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太原市北中环涧河路立交分南、北两幅,上跨铁路处分别为(54+57)m、(67+67)m连续刚构桥,其中箱形T构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以墩底同步转体方式施工,转体重量超万吨。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钢销轴、上转盘、撑脚、钢板滑道、千斤顶反力座等构成。在下承台施工时预埋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座、反力座、滑道支架等的钢筋和钢构件,分3次浇筑下转盘混凝土,吊装并精确定位上球铰;采用定型钢模板、塔吊施工主墩;双幅T构平行铁路线同步预制,通过竖向预应力完成T构墩台锚固、墩梁锚固;对T构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经配重、试转后,双幅T构均采用2台QDCL200型穿心式连续提升千斤顶同步转体,转体到位后进行后浇段和球铰封固作业。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六环丰沙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西六环丰沙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桥为四跨子母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为了减少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主体箱梁采用在3号墩顶上转体施工。2号和3号墩沉井距丰沙铁路路堤很近,沉井下沉时须对铁路路基实时监测;为保证转体球铰及滑道安装精度,在混凝土内预埋设调节螺栓的支撑固定架;箱梁转体过程受力体系变化复杂,需对临时支架采取相应的措施;箱梁预制时,需克服钢筋密集、腹板薄、腹板与水平面夹角小等造成混凝土灌注的困难。箱梁转体靠牵引上转盘上预埋的钢绞线,通过连续张拉千斤顶牵引。最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从沉井基础到梁体的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3.
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为十三联70 m等跨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双室斜腹板箱梁,采用短线法预制拼装施工。为了保证主梁预制与拼装的精度,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梁段自重、梁段刚度、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管道摩擦系数、预应力筋松弛系数、存梁天数、施工荷载及温度等参数对主梁预制线形与单个"T"构最大悬臂状态线形的影响敏感性。结果表明:影响预制线形的主要因素是梁段自重和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影响单个"T"构最大悬臂状态线形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临时荷载和梁段自重。  相似文献   

4.
跨沪宁高速公路大吨位钢球铰转体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浪路跨沪宁高速公路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大吨位钢球铰转体施工工艺.转动部分为2×60 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分左、右2幅错孔布置,单幅转体部分重8 000 t.转体部分主要由转动支撑系统(由上转盘、下承台及之间的钢球铰组成)、转动牵引系统(由牵引反力座预埋在转盘内的牵引索组成)和平衡系统(由上转盘下侧的6对...  相似文献   

5.
桥梁转体施工具有先在有利位置预制桥梁结构然后旋转安装到位独特的优越性,采用转体施工方法的桥梁在国内外已有很多座,而且转体的重量和跨度也越来越大,对转盘的安全要求也随之提高。该文以绥芬河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桥梁结构对称,重心理论偏心距为1.3cm,提出了采用单点平面转盘,承重盘和平衡盘分离,聚四氟乙烯板全约束的转体方案,数值分析了转轴的容许转速和转盘的偏心压应力,采用Ansys动力计算模型对转盘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压应力、水平方向的剪应力进行分析,并求解了转盘的水平扭转和压缩变形量,结果表明:应力和变形均满足安全要求。单点平面转盘的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重量14 000t、高度75m、转体半径97.9m和转角70.4°斜拉桥的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6.
天津集疏港公路跨津山铁路转体桥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天津集疏港公路跨津山铁路转体桥施工监测的测点布设方案和监测结果。监测内容包括转体T构的控制截面的应力与挠度、主桥墩的应力与沉降、超长预应力筋摩阻系数,以及铁路路基的沉降等。该桥具有在既有铁路沿线施工自平衡T型刚构,在软土地基实现大吨位双幅同步水平转体等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拓守俭  文杰 《世界桥梁》2021,49(3):58-63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为半飘浮体系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桥面宽44 m,跨越既有铁路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长248m,转体重达18500 t.转体前进行不平衡称配重,确定平衡状态参数,确保主桥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控制钢箱梁拼装线形精度,使其转体后满足成桥目标状态;结合有限元分析,对主梁和桥塔最不利控制截...  相似文献   

8.
友联大桥主桥跨径为 4 0 m+88m+4 0 m,桥型为三跨上承式梁拱组合体系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为不影响通航 ,采用转体施工的施工方法成桥 ,为缩短主跨跨径 ,转盘采用不对称偏心布置。本文主要介绍该桥的设计施工及不对称偏心布置转盘转体施工的特点 ,及中承 ,下承式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不对称偏心转体施工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9.
桥梁转体施工是利用桥梁结构本身作为转体设施,通过合理的转盘结构和摩擦系数较小的滑道,用简单的牵引设备,结合当地地形和岸地上的支架预制拼装结构,以整体将桥梁结构旋转一定的角度到设计位置,并完成后续其他施工。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转动体系的模型,并对施工阶段的线形和拱肋截面应力进行了计算和施工监测,结果显示靠近合龙口位置拱顶的标高与考虑预拱度设计值之差控制在1cm以内,拱肋全部截面处于压应力状态,且应力监控结果与有限元理论计算相一致,结构处于安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外环高速公路上跨广深铁路桥梁采用两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T形刚构箱梁,跨径为2×82.5 m,桥面宽33 m,平面转体法施工,转体角度72.342.,转体结构悬臂长度为2×73.5 m,转体重量为2.4万t,刷新了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管辖范围内转体桥梁宽度和重量记录.在该桥试转体阶段,通过称重试验、试转试验和点动试验,为正式转体提供了技术参数,确保了转体顺利进行.该桥的建成保证了深圳市外环高速公路按计划顺利通车,为我国大吨位转体桥梁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陈家洲湘江大桥主桥为(40+68+4X100+68+40)m的8跨长联连续箱梁桥,合龙口多,体系转换复杂,施工监控难度大。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主梁应力和变形,并对合龙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参数分析,确定了先副跨后次边跨再中跨的对称合龙方案;对施工过程关键截面的应力及关键工况的线形进行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陈家洲大桥主桥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为(130+2×275+130) 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桥,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桁架拱.该桥采用"先梁后拱"法施工,其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为主梁两合龙段同时对顶合龙与两跨拱肋竖转合龙,施工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线形控制和应力监测.采用预测控制法对施工误差进行分析、识别、调整;通过3种有限元模型对比,适当修正主梁预抛高值.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和应力监控结果表明,主梁和拱肋成桥线形误差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结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葑溪大桥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非对称施工特点,建立施工控制计算模型,探讨影响主梁线形及斜拉索索力的因素,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主梁线形、内力、索力、牵索挂篮应力和变形进行有效监控.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桥轴线实测标高、桥梁应力状态、成桥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及变形情况与试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沉湖汉江特大桥主桥连续刚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天元 《桥梁建设》2012,42(1):108-112
沉湖汉江特大桥主桥为(102+168+102)m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梁,下部结构采用双墩薄壁圆端形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主桥桩基采用旋转钻机成孔,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上部结构0号块采用落地式支架法施工,其余节段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在中跨合龙口设置4 000 kN的水平顶推力,完成中跨合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使该桥的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趋近设计状态,通过施工监控,使中跨合龙口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桥线形与设计吻合.  相似文献   

15.
悬索桥扁平钢箱梁顶推施工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3跨地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钢箱梁跨径组成为(40+430+40)m,采用多点临时墩顶推施工。为了确保钢箱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临时墩支点高程设置形式、滑道支承形式和横向偏位等对钢箱梁受力影响较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线形控制、临时墩反力控制及局部应力施工控制等参数以及相应控制措施。实际顶推施工结果表明钢箱梁受力及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6.
马水河特大桥为(116+116)m的大跨度T形刚构桥。主梁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宽10.7 m,梁底缘按圆弧变化。主墩高108 m,墩身采用矩形空心高墩,墩顶不设实体段,与梁部按空间框架形式相接,桩基采用24-2.5 m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墩底设置7.5 m高的导流堤。分别采用BSAS和ANSYS对全桥进行结构静力计算及空间静力和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力、抗风、抗震、车桥动力响应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主墩墩身采用后倾式悬臂模板法施工,主梁采用对称悬臂浇筑法施工。  相似文献   

17.
金山铁路黄浦江特大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金山铁路支线改造工程黄浦江特大桥为4×112 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桥,主桥采用悬臂拼装十辅助临时支架施工.该桥悬臂施工风险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对主要构件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位移、反力等参数进行监控.采用MIDAS Civil 2006软件建立空间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实测应力小于理论应力,满足安全要求;由于节点板局部刚度影响,实际刚度较理论计算刚度大15%左右;在最大悬臂工况下,实测位移小于理论位移,最大偏差达10 m m;所有支撑反力均控制在3 000 kN以内,保证了悬臂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昆  李景成 《桥梁建设》2012,42(3):44-49
针对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问题,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提出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主梁线形控制的方法。该桥为对称独塔双索面塔梁固结体系,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箱梁在不同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的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安装线形随施工临时荷载的不同而改变,制造线形是结构的稳定量,只要保证梁段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无应力线形是惟一的;实桥安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安装,无论施工过程如何改变,最终成桥阶段的内力和位移与理想目标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天津富民桥主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架设、吊索第1轮张拉采取线形控制为主的措施,空间缆索施工测量控制环节非常重要.从测量仪器的配置、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的建立、误差分析以及成功解决空间体系施工线形测量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该桥缆索系统安装的测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已建大跨径PC梁桥长期下挠的加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公路1座运营超过12年、严重下挠的(65+100+65) m PC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首先尽可能准确地识别该桥现有的结构状态,针对其结构状态,提出相应的加固目标,并提出3种加固方案,即: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增设斜拉索以及截断跨中更换钢梁.从应力、线形、内力改善情况及施工工艺方面对3种加固方案的加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跨径100 m级的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3种加固方案均可使其基本满足加固设计和规范要求.综合考虑施工风险、工期、费用、交通组织和社会影响等,最终选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加固方案,并结合桥面铺装减载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加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