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分类欠缺、钻探技术效果不佳、原位及物探测试手段不足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评价指标及其体系需要重建等系列问题,进行珊瑚礁岩土的勘察技术研究。基于勘察实例,证明常规的技术方法多不适用于勘察珊瑚礁岩土。需集中对珊瑚礁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如地质环境特性、动力工程环境、岩土组成及其描述、基本物理特征、力学特性、颗粒破碎特性、岩土工程评价等方面)和勘察技术(如钻探取样、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进行研究,并不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袁冰 《珠江水运》2024,(7):112-114
十字板剪切试验作为软土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掌握的数据面广且成本低的特点,通过测定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结合地区经验,用于计算地基承载力与灵敏度,提供地基稳定性分析所需的力学参数,判断软土的固结状态等。目前十字板剪切试验主要应用于公路、铁路工程中,在水运工程中应用较少,本文结合十字板剪切测试在那扶河及镇海湾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应用,以期推广十字板剪切试验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建忠 《水运工程》2023,(3):165-172
印尼爪哇7号项目厂址分布着一层深厚火山灰沉积软土,天然含水率115.4%、孔隙比3.21、塑性指数25.5。结合工程实践,对软土地基处理达到的效果及承载力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码头堆场软土地基处理为例,基于三点法计算工后沉降和固结度,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及平板荷载试验数据分析,验证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测的地表沉降量1 587~2 496 mm、平均2 307 mm,加固效果显著;地基固结度达到90%且十字板剪切强度大于20 k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鱼山岛海域软土发育特性,进行软弱黏性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空间分布发育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其附近海域大量的钻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土工试验等资料,得知鱼山海域软土主要为夹较多粉砂薄层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其厚度及埋深均由山前冲洪积地带向滨海地带逐渐变大。同时,提出鱼山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鱼山填海造地工程所处海域海况复杂,软土极为发育,而饱和软黏性土原位不排水抗剪强度是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的重要岩土指标。因此,采用电测式十字板剪切仪,并选择合适的作业平台和自主研发的船载“静”平台关键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海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精度,解决了常规海上十字板试验指标离散性大、数据失真的问题,其技术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依据疏浚工程珊瑚礁岩的物理力学试验资料,应用珊瑚礁沉积原理和结构特征理论知识,将疏浚珊瑚礁岩分为3类:管状珊瑚礁岩、蜂窝状珊瑚礁岩和致密状珊瑚礁岩。从珊瑚礁岩的特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礁岩类别、颗粒成分和破坏应变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1)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具有无填充管状珊瑚礁填充珊瑚砂粒蜂窝状珊瑚礁填充钙质胶结方解石致密状珊瑚礁的特点。2)内摩擦角φ值与粒径大于5 mm的含量值相关性最好,回归系数为0.862。3)c和φ值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抗剪强度达到峰值,所需应变率为0.018%~0.082%,都为脆性破坏,呈现剪切、劈裂和沿裂隙破坏3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砾砂层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普遍存在,且埋藏较浅。该地区某水工项目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采用PHC桩作为桩基础。通过对项目桩长45 m、桩径800 mm;桩长39 m、桩径1 000 mm的2根PHC试验桩进行沉桩规律总结,并对试验桩进行高应变测试、海上锚桩法压桩静载荷试验、拔桩试验和侧摩阻力试验,探讨了珊瑚礁砾砂岩层PHC桩基桩的持力层选择、压向/拔向侧阻力折减系数及与规范中的强风化软质岩侧阻力值对比,为该地区PHC桩沉桩施工及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郊区域广泛分布的上覆深厚杂填土软土地基场地,引入真空预压施工方案。通过引孔、场地周边密封及膜面保护这3项技术改进,克服了表层深厚杂填土对真空预压的干扰,确保了真空预压的顺利实施。沉降、孔压、十字板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监测检测数据表明加固效果显著,十字板强度平均提高达67%。该施工技术在本案例中取得了成功,可为类似工程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珊瑚礁砂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岸各个国家的特殊岩土材料,由于其易破碎、变形大、高压缩性的工程特性,其地基处理所适用的工艺与最终加固效果也与普通的陆源砂存在一定差异。依托实际工程,对吹填珊瑚礁砂地基进行多种不同工艺参数的无填料振冲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珊瑚礁砂表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可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而对于底部中密珊瑚礁砂层,如须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应使振冲点间距≤3 m;对于高细粒含量松散珊瑚礁砂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能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振冲间距不能明显提升最终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更生 《水运工程》2017,(1):191-194
针对珊瑚礁岩疏浚工程中挖掘困难的问题,基于大量疏浚珊瑚礁的土工试验资料,对珊瑚礁岩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疏浚珊瑚礁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施工时建议分层合理开挖。2)含水率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单轴饱和抗拉强度、变形模量经验关系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691以上,相关性较高。3)水对珊瑚礁岩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弱化作用和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