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安全气囊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主要装置。介绍了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及其工作原理,指出常规安全气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智能化安全气囊系统的构想。增设多普勒车速传感器,以监测汽车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扩展ACM的控制范围,增加逻辑运算功能,运筹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最佳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了辅助控制系统-乘客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乘员在座椅上的体压分布信息识别乘客体型特征,辅助控制汽车安全气囊的爆发.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若副驾驶位是儿童或小个子乘客,安全气囊将不会爆发.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乘客类型,为准确控制安全气囊爆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汽车安全气囊起爆车速与乘员伤害关系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碰撞受害者模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前碰撞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对不同碰撞车速下乘员伤害值的仿真计算,研究了保证乘员伤害指标达到一定要求的汽车安全气囊起爆车速。使用生物力学灰度区的概念描述和确定气体发生器的点火阈值,也就是从乘员保护的观点出发,确定不同结构汽车的气囊点火车速,从而为整车匹配安全气囊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依据,并能够大大降低匹配时间和周期。  相似文献   

4.
正机舱盖执行器安装在机舱盖铰链处(如图140所示),由安全气囊控制模块控制引爆。机舱盖执行器激活后可以手动复位,但不能重复使用。行人碰撞保护系统原理如图141所示。当行人碰撞传感器监测到碰撞到行人或其他物体时,传感器气压变化的信息传递给安全气囊控制模块,由安全气囊控制模块结合车速等信息进行判定。如果车速在22~50km/h的范围内,则系统  相似文献   

5.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2,(11):33-34
安全气囊为汽车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保护系统,该系统旨在减轻人员遭受意外猛烈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遭受撞击使车速急剧变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等危险情况时,安全气囊能迅速膨胀打开,承接并缓冲车辆紧急停下时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勤人员、乘员头部和身体产生的向前作用力得到反向分解、分化,减轻人体所遭受的伤害,起到保护身体的功效。一、安全气囊的安全使用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6.
正(2)功能雷达传感器一直在监测着本车后方的交通状况,即使奥迪侧向辅助系统未激活时也在工作着。控制单元J769和J770将接收到的信号作为数据经FlexRay数据总线(通道B)发送至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根据ABS控制单元信息可获知本车车速。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后面跟行车辆的车速。如果后面跟行车辆驾驶员不采  相似文献   

7.
<正>以2013年VOLVO V40汽车的行人安全气囊系统为例,来解析其功能、结构、原理与维修。1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功能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由行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制动控制模块、仪表、行人碰撞传感器、机盖铰链释放装置、行人安全气囊、机盖弹起限位装置(机盖挂钩和挂扣)组成,如图1所示。行人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气元件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行人安全气囊及机舱内限位  相似文献   

8.
本田思域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SRS)主要由驾驶员侧安全气囊、乘客侧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内有碰撞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和盘旋电缆组成。安全气囊系统的电路如图1所示。安全气囊系统(SRS)具有自诊断功能。当接通点火开关后,若安全气囊指示灯点亮6s以上,或者车辆在行驶过程  相似文献   

9.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的乘员约束系统,主要用来防止乘员在前碰撞事故中与驾驶室内饰件的二次碰撞。本文根据安全气囊对乘员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的保护,详述了不同位置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结构和ECU对安全气囊的时间控制,并对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3,(11):25-25
汽车的安全系统就如同一道安全防线:电子仪器在保证可操作性和最大限度地减慢车速的同时,首先还应是尽量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安全带将使驾驶员和乘客保持在座位上,而安全气囊将承受他们的前冲以避免严重的损伤.也就是说:事故的发生首先是主动安全系统起作用,而后才是被动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