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我国现有的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体系-IEC61850的变电站中智能电子设备(IED)与调度中心之间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来生成和传输IED信息、在监控系统中实现即插即用"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据国资委网站报道,日前,全面实现扩容升级的广州铁路局(集团)新建现代化调度所正式投入使用。广州调度所是全国铁路"四所一中心"(北京、广州、武汉、上海调度所和铁道部调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华南铁路运行系统的指挥"大脑"。其新建调度所的运营调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票网络安全系统PKI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任模型、管理体制、安全性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合于铁路客票系统的基于PKI的安全解决方案。方案包括证书及其撤销列表的生成与签发(CA)和存储与发布(LDAP)、密钥的生成与管理(KMC)、用户注册管理(RA)及系统安全管理等5部分。方案不仅支持系统内人员和设备的密钥管理、身份认证及公钥密码运算,而且还对加密密钥进行管理。各组成部分之间使用数字信封来实现相关安全通信操作,并依靠"安全通信中间件"完成通信。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也在系统中得到了运用。  相似文献   

4.
旅客列车上水费清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铁路旅客运输清算系统"中的列车上水费清算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就系统结构(包括在清算系统中的位置)、功能以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2.0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建设的国家标准已经实施,ISCS信息安全按照等保三级进行建设已成为趋势.根据国家标准有关等保的要求,分析了目前ISCS信息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一个中心、三重防护"要求,提出了ISCS信息安全的设计方案,并从ISCS网络安全架构、信息安全功能设置等方面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CRH_(6F)型城际动车组特殊的运用条件要求,介绍了CRH_(6F)型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理念,从城际动车组的制动系统的组成、系统功能、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铁道建筑技术》已开通在线办公系统,请作者在线投稿(网址:http://www.rctech.com.cn)。请作者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注册(首次投稿时)、登录,真实填写带*号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寄期刊要用到的作者姓名、邮箱、手机、联系地址、邮编),按提示步骤上传文章、附图等,完成在线投稿。本刊审稿实行"三审制":初审、复审、终审,作者可实时在投稿系统中查询稿件的审理状态。同时请作者关注邮箱中本刊反馈的信息。由于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现处于试运行阶段,为防意外,请作者再把文章及其附图(含退修的)发到本刊邮箱(tdjzjs@t5y.cn)。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通风空调系统形式的南京地铁3、4号线"L型"换乘车站市政府站(南京3号线大表冷集成闭式系统,南京4号线站台门系统)为例,详细分析地面冷却塔、下沉式冷却塔、集中冷站(与南京3号线新庄站合设)以及蒸发式冷凝机组4种冷源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常规制冷+地面冷却塔方案的工程初投资和年折算费用都最低,但冷却塔对周边的影响最为严重。蒸发冷凝式机组工程初投资最高,但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及总设备投入少,其年折算费用最低,但国内实际使用案例较少。集中冷站方案工程初投资居中,但其年折算费用最高。下沉式冷却塔方案,工程初投资较地面冷却塔高,但年折算费用适中,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景观、周边住户噪声及健康、"漂水"、"散热"等问题,在景观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清算管理中心(ACC)系统采用"两阶段、双比例"清分模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清分模型的关键参数即正态分布标准差的选择比较困难,影响了模型的使用。为此,提出了基于出行时间匹配的ACC清分模型,通过对乘客完成一次OD(起讫)出行的实际出行时间与所属时段的标准出行时间进行匹配,以此确定乘客的实际出行路径,最终完成票款清分和客流清分。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类售检票系统的优缺点.运用类比分析法,对"一票通"改造过程中各项技术难点和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AFC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