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罐车变截面罐体焊接中焊缝扭曲的原因,通过设置摆动跟踪电弧传感装置,从而保证了焊接电弧对焊缝位置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车长大部件组焊多采用人工组装、焊接的生产方式,自动化程度低,存在用工量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文章针对铁路货车具有代表性的板柱式侧墙长大部件,规划设计并应用了一条自动化组装焊接生产流水线。通过对长大零部件联运料箱自定位技术、长大零部件自动分料传输技术、长大物料双机械手协同搬运技术、典型不规则曲线焊缝视觉跟踪技术研究应用,实现了板柱式侧墙的自动化搬运、组装、焊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铁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焊接现状,包括车体材料、结构及焊接方法,分析了当前车体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激光焊缝跟踪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在车体焊接应用的特点,旨在提高车体自动焊焊枪移动的精准度。文章指出,激光焊缝跟踪的应用,能够实现焊枪位置的实时调节,控制焊枪严格按照焊缝坡口的中心位置行走,避免焊偏造成一系列缺陷,同时可提高焊接效率,减轻焊接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钢轨气压焊设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焊头质量不能得到可靠保证的缺点,通过待焊钢轨的焊接热温度与形变抗力、形变量的关系,综合采用了现代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与传感技术,研制出了适合于焊轨现场的集机、电、液一体化的智能型移动式钢轨气压焊设备及焊轨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套设备及焊轨工艺对于提高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保证行车安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精度高等特点,可以作为铁路现场检测监测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多种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铁路边坡变形或滑坡监测、车体状态监测、列车定位与测速等场景下的工程应用情况。以高铁沿线栅栏状态监测为例,对光纤传感技术在铁路现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述弓网燃弧检测原理,及其检测装置核心思想和方案设计框架。弓网燃弧检测装置由光学成像测量系统、UV光纤束、紫外光电传感系统、辅助参量测量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软件设计组成。基于燃弧检测技术研发的检测装置已在现场应用,可实现弓网燃弧精确检测,准确评价弓网动态关系性能指标。与传统接触式检测技术相比,可避免因太阳光、列车振动等客观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具有可靠性高和检测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光纤传感技术与传统的电类、机械类传感技术相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易维护等优点。本文探讨其应用于钢轨变形监测的可行性。首先,将两相邻弹性扣件之间钢轨受力形式简化为简支梁,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钢轨中间点断面同一高度处应变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分布式光纤和光栅传感器布设在钢轨简支梁上,通过试验测试数据得到位移与应变的关系,并分析了由应变推算钢轨变形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光纤传感技术在钢轨变形监测上是可行的;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较分布式光纤精度高。研究结果为光纤传感技术在钢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PPK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由于灵活性高、对环境要求低、操作方便等优点而在测绘领域备受青睐。为验证PPK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公路勘测中的精度,从事后差分解算无人机POS数据入手,探讨滑动式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算法、空间偏移改正等关键技术,并总结PPK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流程,然后基于新疆某高速公路工程勘测实践,对PPK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航测成图精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PPK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测绘外业人员和仪器设备投入,提高了作业效率,生成的地形图精度能够达到平面中误差≯0.04 m,高程中误差≯0.12 m,满足高速公路勘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该技术具有分布式测量、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本文将此技术应用于岩溶区灌注桩检测,研究岩溶区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和桩身附近溶洞存在位置,通过钢筋应力计测量结果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岩溶区灌注桩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岩溶区灌注桩完整性的分布式检测功能,并能判断桩身周围溶洞存在位置区间。相对于钢筋应力计、应变片等传统的检测方法,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广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国内外光纤光栅传感器生产厂商概况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列举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若干应用实例,展望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轨道交通车辆上应用前景。随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传统的测试系统逐步由光纤光栅测试系统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