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平曲线测量方法有局限性,视线受阻时,测站点多、测设困难,且容易受风力、地形等影响,精度不高。利用直角坐标原理计算出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后,转换到路线的统一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原理,用计算机编制公式程序计算数据,使用全站仪可方便快捷测设出平曲线,具有快速便捷、精度较高、点与点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传递误差以及不受地形限制、跨越沟壑河流影响等优点,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2.
利用EXCEL实现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鹿罡 《北方交通》2011,(4):35-37
介绍了一组既简单又具有很高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EXCEL轻松实现各种椭球间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间的转换,精度满足各种用户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大跨钢管拱肋分段吊装扣索索力常用算法迭代效率低、计算时耗长, 且忽略了温变影响等不足, 建立了可考虑温变影响和提高计算效率的改进算法; 基于材料力学和几何学相关知识, 推导了吊装过程中拱肋位移变化与温变的理论关系, 并在计入温变引起索长和拱肋位移改变的情况下, 推导出扣索索力变化与温变的理论关系; 基于扣索一次张拉法和ANSYS零阶优化法, 开发了考虑温变影响且在迭代子步中对程序自动搜索实施宏观调控的扣索索力计算程序; 运用改进算法对某主跨300 m钢管混凝土拱桥开展了分段吊装施工控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推导的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变化规律一致, 拱肋位移变化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 索力变化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8%, 均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与原算法相比, 采用改进算法的迭代次数由26次缩减到17次, 迭代效率提高了35%, 计算索力与实测索力的最大偏差由276 kN减小到100 kN; 拱肋松索成拱位移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为7 mm, 成拱线形正常; 建立的改进算法可实现扣索一次张拉, 提高迭代效率和计算精度, 运用改进算法控制大跨钢管拱肋吊装施工可使拱肋松索成拱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简捷和准确地测设高等级公路,介绍了高等级公路大地平面直角坐标和理论公式推导,计算实例以及附合导线精度评定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桩基沉降计算问题,引入佐藤悟双折线模型,结合极限摩阻力的有效应力原理,对桩侧摩阻力传递函数进行改进,采用幂级数推导出基桩弹性条件下的位移方程,并采用迭代计算给出了桩顶沉降计算程序算法,最后利用本方法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GPS坐标向北京54坐标转换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于淼 《北方交通》2012,(8):36-37
GPS测量得到的是WGS-84的地心空间直角坐标,而工程中通常使用地方独立坐标系。两者的转换方法一般分为平面转换模型和空间转换模型。平面转换模型原理简单,数值稳定可靠,但只适用于小范围的CPS测量;空间转换模型可用于大范围的CPS测量,按实际情况又分为七参数转换和三参数转换两种。对这两种转换模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道路平面曲线元通用电算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平面光滑曲线元的生成与转换公式,利用该公式进一步推导应用于道路平面曲线设计的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回旋线)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平行线等曲线元的通用电算数学模型,并通过编写电算程序结合算例验证了通用电算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探讨了通用电算数学模型在道路平曲线定位和测设坐标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比较,发现两索夹间的缆索不论是用悬链线还是用抛物线计算,其结果在数值计算要求的精度范围内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用抛物线代替悬链线计算主缆线形。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把主缆线形计算转化为可用“追赶法”求解的方程组,简化了计算。本文还推导了两支点不等高抛物线缆索长度和伸长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成桥线形时需要的缆索水平分力与矢高关系的迭代公式、计算空缆线形时需要的缆索水平分力与缆索无应力长度关系的迭代公式、跨径与缆索无应力长度关系的迭代公式。算例表明,初值算法结果准确,迭代公式收敛得快。  相似文献   

9.
面向三维重建的视图坐标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面法几何学和工程制图的投影原理和制图规则,讨论了一二维坐标系下的各视图图形坐标到空间投景坐标的转换策略,通过引入二维半中间坐标系推导出了映射算子,并建立了各视图间对应点坐标在统一二维坐标系下的联动约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用迭代算法进行电机参数辨识的思想,推导出一种计算电机定子电感、互感及漏感的迭代公式,给出了具体的求解算法.通过该方法对电机参数计算值与堵转、空载实验所测参数值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坐标系、直角坐标系3种地面点测量坐标系统的分析,得出高斯投影的最优化结论。并对在高等级公路测量中涉及的两种改正进行论述,避免较大误差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通过坐标转换和矩阵变换,探讨了非线性功能函数在变量相关条件下可靠指标的直接迭代计算方法,导出了计算可靠指标的分位值法迭代计算公式,并给出了2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计算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状态空间法的基本理论、计算动力响应迭代格式和状态转换矩阵的算法。在有限单元法和状态空间法理论的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高架曲线长桥的地震反应,并和ANSYS软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回旋线特性,推导出回旋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圆心,得出在测量坐标系下任意段不完整回旋线向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公式,以及复合形曲线上任意点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公式,建立了复合形曲线上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15.
GPS数据后处理中精度分析的简明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从微分关系式出发,导出了参心空间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大地坐标到高斯坐标的误差传播规律。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表达式简捷,公式严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龙潭河大桥简化为空间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以弹簧作为考虑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用空间迭代算法程度计算其自振特性,用Wilson-θ程序计算其地震作用下空间几何非线性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基础-结构相互作用对各阶频率,轴力和力矩以及跨中位移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弹性力学基础理论出发,采用刚度矩阵法,推导了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静力学数值解法。引入二维傅里叶变换及高斯积分求解法,基于 MATLAB 数学软件平台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方法的数值求解。针对典型有砟轨道轨下基础结构,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和编制的相应计算程序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将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和通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获得有砟轨道轨下基础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1.50、1.95 mm,最大竖向应力分别为0.34、0.21 MPa,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计算反映出来的各状态分量变换规律基本一致,提出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应计算程序可应用于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的静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元三次方程求解的地心坐标至大地坐标的严密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给出了地心坐标向大地坐标转换的严密计算公式,并用算例说明了其正确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以数值迭代计算为基础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将轮胎、路表水膜和路面作为一个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系统,研究了轮胎的动力滑水问题。在轮胎上建立坐标系,则轮胎是静止的而水膜是运动的,推导了控制动力滑水的Reynolds方程、水膜厚度方程和变形方程,采用复合直接迭代求解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轿车轮胎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的动力滑水。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能够引起动力滑水的路表水膜厚度不断减小,当行驶速度为120km.h-1时,路表水膜厚度为2mm就会发生动力滑水。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优化迭代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引用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静风稳定分析理论,通过引入外层迭代次数上限对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优化迭代分析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对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的静风稳定性进行全过程分析,研究了该桥的失稳形态和机理.通过计算与改进前的算法进行比较,优化迭代分析方法结果准确、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