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设计目标与实际运营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节点换乘车站存在运力不匹配、局部区域客流拥堵等问题。分析了节点换乘车站换乘设计的技术难点及其成因。结合乘客换乘行为特征,讨论了站台实际通行能力、关键设施通过能力等参数对换乘能力的影响,阐述了在换乘站内实施客流引导、限流等措施的实际作用,提出了优化站台换乘能力取值、增设可调节客流密度的相关设施、增加对既有车站在新线接入前换乘能力的评估等建议,以期使节点换乘车站的设计更加符合运营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中的部分换乘车站的设计实际,总结归纳了有预留节点的换乘车站的换乘方案,并分析了采用多种换乘方式的优点。详细介绍了4座无预留换乘节点换乘车站均只设置通道换乘的具体原因。分析了有无预留换乘条件对换乘站换乘方案设置的影响,并对车站是否应该预留换乘条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大客流换乘疏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换乘设备设施、换乘乘客特性和运营组织方案3个方面分析了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的影响。最后,以某地铁换乘站为例,针对列车不同的到达时间间隔对换乘疏散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莎 《铁道勘察》2021,(3):134-13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加密,换乘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对于换乘车站形式的研究多为地下换乘车站,而对高架换乘车站的形式选择缺乏深入研究.为研究高架站换乘形式,从线路平行交汇和相交交汇两种情况出发,对高架同站台换乘和高架通道换乘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高架换乘车站形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换乘车站形式应根据高架...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方式应以方便乘客换乘、提高服务水平为努力方向。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设置方式,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换乘节点与地区环境的关系,不仅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换乘条件,同时要解决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功能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在公交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有赖于各项换乘接驳设施提供良好的换乘条件和环境,使乘客便捷地到达或离开轨道交通车站。城市轨道交通与换乘接驳设施的高度协同是优化交通出行的必然要求。针对当下存在的不协同现状,通过建立协同机制进行协同规划、立项、设计和实施,保障在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上做到协同。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望春桥站为例,具体分析换乘接驳设施的协同建设案例。  相似文献   

7.
中转换乘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合理的规划设计好换乘站,可使乘客换乘更快捷、更方便,同时也会减少各个方向的客流交叉。为此,本文参考各方面资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各种换乘方式,并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张铭  吴彦颖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5):24--27,3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协调特征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将换乘枢纽视为投入产出系统,衡量协调组织的相对有效性.建立运营协调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指标的特性,计算评估各关键要素对协调的贡献与亏空情况.选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实例评判,探寻改善的途径,用于辅助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实际出行中存在一些不宜量化的因素(如换乘站在线网中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折算为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中的出行路径阻抗,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方法]根据换乘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路径中的位置将换乘站划分为居路径前段、居路径中间、居路径后段三类。基于手机信令获取得到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乘客出行数据,选取其中的典型OD(起讫点)对及符合研究要求的换乘站,将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计算得到的选择比例与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换乘站类型对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与居路径中间换乘站相比,乘客更趋于选择在居路径前段、居路径后段的换乘站进行换乘,其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较模型计算选择比例约高10%。构建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时,不能简单地将换乘因素量化折算为阻抗,应对各换乘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针对我国自行车出行方式比重普遍下降的形势,结合我国当前的交通政策,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性、衔接的必要性、衔接总体思路、衔接设施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换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国外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如抛弃已不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落后模式,规划与建设时做到"以人为本",车站换乘的方案设计应早于车站总体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合理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设备系统,不仅能提高换乘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而且能有效避免设备系统重复投资。介绍了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的内容;对换乘站换乘类型、运营管理模式及建设时序等影响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种换乘站设备系统资源共享总体方案,并从可靠性、经济性、运营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对相关系统的各具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醒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市近年来开通地铁线路的交通衔接规划总体情况和开展的后期调研评估工作,对交通接驳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设施运营后评价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存在交通接驳与土地利用规划融合不足、初期设施规模预测难以把握及建设协同性不够等问题,提出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加强交通接驳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融合,通过引入接驳设施后评价保障后续工程规模预测的合理性,并针对建设阶段提出分近远期的建设策略,为交通接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发展,换乘站设置成为线网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缺乏规划,换乘站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站台拥挤、换乘通道长、换乘便捷性差等方面,因而合理规划换乘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换乘站设置影响因素入手,建立换乘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角度出发,以沈阳地铁1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线路间监控系统的关系,提出了线路间中央到中央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设置一套车站级监控系统的思路,以简化线路间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监控系统的设置.研究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要站在路网的层面考虑问题,监控系统应适应路网运行模式.供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车站折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地铁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地铁系统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从信号系统角度出发,对典型车站折返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满足90 s设计追踪间隔要求的车站配线形式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论述接触网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作用,以及接触网的不同形式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影响。在确定接触网选用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经济性的角度,对接触网的实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对车辆影响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技术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国内尚无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找出服务现状和出行需求之间的差异,以明确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向,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他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量化分级;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规划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从结构、功能、接口设计3个方面,总结了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ISCS)详细设计方案。根据地铁线路建设时间、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划分等,归纳了4种换乘站ISCS平台设置模式。概括了换乘站交互共享信息及系统跨线联动功能,并结合集成/互联子系统设置情况,提出了换乘线路ISCS间接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