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2.
《船舶》2020,(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为交通运输部东海保障中心建造的我国首艘深远海大型专业海道测量船签约开工。大型测量船是我国海事系统十三五规划新开发船型,是我国海事系统综合测量作业的旗舰。该船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我国管辖海域深远海海域海道测量任务,兼顾对深远海失事船舶、遇难沉船、失联飞行器等进行应急搜寻扫测任务,以及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工作。对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满足海  相似文献   

3.
在海道测量技术体系框架下,对深远海海道测量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深、远海区域范围,并从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经济建设、国家海洋权益、全球海洋治理等多维度分析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深远海海道测量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能力建设思路,明确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为构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伟 《中国水运》2007,7(7):19-20
2007年6月21日,全世界海道测量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电子航海图——海上安全与高效率海上营运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预防远海船舶交通事故、海盗事件以及恐怖袭击等,通过分析我国远海海事监管的现状和国际低轨卫星发展趋势,针对我国远海海域急需有效监管的问题,提出了应用低轨卫星AIS数据建立我国远海海域船舶监管的方案.方案发挥了低轨卫星的特点,突破岸基AIS系统监管的局限,实现远海海域船舶监管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的目的,实现我国对全球AIS数据掌握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邵宇  陈国兴 《航海》1993,(2):1-1
猴年岁末.当我们踏上被人们誉为“海上科学城”的我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目睹第二颗澳星发射海上测量场面,置身于逐浪追星的“远望人”中间,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世界航测界将迎来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伴随着现代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精确的海道测量技术对于保障航行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海和海洋强国,是时代赋予海道测量的历史责任。2005年11月29日,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The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海待测的海域比较大,而海测部队的人力物力又有限,为了更快捷地测量某一海域,除了发展海洋测绘高新科技之外,本文就非测量船参与测量的新问题,做可行性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志川  高敏  齐磊  曹柏寒  马佳星  朱永飞 《船舶工程》2023,(10):153-160+165
中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资源储量巨大,是未来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深远海风电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空间广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从漂浮式风电总体现状、漂浮式基础、机组容量、传动系统和外输方案等5个领域归纳总结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我国海上风资源、台风条件等现状,给出潜在漂浮式风电场址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春城 《中国水运》2007,7(3):45-47
结合我国海道测量的具体工程,按照国际海道特等测量精度标准(S-44)要求对工程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施工,最后对该工程引用特等测量的精度标准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20,(3):I0007-I0007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远望7”号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首次奔赴大西洋某海域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与有固定航线的远洋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每次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都会受任务海域位置的影响,经常需要对航线进行调整,每次开辟新航线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拥有“远望1”号至“远望7”号共7艘测量船,目前,只有“远望3”号船曾在大西洋海域执行过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S-100(通用海洋测绘数据模型)的1.0.0版本正式对外公布,随后不同领域基于S-100标准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规范来指导相应的产品生产。根据S-100战略规划,S-100系列产品将从2020年起随S-100 ECDIS陆续在海上投入使用。S-100系列产品涵盖了海道测量、水文等海上安全相关的各个领域,是智能船舶外部数据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上安全航行意义重大。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S-100系列产品规范的开发情况,并分析为适应S-100战略规划,相关行业应采取的对策,从而为我国跟踪研究和落地实施S-100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国平 《船舶》2022,(6):1-9
深远海大型多功能综合救助船主要为我国南海海域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国际航线海上运输、海上渔业生产,以及诸多岛屿和经济水域生产生活提供人员和财产的救助安全保障。该文简要介绍了深远海大型多功能综合救助船的用途和主要功能设置研究、船型主尺度论证与总体性能分析等工程开发与设计研究,并介绍了目标船型工程开发设计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海上搜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海上搜救任务日益繁重,海上搜救难度越来越大,尚未做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特别是深远海搜救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在东海发生的‘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在世界航运史上没有先例,极大考验着我国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他建议,一是加快海上搜救立法进程,推进国内法规和国际相关公约的接轨,赋予海上搜救工作应有的法律地位和责权边界。二是提  相似文献   

15.
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使用的OceanαSL40全自动无人测量船为例,介绍了无人测量船系统利用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进行网络RTK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流程,展现了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测量船系统较高的测量精度及其在特殊水域环境下良好的适应性,为填海工程的水深测量方法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海事测绘是保障航运安全、维护海洋清洁、促进港航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也是履行国际公约、体现海洋权益的重要内容。依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要求,提供海道测量服务、促进国际海道测量技术发展和合作是中国海事测绘的一项重要职责。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天津海测中心)作为直属海事系统中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海道测量队伍,始终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度参与国际履约事务视为己任,立足本职,紧追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发展步伐,在沿海港口航道测量、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型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技术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海域水质恶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客观问题以及国家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海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海水网箱养殖面临发展困境,海水网箱养殖向深远海海域发展以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但深远海海域不同于以往的封闭或半封闭海域,一般为完全开放海域,环境条件恶劣,且远离大陆或海岛,缺乏屏障和岸基支持。传  相似文献   

18.
《船舶》2020,(4)
正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远望号船队3艘测量船(远望5号、远望6号和远望7号)布阵太平洋不同海域圆满完成火箭和环绕器海上测控任务。远望号系列航天测量船均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  相似文献   

19.
内河无人航道测量船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内河传统测量船受人力、物力、时间、吃水等因素的制约而导致的航道信息时效性受限以及浅水区域无法测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基于无人船的内河航道信息测量系统。该系统搭载数字测深仪、RTK 、GPS、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等设备,利用船舶无人驾驶技术实现航道水深、流速的自动测量,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测量数据实时传送至测量中心,无人航道测量船的应用是未来内河航道测量智能化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20.
刘磊 《航海技术》2021,(3):20-25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海上资源开发、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将迎来新的高潮,从而对国家海上应急救助保障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南海岛礁的开发建设,需要更多的救助船舶走向深远海,以确保南中国海的海上救助逐步常态化.为适应海上应急救助保障新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