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4代港口新概念与国内港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鹏华 《水运管理》2007,29(2):17-20
对国内第4代港口新概念的研究现状和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分析,根据未来港口发展的趋势提出第4代港口的内涵,即第4代港口是绿色港口、科技港口、协同竞争港口、供应链物流港口,对我国从港口大国发展为港口强国的发展战略提出5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4代港口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代  真虹 《水运管理》2008,30(1):15-17
为探讨世界港口今后的发展趋势,阐述第4代港口概念及其内涵,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述第4代港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第4代港口的功能,并对第4代港口与第3代港口概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4代港口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港口发展现代智能化技术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港口智能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我国港口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港口正向第四代港口转型。分析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及港口船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探讨港口转型期船代服务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讨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中国港口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前期研究及联合国贸发会的港口代际发展模型,研究并指出第四代港口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贸决策和组织各类经济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分析了第四代港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主要结论是:中国港口建设应大力发展和吸引陆向腹地物流,进一步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优化港口布局。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港口市场化进程的大趋势、大环境 港口的发展与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现代港口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国际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推进的趋势.第四代港口的主要功能将是在商业、综合物流枢纽、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国际商贸后勤基地(第三代港口)的基础上,向海洋生态经济后勤服务基地推进.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第四代港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港口区位和港口功能规划为出发点,对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认为第四代港口在物理上打破了区位限制,是一个以港口、临港工业区和临港新城为载体的集港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港口群;在功能方面,第四代港口提供围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的生产、物流、信息、商贸、金融等服务。对第四代港口概念和特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未来港口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港口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港口物流,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外港口物流运营经验及发展趋势、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社会环境和加速推进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港口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速发展港口物流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6,(3):19-20
纵观世界主要港口的发展趋势,第二代港口仍是当今港口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正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港,因此,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从博弈论看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港口物流联盟的提出 1.港口物流的发展环境 尽管港口物流业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但最直接而敏感的影响还是来自航运市场的变化。进入90年代,集装箱运输更加趋于成熟,船公司规模与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第四五代集装箱班轮相继出现,全球联营体广泛形成。环境的变化将使集装箱港口间物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目前航运业船舶大型化和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将对港口的布局、地理位置、港口功能、物流设施、物流能力及市场营销策略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7,29(6):1-13,17
阐述港口群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运用港口群概念编制港口布局规划的益处,认为把港口群的概念运用于港口布局规划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论述划分港口群、确定港口群腹地和确定港口群功能时的注意事项,提出增加包括连云港港、日照港在内的鲁南苏北港口群的建议及应该得到政府扶持的港口群。  相似文献   

12.
1定位于国际中转港的厦门港 厦门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入海口,地处闽南沿海的中心,面对金门,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港湾外围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不淤,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水路可以畅通地与国内沿海及世界各港口通航。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目前沿海港口开展临港贸易的一般模式.结合中小港口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所处的政策环境,本文提出了中小港口开展临港贸易的新模式--搭建为贸易客户提供一体化贸易服务的临港贸易平台.同时总结中小港口临港贸易平台的性质和功能以及业务构成.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界定港口枢纽经济的内涵,构建港口枢纽经济体系,并提出连云港港口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按照发展路径,提出五大实施样板:打造"一带一路"交通标杆示范样板――重点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苏北运河―淮河流域运输结构调整样板――重点建设海河联运体系,打造综合物流集聚区样板――重点推进上合物流园建设,打造港产园联动发展样板――重点推进徐圩港产园联动发展,打造现代航运服务发展样板――重点推进连云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宣布正式开港,与此同时,世界第一大港之冠,亦被揽入怀中。转瞬间,上海已将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大鳄抛在了身后。这一年,港口业的舞台似乎成了上海港的独角戏。目睹上海港一跃成为世界港口业的焦点,近在咫尺的浙江,却品尝着另一番苦涩。在浙江人的内心深处,“洋山”本是浙江人的“洋山”。面对洋山港的横空出世,浙江省也在谋求应对之策。洋山港开港十日后,浙江省政府宣布:宁波舟山港实行“规划、建设、品牌、管理”四统一。“宁波舟山港”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原有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无疑,宁波舟山港旨在世界第一港。于是,世界第一港之争,也便成了业界谈论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姚媛 《水运管理》2021,(2):5-6,10
为提高第四代港口的海域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大连港老码头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船舶在码头安全停靠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实现海域安全管理的措施:明确海域界线,维护合法用海;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管理机制,打造安全港口;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水深监管;提高破冰能力,减少船舶冰困发生;做好爆破施工警戒,确保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指引,针对珠三角核心地区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期,地区经济结构正面临调整,国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加剧的发展背景,对南沙作业区的港口及关联产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与判断。提出广州港南沙(龙穴岛)作业区港口及关联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以及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吕航 《中国船检》2005,(12):4-8
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腹地辽阔的国家,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近百年内天然水深都将保持在15米左右的洋山深水港,不仅能从容接纳当前世界上最大型的8500标箱集装箱船,也能满足明年出现的吃水14.5米的万箱“巨无霸”集装箱船的停泊,是上海竞争国际航运中心打出的一张“王牌”。刚刚开港的洋山深水港区是本年度上海向国际航运界献上的又一份大礼。  相似文献   

19.
从区港联动到保税港——宁波港发展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波区港联动的规划背景出发,分析宁波区港联动政策的规划实施,进一步探讨宁波实行区港联动运作的进程特点,结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在退税政策、主要功能、外汇管理和中转集运等方面的区别,得出宁波港应向保税港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FVCOM,建立了连云港浅滩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运用对流扩散模型,对连云港港主体港区的保守物浓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对港池的三维水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口门处的水交换能力最强,并向港池底部逐渐减小,港池表、底层水交换能力差别很小,主体港区的平均滞留时间、半交换时间和冲洗时间分别约为13、5、8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