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确保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高压受流稳定,基于广州动车段CRH1A-A型单标准组动车组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生的升双受电弓故障案例,进一步从受电弓升弓原理、升降受电弓电磁阀结构、受电弓状态监控显示逻辑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造成升双受电弓的故障原因及存在的安全风险。通过结合实车验证及同平台动车组横向对比分析,提出车组检修运用过程中采用升级受电弓显示控制软件、线上优化应急处置方法、电磁阀线圈筛查等3个有效措施精准应对动车组升双弓故障,以遏制动车组升双弓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动车组运用故障率,保证动车组运用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某新型高网受电弓为对象,根据受电弓平面机构简化模型,对受电弓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探讨了受电弓在升弓过程中的弓头水平位移、弓头转角等参数的特性,建立受电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受电弓结构强度进行了计算.基于ORE疲劳评价方法,并根据Goodman疲劳曲线对受电弓焊缝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价,为将来受电弓的局部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地铁车辆低落弓位受电弓结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受电弓在工作高度范围内的静态接触压力保持恒定为目标,基于恒定静态接触力下受电弓的平衡方程,采用矩阵法建立了升弓转矩计算函数,计算受电弓的升弓转矩。通过对升弓装置工作机理的深入研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地铁低落弓位受电弓线导板廓形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程序。通过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单臂受电弓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单臂受电弓结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受电弓工作高度范围、落弓高度和保证静态接触压力恒定为约束条件,以受电弓工作高度范围内弓头轨迹、所需升弓转矩与升弓力臂匹配、弓头平动等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技术和MATLAB软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受电弓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设计参数。在建立受电弓三维模型基础上,运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MATLAB软件优化结果和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直接积分法的弓网耦合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提速铁路采用的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及受电弓结构,建立包含承力索、辅助线、接触线和吊弦4个部件的接触网模型、以及简化为弹簧阻尼机构的受电弓模型。通过接触单元将接触网和受电弓直接耦合起来得到弓网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而构建弓网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平衡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对建立的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反映弓网系统动态性能的抬升位移、接触压力以及应力等数据。与先前研究的参考数据比对结果表明,采用接触单元和直接积分法分析弓网耦合系统的动态性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市域动车组的160 km/h速度等级刚性接触网受电弓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并结合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动态匹配影响因素,进行弓网动态性能仿真分析,为受电弓弓头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构频率特征是受电弓固有属性,分析受电弓结构固有频率特征对受电弓动态性能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多点激励多点响应的方法对某型受电弓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模态测试与分析,得出受电弓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及振型等模态参数。结果表明,在5.356、13.801、16.031、20.557 Hz等频率下,受电弓易发生共振,出现弓网分离现象,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开这些频率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技术,借助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受电弓—接触网耦合仿真试验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平台对受电弓模态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受电弓参数对弓网动态特性的影响。系统研究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目的在于优化其结构及悬挂参数,以改善弓网受流特性,设计最佳性能的受电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CRH380CL型高速动车组受电弓自动降弓阀的功能、原理和结构,基于AMEsim软件进行模拟和仿真,从仿真结果分析得出影响高速受电弓升弓时间和自动降弓阀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自动降弓阀设计参数和升降性能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改进优化高速受电弓自动降弓阀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地铁列车TSG18E型受电弓及刚性接触网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弓头刚度与弓头质量等弓网结构参数对动态接触压力的影响,为改善弓网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二号线列车受电弓碳滑板异常磨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可能造成广州地铁二号线列车受电弓碳滑板出现异常磨耗问题的原因,确定造成碳滑板异常磨耗的因素主要包括:接触网布置的均匀性及受电弓弓头结构、升弓保持力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地铁线路大多采用接触网-受电弓受流形式,弹簧受电弓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逐渐普及。但弹簧受电弓在升弓过程中,会存在较大幅度弹跳,且正线运行过程中,弹跳频率相对较高,在大电流大电压工作环境下,弓网瞬间通断及震荡容易导致高压设备产生过电压,损坏设备。通过不同工况下升弓对比测试,确认升弓阶段导致电压冲击的来源。因此文章基于弹簧受电弓特点,提出列车高压电路匹配设计思路,结合实际线路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与优化验证,确保列车供电稳定性,为后续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因降雪而引发受电弓降弓不良时,检修员要在车顶实施除雪作业,确认受电弓降弓动作无问题才能开行列车。而除雪作业耗费时间,对列车正点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从分析现状、调查入手,对受电弓各构成零件进行间隙测定,并进行积雪模拟试验,查明了降弓不良的原因。通过改进钩爪装置的结构,提高受电弓折叠高度和加大各零件的间隙,减少了受电弓降弓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为成都地铁1号线车辆专门研制的受电弓的技术参数、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特点。该型地铁车辆受电弓采用多项先进技术,能够输出压力信号,配备自动降弓保护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参照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与受电弓系统的匹配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矿井下DC1500V的无轨运输供电系统中三轨式架空刚性接触网的新型受电弓装置,重点介绍受电弓结构组成及控制方式。本文提出的受电弓是基于一种特殊的三轨式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采用三极滑触式的结构与三轨式接触网相匹配,采用电控技术与液压技术联合控制,其中利用液压技术传动平稳、承载力大、易于实现过载保护,通过控制不同的电磁阀实现升弓、降弓、左转、右转、锁定、解锁、回转锁定等功能,并采用基于PLC电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使得受电弓能适应长时间、快频率震动,保证其持续稳定接触,降低了脱弓事故的风险,提高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动车组高速运行时,在落弓状态下受电弓受气流影响可能会被吹起,进而可能导致短接接触网故障。为评估落弓状态下受电弓的气动性能,保障受电弓的服役性能及安全高效运营,在兰州至乌鲁木齐客运专线搭载CRH2G动车组进行了大风条件下落弓状态的受电弓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受电弓受到的气动抬升力远小于落弓保持力,不存在由于气流作用而引起受电弓被动升弓危险。  相似文献   

17.
气动力作用对弓网受流影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弓网受流与气动力学的关系,在分析受电弓气动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线路运行试验和风洞试验数据研究气动力作用对弓网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高速运行时,受电弓结构特性和运行方向对气动力有影响,调整受电弓气动力特性能有效改善弓网受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受电弓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到地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针对受电弓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方法。通过在列车顶部安装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系统,采用相机成像、紫外探测、光纤MEMS技术、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受电弓羊角断裂、升弓位置异常、弓头滑板倾斜、燃弧、弓网压力、硬点等状态进行识别,并对获取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最终实现全天候在线对受电弓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及异常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速受电弓工作条件复杂严苛,文章针对高速受电弓弓头弹簧盒管壁裂纹故障,对弓头弹簧盒进行静强度及故障原因分析,且结合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并验证相应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解决高速受电弓弓头弹簧盒管壁裂纹故障,可有效地提高高速受电弓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某型受电弓为例,分析受电弓在几种可能的异常工况下的失效情形,并结合弓网事故案例和异常工况时受电弓的失效形式,建议受电弓应设计相应的薄弱结构。当出现异常工况时,受电弓薄弱结构首先遭受破坏,使受电弓脱离接触网,从而保护接触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