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先进的PLC技术、数字传输与显示技术,对内河船舶集成监控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化设计,用软件取代了船舶自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硬件设备。监控系统将船舶集控室的大部分功能与驾驶台控制集成,实现了驾机合一,大大降低了系统投入成本。重点研究了N:N数据传输网络在中小型船舶通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河船舶集成监控系统依据内河船舶的现状,采用当前先进的PLC技术、数字传输与显示技术,进行了高度集成化设计,用软件取代了大量传统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将集控室的大部分功能与驾驶台控制集成,实现了驾机合一,降低了系统投入成本,具有维护管理方便,使用简单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船舶分段建造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核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感节点和以太网技术的船舶分段建造管理系统,实现对船舶分段建造的集成化管理。设计环境信息采集传感节点和材料工艺信息采集节点,分析采集节点的结构,并对材料工艺信息采集节点的天线设计进行了实验分析。阐述船舶分段建造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对应用服务层、数据层以及感知层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系统有效提升了船舶分段建造效率,为船舶制造集成化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船舶综合驾驶台通信与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综合驾驶台系统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分析,随后针对相应系统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接着分析研究了船舶综合驾驶台通信与导航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其具体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0 引言随着船舶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船舶驾驶台设备越来越集成化,极大地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对航海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笔者从驾驶台实行无纸化航行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航次计划的目标、评估、计划、执行、监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供同人参考。1 概述纸质航次计划一般指通过纸质海图以及图书资料完成船舶的安全航行,存在以下缺点:(1)航行资料信息无法及时更新;(2)海图及图书资料的更新为船员增加繁重的工作量;(3)无  相似文献   

6.
船舶模拟器驾驶台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用于三峡船闸运行过程仿真的船舶模拟器为背景,介绍了船舶模拟驾驶台的结构及设计方案,以内河航运船舶为对象构成了驾驶台半实物仿真系统,建立了主机、舵机数学模型,对模拟驾驶台的结构,仿真方法作了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船舶的种类繁多,可以按载货种类、船舶大小及驾驶台所处船舶的位置等进行分类。驾驶员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类型船舶不同的操纵特点,变异求通,才能立安全于不败。本文仅对按船舶驾驶台位置分类的不同类型船舶的操纵特点进行分析。按船舶驾驶台位置  相似文献   

8.
孙成琪 《中国水运》2007,7(2):15-16
介绍了现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船舶集成驾驶台、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并对船舶集成驾驶台和电子海图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在航船舶航行状态的全面监控和船岸之间的信息发布,以船舶机舱信息、驾驶台信息、驾驶人操作信息,以及通航环境信息为感知对象,结合3G通信、移动互联网及数字滤波等技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构建在航船舶和船务公司一体化的监控系统。上海集海船务公司应用表明,系统可以实现机舱和驾驶台状态监控、油耗分析、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所第一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已经结束,1981届四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这四名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分别从事下述专题的研究: 《三公分内河船用雷达本机振荡器的设计》;《柴油机浮动式活塞销的运动与发热》;《船舶驾驶台语音识别实验系统——SBSRES》(包括:BP-7动态频谱仪与DJS-131计算机接口设计、船舶驾驶台语音识别实验系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船舶驾驶台语音识别实验  相似文献   

11.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区航道布置及航标设计方案,采用水上引导标志和桥梁助航标志、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港珠澳大桥水域建立综合立体的助航网络系统,提供全天候导助航服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大桥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定量评估中小造船企业在改进生产流程方面的效率,采用数据包分析方法,在中小造船企业生产流程优化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CCR)模型对浙江台州地区10个船厂的生产流程优化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指出非DEA有效造船企业优化造船生产流程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单人驾驶台的航行管理系统母型的设计概要。系统实现工作分为航海信息采集、通信机研制、LAN组网以及LAM上数据综合管理和显示软件设计等四部分。通过仿真试验对系统的各种功能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14.
设备租赁在公路施工行业十分盛行。船舶制造业引入造船设备租赁,将对中小船厂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山区通航河流的基本特征、河道特性,阐述了桥梁在选址和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在建桥对河道通航影响作出评价的基础上,简述了保障桥区通航安全的相应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成智能船舶,达到航行稳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以微机控制为中心,通过压力电传感器、燃油驳油泵、淡水输送泵的自动启停控制、集成报警系统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逻辑设计两部分,监控系统的功能是程序设计和控制参数之间的逻辑设计来实现。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报警监控和集成智能技术进行设计,解决船舶航行稳性问题,通过对小型船舶模拟实验进行测试,效果比较好。使船舶的航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建桥梁对河道演变,通航水流条件以及通航净空尺度的影响,指出了在桥梁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通航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桥区水流数值模拟的桥墩对通航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桥后桥墩会干扰桥区水流的流动,进而对桥区通航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桥区通航安全,有必要了解建桥前后桥区水流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方法是桥梁设计阶段分析建桥前后桥区水流变化及其对通航影响的一种有效方法。以长江河口地区为例,通过桥区水流数值模拟分析建桥对通航的影响。首先建立了长江河口段的江阴至青龙港(北支)、杨林(南支)河段的二维有限元水动力数学模型,并用实测的潮位和流速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随后以苏通大桥为例建立桥墩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从建桥前后流速和流向的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建桥对通航的影响,并计算了通航影响宽度。算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软件具有工程实用性,可用于分析建桥对通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规范公式计算,对象山港大桥建设后桥区水流变化和海床演变及大桥辅助通航孔通航净空尺度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象山港大桥主通航孔南北两侧各设2个辅助通航孔,通航1 000 t级及以下船舶,3个设计方案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通航航线可沿袭工程前的习惯航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桥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从航道条件、河床演变、通航水流条件等方面对上、下桥位进行比较,得出韩家沱桥位(上桥位)为推荐桥位。通过对上、下桥位各桥型方案的通航净空尺度、桥墩位布置和施工因素对通航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将韩家沱桥位432 m双塔斜拉桥作为推荐桥型。最后对建桥后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验证,并与建桥前进行比较,得出建桥后对库区航道通航影响较小,故韩家沱长江大桥方案选择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