明"文化唐"的概念,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史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强力措施,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更主要的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外国文学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煤体手段,促进教学和提高效果.本文着重探讨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不足,为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陈氏的戏剧观,包括他的易卜生研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都与胡适的观点多有差异.陈西滢对文学、对戏剧有其自己冷静理智的判断,他对戏剧舞台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追求,对传统戏剧较为理性的态度,以及从接受角度注意观众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在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都是一份难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政治意识形态史.由于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经受的特殊语境,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不断遭遇强调和放大,而文学的审美艺术性却持续遭受遮蔽和贬抑.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参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建构,制造了消费主义"现代神话",孕生了多元共生、异质呈现的"新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通过传媒无所不能的神话演绎,解构了旧意识形态历史存在的合法性."新意识形态"文学语境导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发生重大转移,文学生态表现为多元流向的生长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当为蒋黼于1905年撰写的《中国教育史资料》,而非通常认为的是"黄绍箕草创、柳诒徵辑补"完成于1910年的《中国教育史》,故此,中国教育史学科诞生的年限将由1910年提前到1905年.论文对《中国教育史资料》的作者蒋黼的生平围绕其教育事业作了简介,并析明《中国教育史资料》非翻译而是原创著作,继而对《中国教育史资料》的版本、内容作了介绍,并认为蒋黼与好友罗振玉共事于晚清时期的教育事业十数年,其《中国教育史资料》的内容受罗振玉有关中国教育史论文的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2.
唐前咏书文学以赋为主,诗、散文少许。凡标明"体"、"势"、"状"的咏书文都是赋,"赞"和"铭"应为诗。程式化倾向,铺陈描写,多用比喻,侧重表现书法的动态美、力感和生命感,语言华丽富赡,是咏书文学的共同特点。唐前咏书文学作为一种新的题材,开启了唐代以后咏书文学的先河,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除了在文学史中的叙述外,语言学史和文化史、思想史也常涉及此一问题,且能发文学史之所未能发的创见.与文学史的叙述不同,语言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更加注重自晚清以来的语言变革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之间的连续性、一贯性.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文学演进的历史连续性,以及文学变迁和整个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作品的意境营造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学的音乐美,要么源自独特的语言形式,要么源自文学家的间接描述。而在电视文学作品意境的营造中,音乐发挥的,主要是节奏功能、抒情功能,以及间接的形象功能。音乐意境,因此成为贯穿于文学与电视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学作为当今文学研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对20世纪以来"黄河--长江文化圈"生态文学与环境的人文关怀的研究,在于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精神的回顾,从文学意义上对人与社会的主观精神关注转入生态学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注.其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域生态理念的研究,生态文学类别的梳理,理论资源的开拓,具体文本的解读等.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对生态人文、人文精神的发掘以及围绕顺从自然,认识危机,反思文化根源三条线索去思考,为文学寻找更贴近自然,更为健康,更有生命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学编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角色,从社会学的角度,包括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文化工程设计师角色,文化工程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角色,书刊美容师、文字加工师角色等多种角色。并具有角色义务的综合性、角色劳动的潜隐性等特征。担负着对文学作品的策划组织、选择加工、中介控制、传播积累、教化培育等特殊的社会功能。我们认清这种特殊姓,进而认清文学编辑工作的性质,这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藉由对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缘起入手,对中国生态文学特别是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现状,西部文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价值,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批评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铨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以往对他提出的“民族学”口号及其创作,都是从政治角度进行批判。本试图就“民族学”口号提出的背景,其内涵与理论来源、陈铨的创作与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指出“民族学”的倡导是“战国策派”化重建构想的一部分,他们以纠编为目的,却走向了另一种偏颇。  相似文献   

19.
电影创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改编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但电影改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深思。文章阐述中国古典文学电影改编现状与改编优势、分析电影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随意"状态,提出莫使改编之路"变味"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