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复合式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王选仓  徐玮  高建立 《公路》2007,(6):96-101
目前,国内在对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时,仍然参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设计方法,至今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弹性层状体系与有效厚度法,设计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旧路面破损或者其他缺陷对加铺层使用寿命的可能影响,探讨了基于FW D检测和有效厚度的弹性层状体系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原复合式路面的面层等效为水泥混凝土板,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进行设计,并验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抗剪稳定性,验算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界面之间的抗剪稳定性。最后,还研究了复合式路面加铺层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不同防止反射裂缝措施条件下及加铺层厚度、应力吸收层厚度和应力吸收层模量变化对加铺层底荷载应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应力吸收层的设置对层底荷载应力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均存在显著影响.同时,提出了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的设置原则和要求,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路面沥青面层结构设计,提出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原则,确定沥青加铺面层结构设计模式的标准,同时根据有限元力学计算结果,参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推荐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合理厚度,为日后的工程应用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加铺层与原水泥混凝土层间剪切试验,得到BFRC与原路面的粘结性能参数,应用ABAQUS有限元方法,对BFRC薄层加铺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三种层间粘结状态下与不同厚度的BFRC层层间剪应力的情况,得到了BFRC薄层厚度与层间剪应力的关系,并将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相同的BFRC层厚度时,随着层间摩擦系数的增大,层间的粘结剪应力越小;相同的层间摩擦系数,BFRC层厚度越大,层间剪应力也越小,同时得到不同的BFRC层层间粘结状态下适宜的加铺层厚度。论文研究结果为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圳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设计,研究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探讨防止反射裂缝产生的各种措施及不同沥青罩面厚度、不同防裂层分别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得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防裂层是延缓沥青罩面层出现反射裂缝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铺层的厚度以8~15cm为宜。  相似文献   

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胡光伟 《公路》2001,(12):38-40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况,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加铺层厚度在防治反射裂缝中的作用,为合理设计加铺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是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的常见措施之一.从加铺层厚度设计、隔离层设计、缝距设计和传力杆设计4个方面介绍了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隔离层选择方法、缝距设计公式,以及普通传力杆和可变间距传力杆设计方法.可为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加铺后的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采用了full法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施加半正弦动态荷载,研究了旧路、加铺层的设计参数和荷载运行速度对加铺后路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并对混凝土加铺层拉应力进行了时间历程分析。结果表明,荷载驶过混凝土加铺层瞬间会对混凝土板块形成明显的冲击作用,速度越快造成的冲击效果越不明显,旧路沥青层动弹性模量对混凝土加铺层最大拉应力影响较低,综合地基的回弹模量和沥青层厚度对最大拉应力影响较高,加铺层厚度的变化大于加铺层动弹性模量变化对拉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加铺罩面工程,在各种基础资料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构设计的原则,采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纵坡、不同加铺层厚度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最大应力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梁桥加固技术易影响桥梁耐久性的问题,提出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应用于主梁和桥面铺装层,提高桥面抵抗梁端变形程度,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分析了不同钢纤维加铺层厚度,加铺层长度下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为桥面铺装层的设计提供合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钢纤维混凝土铺装长度和厚度一定时,随着跨径增加,钢纤维铺装横截面拉应力逐渐增加;当厚度和跨径一定时,随着加铺层长度增加,铺装横截面拉应力下降,最终趋于平稳;根据T型简支梁结构,考虑安全性能和经济性价比,确定钢纤维混凝土跨径为10~15 m时,加铺层长度取值为50 cm,厚度取值为8~12 cm;跨径为20~25 m时,加铺层长度取值为75 cm,加铺层厚度8~12 cm;跨径为30 m时,加铺层长度取值为100 cm,厚度取值为8~12 cm。  相似文献   

11.
ACS的MINI情怀     
4个车门,高离地间隙,宽大的车身,MINI Countryman是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一款MINI,它的出现差点颠覆了我们对于MINI品牌的认识。但在MINI Countryman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款MINI拥有如此宽敞的空间和如此强悍的道路适应性。这也给热衷改装MINI的ACS出了个不小的难题:改高还是改低?要快还是要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暧一体化空调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对于象客车这个移动的房子来说,空调化也是必然要求.能否安装一套冷暖一体化空调,夏天制冷,冬天制热,采用一个主机,一套风道,下面先从冷暧一体化空调(热泵)的工作原理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温度控制方法对于客车空调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几种常用控制方法在客车空调系统中运用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佳俊 《世界汽车》2009,(7):112-113
每个人都是个性与独特品位的化身.一些豪华轿车的车主尤其如此。因此.赋予汽车更多的个性、独特性及运动表现,使其在标准状态下也能激起驾驶者的热情.这也成为ACSCHNITZER汽车公司(中国称AC宝马)的工程师与设计师的兴趣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超过100000台正在使用的4UFCY-4NFCY (400-650ccm) 系列压缩机的经验而提出的任务是,对于小型客车(8~10m)范围,开发更具有价格优势的、改进的产品作为对4UFCY(400ccm)和4TFCY(475ccm)的替代,对使用者而言,它将具有比斜盘式等类型压缩机更长的寿命。1 技术情况在迅速成长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一种目前在业界流行的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运用CFD虚拟分析手段,模拟了自定义抗结霜试验工况下,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对EAT传感器附近温度场的影响;然后通过环境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对整车空调性能(包括抗结霜性能和空调制冷性能)的显著影响。对采用这种目前业界流行的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武 《城市车辆》2008,(5):52-54
随着中国轨道车辆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兴起,中国成为世界上轨道客车最庞大的市场之一。至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已经完成了6次大提速,列车时速达到200km以上。到2010年,中国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预计将分别达到700组和1500台以上,更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以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着国务院“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方针,对于铁路客车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空调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提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目的是在任何气候和行驶条件下,能为乘员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一个完整的汽车空调系统是通过调节温度、湿度、风速和换气等来达到营造车厢内舒适环境的目的.空调的舒适度是一个模糊量,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其中车内温度是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无轨电车交流驱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应用。由此认为从节能环保、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考虑,采用交流驱动系统的无轨电车将是今后我国电车技术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小型交流电力测功机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研制的小型交流电力测功机系统运行可靠,性价比高;采用免测速机矢量控制,控制结构简单、精度高。发动机的油门开度从0%~100%变化时,测功机的转速变化在5r/min之内;静摩擦曲线很低,特别适用于小型通用汽油机的台架试验;调速范围宽,最高转速可达10000r/min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