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了解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节约和集约用地状况和相关的政策,分析土地节约和土地集约的内涵,对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州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不同区域用地功能出现明显差异化,道路网络架构也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而逐渐转变。通过回顾广州市道路立交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立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交规划深化的目标和内容,然后在规划布局、形式选择、评价指标、红线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实例说明立交规划红线控制方法,为促进集约化利用土地、深化道路红线规划控制、规范化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8年实现两规合一以来,上海市推进了规划底图要素的统一,完善了土地标准,进而在规划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综合交通方面进行了深化,其中系统综合、用地集约、功能高效是核心。 一、发展方式上体现公交优先 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用地资源集约高效的重要策略。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我国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利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新建城区和各类产业园区的空间形态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但造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非有效效率,还对城市经济转型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最后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产业转移升级趋势明显、土地资源加剧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将经济部门的物流产业及园区规划、运输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者协调统一,是各大城市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开展了以重新组织城市货运空间为重点的货运规划实践。首先对深圳市货运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系统在用地、运输方式、场站布局、货运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深圳市货运交通规划面临的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和落实、规划方法适应性、物流用地空间等方面的挑战。最后,以物流功能集聚为出发点,拓展货运枢纽的功能和属性,提出枢纽分级、立体化布局、公共空间共享专营等规划方法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绿色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全面分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选址选线、用地预审、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用地报批、工程施工等阶段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管理、中观布局和微观设计不同尺度视角,提出了加强规划管控、强化部门联动、创新经营机制、优化选址选线、运用现代科技、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俊  陈阳  肖蓉 《城市交通》2006,4(5):45-49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成之后,为更好地指导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开发和相关的规划编制,对站点周边地区的用地规划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结合南京的实际,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分级,对轨道交通自身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用地提出了控制标准,并对轨道交通站点临近地区的用地控制和功能配置提出了要求,为类似城市的相关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TOD发展模式有关理论,在轨道交通线路和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支撑下,建立网络化,区域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从沿线用地性质、可供开发土地数量、形成TOD社区的可能性等方面,对轨道交通2号线线位进行比选,研究了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模式关系,并提出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轨道车站地域用地性质和规划指标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与交通在实施层面上的互动关系,创新研究了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以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空间关系、功能水平(属性)2个维度着手,针对建设用地或者交通设施各自的空间及属性关系实施匹配性,研究构建建设用地与交通关系一致性模型方法,并通过协调度分级评价,对交通设施建设与用地建设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广州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国际生物岛为例,利用该交通与用地规划实施协调性量化评价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规划实施的调整优化方向建议,为生物岛合理规划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传统独立用地公交首末站规划难以落地,通过新增开发或城市更新项目发展配建式公交首末站具有用地集约、紧密贴近客流等特点。为了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设施设计要求与实施流程,研究了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实施保障机制。首先,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场站规划方法,优化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与方法;其次,从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平面布局与完善候车设施等方面,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设施设计要求;最后,从规划编制、土地出让、报建审批与竣工验收等环节提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实施机制建议,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专题导读     
<正>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然而,往往由于交通与产业发展及用地规划建设结合不够,以及交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强等原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协调和统筹功能未得到良好的发挥。当前,深圳城市发展已面临土地资源、财政资源、环境资源等多重约束,增加交通设施为主的交通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在分析现状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及沿线土地利用开发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重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开发成功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相关经验,提出适合深圳市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轨道交通沿线规划与土地利用开发思路,保证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站点综合开发理念 公交引导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策略,强调土地的综合集约利用,主张公共交通优先并沿公交线路紧凑布局土地利用,在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建成的具有相对高密度、多功能混合,以及适宜步行、自行车、公交使用的城市地区.TOD模式强调"3D"原则,即: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合理的设计(Design);强调区域的混合开发与梯度分布;强调以"节约化"、"差别化"的开发策略,实现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平衡,站点地区局部突破";改变传统"摊大饼"无序蔓延的用地模式,实现资源节约(集约)与设施共享、低碳出行与生态环境、交通体系与用地开发协调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城际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储备潜力价值高低的科学评价,有利于集约而高效地开发利用站场周边用地,实现政府投资运营中的资金平衡。以广清城际轨道狮岭站为例,基于国土、规划、交通三大视角,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土地储备潜力进行空间评价,以期最大化发挥站点周边土地的社会经济价值,缓解城际轨道交通的补亏压力,为政府部门进行站点周边的土地收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地和交通特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对停车需求进行合理预测,考虑目前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和快速增长的交通流量,分析了用地与交通影响预测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采用用地特征函数描述了土地使用性质与停车生成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交通影响函数分析了路网流量增长率和停车率对停车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利用开发的软件系统,根据典型区域的土地资源规划和道路交通调查数据,进行了城市停车需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停车需求近5 a增长较缓慢,而在随后的5 a中停车需求快速增长,且日停车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高峰小时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组团式大城市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使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适应中国大城市用地布局特征,分析了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客运需求走廊分布和交通网络的关系,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选址的枢纽布局规划方法。宏观布局以公交导线土地开发为理念,确定枢纽的选址区域;微观选址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为目标,以用地性质、平均容积率及与客运需求走廊的距离为约束,建立非线性选址规划模型,确定枢纽的最佳位置。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确定的枢纽选址区域与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一致,枢纽选址确定的最佳位置,其500m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最高,而且能有效地反映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池磊 《交通与运输》2014,30(5):10-12
一、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1.土地利用形态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是指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也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是交通产生的根源,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同形态,决定了交通需求的性质、数量与分布、交通供应的配置数量与等级。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主要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和中央商务区,其他如交通、绿地、仓储用地等均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8.
邓晓庆  孟柳 《城市交通》2023,(3):55-61+8
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是全方位优化提升铁水联运体系的有利契机和关键抓手。以深圳盐田港和平盐铁路改造为例,重点分析港口以近距离货源为主与传统铁路运输特征、城市高密度开发与铁路布局、铁路设施与运输能力、衔接组织模式与综合运输效率等铁水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构筑“铁路+近距离内陆港”模式,协调铁水联运与城市发展融合的通道布局,创新集约用地和高效运作的站场布局,优化完善一体化的设施布局、运营主体、组织模式以及形成高效的运营管理等策略,系统性提升铁水联运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港城协调、集约用地、节能减碳、运营经济可持续。以平盐铁路改造并达到预测运量为例,可释放沿线潜力开发用地31万m2、降低噪声影响用地105万m2、盐田港进出港货车数量减少约3 000辆·d-1、深圳境内减少碳排放约1.7万t,产生显著的土地、交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TOD模式的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将TOD理念引入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分析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求,提出了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枢纽导向型规划思路,探讨了适合成长型城市发展的换乘枢纽分类、公交服务分区与公交线路分级的规划模式,设计了以枢纽布局规划为核心的主动引导型规划流程,阐述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包括现状调查、需求预测、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及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将会成为支持成长型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体现成长型城市特色的理想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给交通设施用地规模论证提供一定依据,对选址规划阶段的交通设施进行分析。在长兴对江渡客运站选址规划中,通过各种类型用地需求的实际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用地面积。通过案例表明:交通设施用地应当在项目前期就加强研究,既要与上位规划相衔接,同时在集约用地的前提下统筹考虑规范标准与实际使用需求,确保交通设施能够满足地区发展的需求,周边道路容量也能满足交通设施集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