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动态规划法加载原理,提出了桥梁结构影响面加载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能得到桥梁结构任一部分的最不利影响值,从而使桥梁结构设计(尤其对于宽度较大的多格式箱梁桥、弯斜桥等)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为桥梁结构的简化计算提供一种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大跨度铁路桥梁列车加载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载长度对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截面尺寸及造价投资起重要作用,需对主跨或主桥联长大于1 km以上的桥梁列车加载长度分析。通过研究,拟找到中-活载及ZK荷载等不同荷载形式下超大跨度桥梁荷载合理加载模式。研究结论: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可按照450 m加载长度加载,普通客货共线铁路及货运专线加载长度根据本线的货车编组情况,可按所设计到发线有效长度作为超大跨度桥梁加载长度;对于主桥联长小于3 km的桥梁,全桥范围内可仅采用1个加载长度加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公路铁路活载对三塔超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的影响,以某公铁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建立有限元全桥模型。利用影响线确定活载最不利加载位置,分析铁路活载和公路活载对主梁、主塔、斜拉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铁路和公路活载加载长度的改变,桥梁结构响应在主梁竖向位移、主梁压应力、主塔顺桥向位移、主塔顺桥向弯矩、斜拉索索力增幅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铁路活载引起的桥梁结构响应是公路活载的3.2~4.2倍;对于主梁和主塔,当铁路活载加载长度分别增加5.4%、22.2%、18.2%,结构响应对应增大35.90%~36.90%,8.27%~13.07%,4.40%~8.38%;对于斜拉索,活载作用下索力最大增幅位于跨中附近;按照偏安全的到发线长度加载比按照列车可能最大长度加载,在桥梁设计上更具有安全冗余度。研究成果可为超大跨度铁路桥、公铁两用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车可以连续测量轨道刚度。加载由加载车的作动器实现,加载车工作时作动器以车体为反力架将载荷传递到钢轨上,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轨道的变形。液压加载系统能够控制作动器对轨道施加垂向和横向载荷。本文介绍了动态加载车液压加载系统布局与液压加载机构的设计。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车投入使用后,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测试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千米级铁路悬索桥主跨长度超过所在线路开行列车最大编组长度后,全桥布满列车荷载的加载方式与桥梁服役期间实际承受的列车荷载不符,应对此类桥梁列车荷载合理加载长度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在建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主要构件内力与位移影响线,结合实际列车长度研究列车荷载加载长度对各构件受力特征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6.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强度能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建设中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考虑实际工程中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的其中2种加载方式——全截面加载及核心混凝土加载,进行不同加载方式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种加载方式下试件的应力发展过程不一样,但极限状态时钢管切向应力均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纵向应力均接近0,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但套箍作用和刚度有一定的差异。讨论2种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试件的破坏机理、极限承载力公式及荷载变形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对存在正负影响线的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受力分析,我国规定的加载方式与国际铁路联盟的规定有所差异。我国考虑列车编组中存在空车的情况,即在大于15 m的异符号影响线区段施加空车荷载;而国际铁路联盟考虑最不利情况,仅在同符号区段施加列车荷载。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我国典型跨度连续梁,进行不同加载方式下桥梁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采用MIDAS/Civil建立连续梁桥模型,对2种加载方式下边跨和中跨的跨中弯矩、支座反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异符号影响线区段施加空车荷载与否对连续梁桥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小,且在异符号影响线区段加载会显著增加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建议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应予以调整,即对于存在正负影响线的混凝土连续梁桥可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加载,异符号影响线区段不予施加空车荷载。  相似文献   

8.
加载机构作为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试验车(以下简称加载车)的核心部分,由反力架、移动加载架、测力轮对、定点加载架、夹持装置等组成,是加载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参考仿真计算的结果,结合机械设计、液压控制等原理,对加载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最终提出了加载机构的详细设计方案,保证了加载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TLV移动加载对轨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轨道加载试验车(简称TLV)在高速、重载线路上移动加载测试时其合理的加载参数,建立"TLV—高速板式无砟轨道/重载有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加载速度、加载力、轨道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轨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满足测试要求前提下,同等加载力下合理的移动加载速度建议参考值为40~50km/h;同等加载速度下移动加载力越大,可认为加载力参数越为合理;轨下结构刚度的增大使得TLV移动加载下测得的轨道部件动位移降低,振动响应增强;TLV移动加载下不同轨道结构部件的动态特性对于轨道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针对车体侧压力加载试验的专用试验加载装置,阐述了主要结构、性能参数、创新点和实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铁路桥的静载试验荷载效率必须接近1.0的要求,结合该桥的实际结构特点、工程进度和现场条件,采用超大水袋蓄水进行加载,水袋蓄水量达1 100 m3,水体深度达2.3 m。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卸载方便、快捷,加载装置对加载部位的形状适应性强,加载范围大小调节方便并可以重复使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加载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Web端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场景数据加载技术面向复杂模型数据时存在的加载时间过长、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Web端基于工业基础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方法。以IFC模型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在遵从建筑语义前提下,以建筑构件为粒度,将层次关系、几何特性、材质、属性等信息拆分存储;结合构件可见性和几何相关性,设计出基于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方法;搭建实验测试环境,选取若干IFC模型文件,进行方法验证。以初始加载构件个数、内存占用和初始加载时间作为性能评价指标,与使用BIMServer开源服务器平台加载的方法相比,文章所提方法的初始加载组件数量减少了约71%,内存占用减少了约40%,初始加载时间缩短了约78%,有效减少了用户因加载而等待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可为铁路行业开展Web端BIM大场景应用提供快速加载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工件夹具公司目前可提供3种弹簧加载的工件夹持支架(见图1),用于在机加工、组装及外形检测中工件的精确定位和导向。Imao型固定支架结构有:4种块形、5种圆柱形和3种紧凑式微型结构。3种类型的弹簧加载工件支架均由合金钢制作而成并进行了发黑处理。  相似文献   

14.
工件夹具公司目前可提供3种弹簧加载的工件夹持支架(见图1),用于在机加工、组装及外形检测中工件的精确定位和导向.Imao型固定支架结构有:4种块形、5种圆柱形和3种紧凑式微型结构.3种类型的弹簧加载工件支架均由合金钢制作而成并进行了发黑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现行实际桥梁结构的静载试验中,无论是采用汽车队列加载,还是堆载法加载,虽可实现分级加载,但难以做到加载点位置不变。另外,对修建于20世纪的部分窄桥,更是难以实现分级加载。基于此,为方便静载试验的进行以及更加精确地了解和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提出基于等效P-Δ曲线评估桥梁弹性工作状态的方法,解决静载试验中的多点分级加载问题,并结合吉埠大桥静载试验和预制单片T梁静载试验2个工程实例介绍其应用,评价桥梁的弹性工作状态与刚度。该方法可供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并为以后桥梁检测方法和规范的修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桥梁结构的振动噪声,以24 m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求解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竖向轮轨力.利用有限元与边界元结合方法,建立桥梁结构声场分析模型,此模型将竖向轮轨力作为激励,以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作为边界条件,分析噪声声压级的频率分布特性和传播规律.研究表明,桥梁结构噪声最大值位于列车加载位置附近,声...  相似文献   

17.
机车牵引电机-轮对加载磨合试验台是在现有的空载磨合试验台的基础之上,对牵引电机抱轴瓦及轴中载磨合,能更有效地发现和及时处理故障隐患,文中阐述了加载磨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液压加载试验台的加载方案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轨道加载试验车(Track Loading Vehicle,简称TLV)加载测试时无法系统识别轨道不良状态的问题,在充分考虑TLV移动加载为恒载的前提下,通过建立TLV—高速板式无砟轨道/重载有砟轨道—路基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TLV移动加载经过轨道薄弱区段时轨道结构的动态特性,得出了砂浆离缝、道床板结、轨枕空吊等轨道结构不良状态的识别特征,可为我国利用TLV识别轨道病害、指导轨道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轨道刚度直接反映了轨道的承载能力,通过轨道刚度检测可以了解轨道状态,识别不良区段,对于线路工程质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试验车上(TLV)轨道刚度系统的检测原理、系统构成、数据接口、实现流程,以及在既有线上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设计、施工、使用中,需要通过试验测试其动力参数.通过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进行激振测试和循环加载测试,得到了不同试验方法下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自振频率、刚度和阻尼比等动力参数,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表明:循环加载的低频动刚度与逐级加载的静刚度一致性较好;锤击和落轴的激振荷载均可准确地测得浮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