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门店,做生意历来都讲究一个“特色”、“亮点”,一个吸引顾客的优势。民谚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汽配生意的也是同理,一个没有特色的门店,卖的与同行一样的货,做的与他人同样的事,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无,没有某方面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苏迪 《汽车导购》2007,(4):78-79
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是因为只有通过长久接触之后才会发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优点与缺点。了解之后当然也就更容易总结出相处之道,是敬而远之还是日渐亲密?真正了解一个人太难.总要经过无数考验。车比人要简单得多,却也有“耐看”与“不耐看”之分。对于像换手机一样追求新款的人来说.“车不如旧”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品牌”(brand)一词是源于古挪威语的“brandr”,其意思是“打上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的概念也逐渐丰富和升华:品牌是消费者头脑中对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感知和理解的集合。正如古挪威语中的意思那样,它好比是在一个人(一件商品)身上打上了一个烙印(品牌)。如果一个人身上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那么人们的头脑中将会通过“罪犯”一词的联想来感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很少通过其他连径去了解这个人。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总结成定律,所以中国版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就变成美国版的“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相似文献   

5.
田永梁 《汽车杂志》2005,(3):166-169
SUPRA,500P,赛车手。500P的SUPRA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驾驶的,对于这样一个易兴奋,喜攻击,爱“成长”的“进化魔兽”,做它的主人不仅仅需要勇气和技术。不懂“兽性”,随时都有被它拉下马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徐雨 《汽车杂志》2007,(5):I0038-I0039
在很多人眼里,“非常城市”汽车影音连锁机构是一个生意机构,做着一个日益庞大的生意,遍布神州大地,而在“非常城市”的深圳总店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音质决定驾乘快感”,细细品味,还有比这更大的“汽车音乐”欲望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多解     
蓝河 《车时代》2008,(3):6-6
人这一辈子除了做人,做事就是做学生,这就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而是一个“独腿”学生,因为我是一个既不喜欢(借口)也不善于(还是借口)和数字打交道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     
《世界汽车》2006,(8):6-6
“在路上”,似乎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词汇”,无论是任何事物,还是每个人的意识形态都是在不断地进步,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5,(8):89-89
中国的文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知你是否注意过企业一词中“企”字的写法,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如果去了上面的人字,就只剩下止了,企业也就变成“止业”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了人,企业当然就只有“止业”而不能存在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它的确可以给我们一种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走进永福路     
“永福路”,一个坐落在广州白云山脚弹丸之地,从头走到尾,只要20多分钟.加上旁边的恒福路,总长不过2公里,却有着“中国汽配集散地”、“中国汽车用品行业根据地”、汽车用品行业的“黄埔军校”等诸多美誉永福路在汽车用品市场的地位,犹如“中关村”、“天河”在中国IT界的地位一样,是产品的分发中心。 永福路,有着太多的故事与传奇..它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有发生在其中的人和事很多没有到过永福路的人,都想到永福路走走、看看,体验其中的传奇。这是一个行业的“福地”,本刊从这期开始.特设“走进永福路”栏目,全面体现永福路风貌,让到过永福路的人“温故”,让没到过永福路的人“知新”。说不定,其中的故事就有你,说不定,其中的故事你可以借鉴,让我们一起走进永福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向来推崇“和为贵,忍为上”。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来说如此,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如果内部没有凝聚力,不能团结一致,就难以立足于世界强手之林。对个人来说,即使遇到时机不好、环境不利,但是只要人际关系和谐,相互礼让,团结协作,就会心情舒畅,万事如意,任何艰难和险阻都能越过。如何才能实现“人和”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倡导人与人之间施以礼,礼让在先,礼尚往来。  相似文献   

12.
马欣 《汽车导购》2006,(2):36-39
本人平日里以“谦恭”著称,为人处事向来内敛,朋友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我同“狂人”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然而我这样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近日也尝试了一次“疯狂”的感觉,更写下了这篇“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13.
心态,即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心理活动。人每时每刻都具有不同的心态。 一位名人这样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行为。”科学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心态直接影响和制……  相似文献   

14.
“如履薄冰”用来形容人很紧张,可见履薄冰之险。如果再给这个薄冰加一个向上的角度,恐怕大部分人都要知难而退了。吴元加不属于这部分人,他驾着雅阁,知难而进,履冰而上,在“冰山”玩了一段惊险的特技。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汽车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安全性的研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引用“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系统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其新型的人机界面和人机关系。初步探索了“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主动安全性和内容和特点,其中结合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人车智能化联合认知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韩世永 《时代汽车》2010,(4):110-112
秉承“承载梦想,传递卓越”的企业使命,东风德纳人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17.
想让你的MINI释放出所有的潜力?把车交给JCW,它会让你的MINI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小辣椒。可以这样形容这两辆MINICooper S JCW,一个是“中辣”,一个是“特辣”。当然,这还不是尽头,如果要连发动机也被JCW睢琢过,那将会是一般人都惹不起的“变态辣”。  相似文献   

18.
“低碳”无疑是今年最火爆的一个词,无论男女老幼,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谈论着或耳濡目染着“低碳”的话题。各行各业似乎都与“低碳”联系在一起,政府在宏观调控“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在用各种方式鼓励和宣传大家要过“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9.
汤淼 《时代汽车》2009,(5):120-120
“不平则鸣”,看来“鸣”是在呼唤“平”,“平”就不“鸣”了。但有时呜又制造不平,不鸣也会击破平。文中主人公的现代“人车生活”片断就演绎了这样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结局是主人不鸣了,这应该是“大道”使然。  相似文献   

20.
《运输车辆》2010,(8):I0054-I0054
不久前,一辆“双头消防车”出现在上海街头,即使交警也被“吓”了一跳。该车行驶在马路上时,车后驾驶室也坐着2人,从后面看去,就像驾驶员在路上倒车。看到这样“危险”的行为,警车在这辆车后向驾驶室中的人示意停车,驾驶室中的人只是一个劲摆手,却没有把车停下来。看到这辆车还继续“倒车”,警车于是超越过去拦住了它。到前面才发现,原来这辆车前面还有一个车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