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凤莲 《公路》1995,(5):15-18
加筋土结构有着独特的优点和性能,在处治软土地基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把加筋土结构与其他处治软土地基的方法恰当地综合应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用加筋土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这里介绍:直接填筑法、分阶段施工法、加筋土与换土相合、加筋土与竖向排水相结合、加筋土与石柱相结合、轻质材料加筋土等。  相似文献   

2.
对于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考虑到传统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将矢量和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上,同时对加筋土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建立二维加筋土边坡数值模型,将基于最大剪应变增量的边坡滑动面搜索方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矢量和方法中,对模型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并通过合理的计算优化,提高了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矢量和方法在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中是合理并且高效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中,对动力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地震荷载、加筋土边坡的填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加筋材料的耦合弹簧切向刚度。因此在加筋土边坡的抗震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采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较大的填土和切向刚度较大的加筋材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临界滑动场的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胜利  李强 《路基工程》2010,(4):140-142
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分析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只能依靠假定的滑裂面,未考虑筋材对滑裂面的影响。文中将边坡临界滑动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推广,建立了基于准粘聚力原理的加筋土边坡临界滑动场计算方法。该法可确定任意形状的临界滑动面及最小安全系数。通过算例比较了加筋土边坡的临界滑动面与无筋边坡滑动面的变化,并探讨了填土的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筋材抗拉强度等因素对加筋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证实利用极限平衡法先求无筋边坡滑动面,再加上筋材的抗滑力矩来计算加筋土边坡安全系数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栅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筋土技术已在公路、水运、铁道、水利等工程中广泛采用。加筋材料在工程中的蠕变性及耐久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土工格栅的系列变形试验,得出土工格栅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即变形率与时间呈对数关系,与应力大小呈“S”曲线关系,为加筋土结构设计计算和加筋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土工格栅作拉筋的加筋土挡土墙结构设计步骤,技术要求,墙面板与土工格栅的连接及安装工艺流程,施工要求,对该种结构物设计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加筋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善祥 《公路》1991,(5):4-6
加筋土技术由法国工程师亨利·维达尔在60年代初发明并于1964~1965年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普拉聂尔建成第一座加筋土工程。1966年获得法国专利。1968~1969年在法、意国际高速公路上修建第一批加筋土工程,震动欧亚大陆。1979年,加筋土技术传到我国。煤炭系统在云南修建了一座高2m的储煤仓下挡土墙,这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加筋土结构物。  相似文献   

7.
加筋黄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三轴试验方法研究了加筋黄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得了了加筋土的强度指标与对应素土的强度指标间关系。通过强度的规格化性状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加筋效果;用复合材料观点及应力圆法解决了加筋土强度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EFG-FEM的加筋土数值计算方法。将等效附加应力法引入EFG中,提出了基于EFG的等效附加应力法。该方法中筋材的作用以附加应力的形式施加在土体上,并最终体现在附加刚度矩阵上。素土采用邓肯张E-v模型模拟其非线性特性,并将其应用于EFG中,提出了背景单元弹性矩阵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EFG-FEM数值方法计算一加筋土模型,将其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比较,证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彭从文 《公路》2004,(12):125-129
将加筋土等效为弹性薄板,将筋材作用等效为附加力。提出了等效附加力与弹性薄板理论相结合对加筋土结构进行安全性预测与设计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使加筋土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从加筋土界面特性试验、强度特性试验、加筋机理试验3个方面出发,对多年来国内外在加筋土试验设备、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有规律性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筋土技术理论落后于工程实际应用,并针对加筋土试验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发展应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公路》1997,(8):35-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合成材料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其中,土工合成材料能够解决一系列土木工程中的问题,如隔离、排水、防渗、防护、加筋和加固。本文主要介绍上工格栅的工程应用。亚加筋土结构上工格栅加筋上是多材料组成的复合体,主要材料为:土,起抗压、抗剪作用;土工格栅,是起抗拉作用的筋材。在结构工程中,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可达百年,因此工程结构设计与材料特性研究尤其重要。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需具备耐久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同时能抵抗地震荷载和动力荷载。其使用范围包括:路桥工程、支…  相似文献   

12.
加筋土陡边坡受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长贤 《路基工程》2010,(3):198-200
在系统调研加筋土陡边坡路堤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赣龙铁路加筋土陡边坡典型工程,开展了水平土压力、竖直土压力、土工格栅拉筋应变以及坡面水平变形等项目的现场测试,研究了加筋土陡边坡的受力特征、作用机理,验证了设计方法,测试结果及多年运营表明:加筋土陡边坡设计合理,能满足路堤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双层立体加筋土的强度特性,通过三种布筋方式的加筋土试样进行了大量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围压作用下,水平加筋土的强度比无筋砂土的强度有所提高;立体加筋土的强度比水平加筋土强度有所提高;立体加筋土的强度随着竖向加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还表明,不同的布筋方式对加筋土两个强度参数的贡献是不同的,单面、双面立体加筋能为土体提供较大的粘聚力,而环状立体加筋更多改善的是土体的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14.
加筋土挡土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滑坡滑塌治理方案,从规范验算的角度,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加筋土挡土墙处理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土墙可结合现场情况从加筋材料、坡脚矮墙角、边坡排水等方面设计;以某高速路段K40+370K40+470边坡为实例,基于规范进行加筋材料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加筋材料满足稳定性要求;同时进行外部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比加筋前提高了40%以上,局部稳定性安全系数比加筋前提高了60%以上,同时危险滑面后移也加强了边坡稳定性,综合验算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土墙能有效地治理该边坡。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楚雄变电站高填方加筋土边坡工程为依托,选取两个试验断面,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加筋土边坡侧向位移规律及垂直土压力、水平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为今后土工格栅加筋土边坡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加筋土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沉降和稳定,摄动法可以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多个线性问题求解,文中介绍用摄动法分析加筋土挡墙并得出其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桩承加筋土垫层是基于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的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内容以及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以庆阳黄土为研究对象,对加筋土的剪切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草根加筋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了草根加筋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草根加筋土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较素土有显著的增强,加筋后土样的抗剪强度增强,内摩擦角φ提高幅度不大,而粘聚力c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等围压和减围压应力路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加筋形状麦秸秆的加筋盐渍土的抗变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4圆弧状麦秸秆的加筋土的强度最大、抗变形能力最强,在相同围压下,1/4圆弧状的麦秸秆加筋土的强度增长速度较快。在低围压时,麦秸秆加筋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呈硬化型,在高围压时,曲线呈软化型。圆管状加筋土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破坏,1/4圆弧状加筋土为整体破坏,1/2圆弧状加筋土破坏形式介于圆管状和1/4圆弧状之间。1/4圆弧状的麦秸秆加筋土的抗变形能力最优。  相似文献   

20.
加筋土边坡在国内虽多有应用,但在北京地区修建高、陡加筋土边坡属首例。以京承高速公路三期第十三标段35 m高加筋土边坡为例,介绍了加筋土边坡在京承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都参考国内外大量规范、案例,建成了北京地区的首座高陡边坡。这为国内北方山区道路修建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遵循交通运输部公路设计新理念、建设生态高速公路积攒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