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幂拓扑分子格范畴及其乘积运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幂分子格范畴、L底幂分子格范畴、幂拓扑分子格范畴和L底幂拓扑分子格范畴.给出幂分子格范畴与分子格范畴、L底幂分子格范畴与幂分子格范畴、幂拓扑分子格范畴与拓扑分子格范畴以及L底幂拓扑分子格范畴与幂拓扑分子格范畴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一族幂分子格的" 积"是其在幂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一族L底幂分子格的"积"是其在L底幂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一族幂拓扑分子格的" 积"是其在幂拓扑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一族L底幂拓扑分子格的"积"是其在L底幂拓扑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  相似文献   

2.
π电子对数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分子的结构式实现的.如果不知道分子的结构式,如何确定分子中的二电子对数?迄今为止,作者只见到一种确定满足八偶规则的链状结构和单环结构的分子中二电子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低温或常温下,双原子分子的振动比较弱,用薛定谔方程求解的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能满足要求.在高温下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很强,相对论带来的影响也许要考虑.因此利用狄喇克方程求解一维谐振子系统的能谱,进而讨论相对论对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的修正.  相似文献   

4.
<正> 心肌细胞膜是心肌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西层脂质分子构成.脂质分子间嵌有一些蛋白分子,这些蛋白分子起受体及载体的作用.另外,在脂质分子的表面还存在一层粘多糖分子,即所谓糖萼(Glycocalyx),呈分枝状的丝状物向膜表面伸展,具有传递信息、相互接触、保护细胞的功能.整个细胞膜的成份处于一种液体的流动状态,它接受外来介质的、免疫的、激素的各种刺激;向细胞内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针对二维卟啉类有机分子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性质的研究,讨论了几川非对称配置电负性分子团对构成的分子的光学非线性的影响。表明配置的分子基团的电负性越大,合成的分子其非线性超极化率越大.通过实验研究了这些分子的光学非线性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各种非线性机制在分子非线性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和检测血浆和血清中的循环microRNA(miRNA)分子。方法使用TRI REAGENT?BD试剂盒提取血浆和血清中的总RNA分子后,运用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进行检测。随后采用miRNA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miRNA的cDNA分子,并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miRNA分子。结果成功提取和检测到了血浆和血清中的总RNA,同时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出血浆和血清中的循环miRNA分子。结论成功提取和检测到血浆和血清中的循环miRNA,并可用于实时定量PCR实验,为进一步的miRNA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实现手段和模拟流程, 研究了沥青分子模型构建的2类主要方法, 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沥青质结构模型与不同应用场合中的集料模型, 探讨了沥青扩散现象、外加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机理、沥青与再生剂的融合、沥青-集料的界面作用模拟影响因素以及水、沥青老化等因素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等问题, 展望了沥青路面材料分子模拟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分子模拟技术可以从微观角度探究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变化与内在机理, 为材料的精确设计和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分子组装法是目前沥青分子模型构建的重要思路, 能够有效表征沥青材料的物化和力学特性; 集料模型的构建思路主要是根据集料的化学成分来选择构建相关晶胞, 进而代表集料的宏观特性; 分子模拟技术动态展现了沥青的扩散过程, 体现了内部各组分的扩散速率;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可以分析沥青自愈行为的过程, 并提出不同指标来表征了各个阶段的愈合速率; 借助分子模拟技术, 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和分析沥青内部组分和外加剂对沥青性能影响; 在沥青-再生剂融合研究中, 分子模拟技术可表征再生剂扩散深度、掺入时机与再生机理等问题; 在沥青-集料界面作用研究中, 分子模拟技术可表征材料的化学组成、加载模式、模型参数与界面接触等因素的影响; 水、温度与沥青的老化等因素将会对沥青-集料界面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构建含水模型可将微观模拟与宏观试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ω-B97XD/6-311+G(d,p)方法,对甲醛分子团簇[CH2O]n(n=1~4)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这些团簇的基态结构,并对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醛分子构成稳定的多分子团簇时,团簇中的每个分子仍然为平面结构,分子间将形成氢键,并且团簇中的各个分子共面.与单分子甲醛相比,多分子团簇的红外光谱,会出现许多与分子间氢键振动有关的新的吸收峰.当甲醛分子形成团簇时,13C核和17O核的核磁共振谱线会发生劈裂现象,这与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的破缺有关;而1H的核磁共振谱中将会出现新的条纹,这是由分子间的氢键的形成引起的.本文的研究可为甲醛团簇的识别、检测及性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组和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结果 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两周后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 (P <0 .0 5) ;2 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 ,但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 (P <0 .0 5) ;两组间治疗前后试管法凝血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显著减少 (P <0 .0 5)。结论 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10.
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的影响,将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相互作用势函数,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分子跟驰模型.采集试验路段不同点位的交通流样本,从视频中获得所需数据,并对加速度波动特性进行分析.将车辆运行状态分为常态行驶,起动加速和减速停车3种,根据实测交通数据对3种车辆运行状态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同时对分子跟驰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GM模型,分子跟驰模型稳定性更好,对实际交通状态拟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