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系统概述上汽荣威750轿车制动系统采用前后盘式制动装置,由带有真空助力装置的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按对角方式分别控制(图1)。在所有车型上,制动系统都带有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系统和制动衬块磨损传感器总成,在KV6型车上还配备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制动踏板的位移由真空助力  相似文献   

2.
一、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制动装置及制动效能的检查方法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的制动装置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的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操纵,采用独立双管路液压制动系统。由真空泵、真空助力器、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管路、前轮滞后阀、后轮感载阀、后制动蹄、前制动钳、真空筒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某型电动轿车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并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4.
文中给出了某型电动轿车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并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5.
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缺少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所需的真空源,需增加一个具有足够排气量的电动真空发生系统。现以某型纯电动轿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间歇性工作的真空发生系统。整车道路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6.
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效果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在汽车制动助力系统中,由于真空助力器不能获得真空或获得的真空不足,将导致制动系统助力效果差。电动真空泵能通过真空度传感器监测助力器内的真空度变化,进而保证驾驶者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助力效果。现代车辆大多采用真空助力器作为制动系统的辅助助力方式;真空助力器通过单向阀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通;当发动机运转时,产生负压,进而在助力器膜片两端形成压力差,从而达到减轻制动踏板操作力的作用,真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制动效果。可见真空度对于制动系统的重要作用。随着发动机排放及用户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缺少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所需的真空源,需增加一个具有足够排气量的电动真空发生系统。现以某型纯电动轿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间歇性工作的真空发生系统。整车道路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动汽车安装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必要性。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设计了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的计算流程。以改装的某型电-电混合动力轻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当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为37.5 kPa时,可为制动系统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制动助力。整车初步试验表明,所匹配的电动真空泵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某微型汽车为例,建立了其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燃油汽车改装为电动汽车后的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匹配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为电动汽车真空助力系统中真空罐、真空助力器、真空泵的选型和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试验验证可知,本文的真空罐及真空泵阀值选择合理,电动真空泵工作时间为4~6 s.  相似文献   

10.
一、结构及工作原理 NJ2045越野车行车制动由制动踏板操纵,采用独立式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真空助力装置、感载阀、滞后阀、制动缸、制动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电动真空泵是电动汽车真空制动系统重要的零件,该文介绍电动真空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真空泵的三个重要性能;通过真空制动系统对真空源的需求,探讨电动真空泵的选型和整车布置。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动汽车真空助力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踏板行程与真空度消耗关系、不同真空度条件下助力器的输出性能关系、真空泵响应是否满足助力器等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助力器输出力与踏板输入力相协调,符合制动要求。真空泵抽速、启停真空度、罐体大小与真空助力器的需求搭配合理。制动主缸液压压力满足制动强度需求。在连续制动时,真空罐内真空度变化规律性好,每次制动前真空罐真空度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13.
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智能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时的制动转矩响应,提出了电机与电子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包括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和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基于期望制动转矩预测,建立了融合EVB动态响应特性的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电机动态响应特性、响应裕度、EVB动态响应特性和电池荷电状态,提出了基于电机制动转矩动态补偿的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制动控制策略可在整个制动过程提高制动转矩响应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客车站台制动系统的功能及其相关的电路和气路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of the damping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an electrified powertrain, the regenerative brak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EV)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 conventional friction brake with respect to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flexibility of an electric drivetrain w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lended brake control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models of the powertrain system of an electric car equipped with an axle motor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se models,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or torque in the driveline and its effect on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performance are analysed. To further enhance a vehicle's brake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compensation for the powertrain flexibility are proposed using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hese algorithms are simulated under normal deceleration bra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ake performance and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vehicle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the newly proposed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6.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蓬  金达锋  罗禹贡  任勇  许少文 《汽车工程》2005,27(5):570-574,606
以某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制动回收工作过程中的控制策略,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力分配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6个典型的循环工况来评价现有制动力分配策略的优劣,并与Advisor中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了比较。无论是燃油经济性、整车能量效率、回收能量占燃油消耗的百分比,还是能量回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中型货车制动时前轮摆振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前轮摆振的产生机理,先对振动现象进行检测分析,再改进制动器的结构,然后通过整车试验和制动器台架试验对改进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动时前轮摆振是车辆制动过程中前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波动造成的,与制动器结构有关,通过改进制动器这个摩擦系中的摩擦体的刚性,不仅可以消除制动时的前轮摆振,同时还可大幅提高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于部分鼓式制动器布置方式为减效模式的摩托车而言,通过变更为增效模式来改进制动性能是安全和有效的,因为大部分摩托车的后鼓式制动器均为增效模式布置方式,两者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不会产生因制动力分配不均而导致轮辋轴承异常磨损等隐患。对于制动器已经按增效模式布置的摩托车而言,是否可以使用非对称凸轮或偏心凸轮来进一步改进制动性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也会带来其他隐患,其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电涡流缓速器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优点,提出了能量回收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补偿策略。利用再生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矩为电涡流缓速器在持续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力矩热衰退予以补偿。以GB12676-2014政策法规为验证标准,车辆在满载情况下在7%的坡道上保持以3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5km为仿真目标,对某商用车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策略使得实际产生的总制动力矩始终能满足驾驶员的制动需求,可以延缓电涡流缓速器温升,保障车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