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垃圾的违法排放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根据最新的船舶垃圾分类和排放要求,梳理了上海港在船舶垃圾排放方面的法律法规,重点分析船舶垃圾岸基接收的两种方式,提出了海事监管中的难点及对策,为海事部门更好地履职,保护好海洋环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月,葡萄牙籍T轮在上海港接受PSC检查中因救助艇艇机不能启动而被开具体系缺陷"船上体系未能确保关键应急操作程序得到有效实施",船舶被滞留;同月,巴拿马籍Z轮因在中国内水违法排放垃圾而被开具防污染缺陷和体系缺陷"船上体系关于垃圾排放的程序未得到正确有效实施",船舶被滞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排放控制区内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管现状和监管难点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进行比较,结合上海港的水域特点和航路特征,提出上海港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的监管方案,包括细化各片区的设备配备、船舶尾气排放监视监测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以及利用相应的设备和平台开展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船舶在长江口上海段水域和黄浦江水域频频与小船发生碰撞,分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在一些事故多发的水域中小船航行特点及避让措施。一、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的现状1.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种类  相似文献   

5.
程飞 《珠江水运》2014,(21):50-52
随着航运的发展,船舶尺度逐步大型化,进出上海港由引航员所承担的引航任务中小型船舶数量比例有所下降。怎样利用有限的机会来提高小型船舶靠离泊操纵技术是年轻引航员面临问题,也是关系到引航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船舶垃圾接收处理工作是防止船舶垃圾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要工作环节,而目前长江上的各类港口特别是小型港口的船舶垃圾接收处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长江小型港口船舶垃圾接收处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成因,试图通过进一步的剖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自2015年底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确定三个船舶排放排制区域后,关于船舶使用燃油的硫含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打赢蓝天保卫战,在长三角区域核心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船舶靠泊停泊期间实施排放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于8月27日联合发布了《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关于上海港提前实施在航船舶排放控制措施的通告》,即上海港自2018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有效地监测和控制上海港口区域和航道沿线的船用发动机的黑烟和颗粒物排放,文章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测量数据对船舶黑烟排放的监控黑度限值和监控时间进行了评价,初步推荐适合上海港口和市内内河航线上的船舶黑烟监测方法即林格曼黑度图法,黑度限值为2级,时间限值在3min以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港作为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的核心港口,自2016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船舶排放控制政策,至今已满五年.系统梳理上海市为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采取的相关措施,分析排放控制区政策实施以来主管机关对船舶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总结政策实施效果,并对进一步有效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实施提出具体建议,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对我国内河船舶在运行、停泊、检修等正常操作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研究。船舶正常操作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船舶垃圾等。笔者通过对我国内河船舶污染途径进行分析,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结合监测技术的可行性、指标选择的合理性、代表性和可评价性,初步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核算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和船舶垃圾,在整合分析国内外对污染物总量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海事监管能力,通过介绍典型案例总结船舶在航期间违法排放生活污水案件的查处方法,分析造成非法排放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海事执法人员应加强对船舶非法排放生活污水的监督管理,同时督促船舶所有人或船舶经营人及船上船员切实履行防污染主体责任,避免类似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案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邹金祥 《中国水运》2007,7(7):36-38
简要介绍船舶机舱油污水非法排放的途径及非法管路检查的方法。为海事监督人员在船舶安全检查、现场巡查、污染事故排查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船舶油污水的非法排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了解船舶非法排污手段,从而最大限度遏制非法排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天津航海》2014,(3):30-30
<正>由于近期涉海工程陆续开工,一些内河船舶受利益驱使,违法从事海上施工和运输,事故及隐患频发,给水上交通施工和运输安全带来威胁。上海海事部门目前对一名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船员做出行政拘留处理,并重申上海港全面禁。止内河船舶参与新开工涉海工程施工作业。据悉,上海港近年开工了大量的涉海工程,尤其是涉海圈围造地工程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这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常文 《中国航海》2022,(2):120-127
海洋垃圾治理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全面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避免船舶在海上非法排放废弃物,积极推进绿色水路交通发展,不仅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向海而兴”的呼唤。文章在介绍欧盟船舶废弃物管理的立法背景,分析欧盟《港口接收设施指令》核心制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船舶废弃物相关立法政策及执行现状,提出制定一个专门针对船舶废弃物管理的综合性部门规章,纳入(船舶)《废弃物接收和处理计划》、船舶废弃物收费制度等我国船舶废弃物立法中的缺失要素,从根本上保证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水运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船舶垃圾系指产生于船舶通常的营运期间并要不断地或定期地予以处理的各种食品的、日常用品的和工作用品的废弃物.随着海洋经济、航运经济的发展,船舶数量的增加,由于船舶垃圾的不当排放造成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如何更有效地防止船舶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如何更好地监督管理船舶按照<MARPOL73/78>附则V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和处理垃圾,成为摆在主管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船舶压载水导致外来生物入侵之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压载水的非法排放引发的严重海洋外来生物入侵,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压载水公约》中压载水的排放规定和美国、澳大利亚的相关国内法,提出对中国在防治船舶压载水导致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的法律体制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俞玫 《世界海运》2004,27(3):21-22
上海港黄浦江内小型船舶与大型船舶之间碰撞事故较多,2002年S船与C船碰撞一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就该案例进行探讨,分析事故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航海技术》2007,(5):14-14
按照近期交通部发布的《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和交通部海事局发布的《2007年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07年7月1日起,上海港对港内适用船舶的排油污设备实施铅封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适用于我国沿海及内河中小型船舶CO2排放限值优化计算方法,基于各省上报及实地调研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中小型船舶CO2排放水平及能效水平对船舶整体水平的贡献。通过样本船舶的实例计算,论证现有排放限值公式对中小型船舶的不适应性,并进行敏感性因素分析。利用SPSS、Matlab等软件分别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这三大类船型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适用于中小型船舶的CO2排放限值基面计算公式,为我国中小型船舶的能效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