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了铁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因素与障碍,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低质增长的成因清华大学雷学日前撰文分析了中国经济低质量增长的问题。他认为,4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经济增长质量过低。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来源中技术创新流量小;经济增长中社会居民所得过低和福利较差;经济增长中缺乏持久的增长力。他还指出...  相似文献   

3.
体改应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最近就如何实行经济方式转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当围绕国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能否使经济增长置于合理的体制保障之下,是决定能否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提...  相似文献   

4.
诸如煤、铁矿石、铜等原材料和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上涨,大大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内机车的销售。同样地,亚洲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对其现有机车车队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增加货物和原材料运送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混沌理论应用到经济增长模式,得到了一类经济增长模型出现浊沌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铁路统计数据计算出1985-2000年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增长和机车车辆的运用效率,并就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对其经济增长效率作出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点综述     
论点综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曾国安在《湖湘论坛》1997年第1期撰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许多因素,但这些因素无法解释中国和前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缓慢性,实际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要素生产率能不能快速大...  相似文献   

8.
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张宗斌撰文认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不是放慢经济的发展速度,而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在我国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因此,要抑制通货膨胀,就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及其考核评价指标的要求的论述,建立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流通企业经济质量的几个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转变增长方式体制转换是基础刘国光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体制的转换为基础,转换的责任将主要落在国企肩上。他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与体制转换是密不可分的,必须以体制转换为前提,没有体制转换的准备,经济增长方式就转不过去。目前中国已是多种经济...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的活力、发展问题是经济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本文应用生产函数和速度增长方程湖南有工业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并揭示和分析了一些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触及中国实体经济.增加固定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大规模铁路投资正在成为国家内需启动政策的重心之一。铁路新项目的投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铁路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加强铁路物资管理促进铁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周建国铁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构成铁路整体的所有生产力要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的。铁路物资工作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是铁路组织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铁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本结构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资本结构待完善近一二十年来,银行各项资产或负债增长的金融相关率快速上升,这一方面表现出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加快,主要依赖资金的大量增长。1978~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8%,而各...  相似文献   

15.
物资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姜还发王耀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向,也是物资企业摆脱困境再图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实现物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只要各级物资部门齐...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的条件周叔莲撰文指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产业结构能适应集约型增长的要求。2.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水平,而且进步较快。因为现代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3.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2009,(2):78-78
根据俄罗斯联邦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必须消除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增长的限制,提高自然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工业生产方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俄罗斯铁路公司制订了“到2030年俄罗斯联邦铁路运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构成了其新经济的突出表征。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率先迈入了世界经济的新时代———信息时代,其经济连续增长时间很可能超过历史上最长的103个月的记录。美国经济之...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1953—2007年的铁路建设和经济增长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步骤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并间接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但是,经济增长不是铁路建设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近年我国经济建设增长大力推动了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对于铁路建设的推动力度不够;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一部分,铁路的发展速度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在我国基础设施平台上充分稳定的向前发展,因为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建设不利,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铁路建设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后发国交通运输发展特点,成因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一平 《铁道学报》1995,17(3):8-14
本文以一国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进程的时期先后为基点,将世界主要工业国划分为经济先行国与经济后发国。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经济后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进行经济分析。最后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