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派苏州府长洲县人徐葆光以册封副使的身份出使琉球,令其陪同翰林院检讨、册封正使海宝册封琉球尚敬王。归国后徐葆光著有《中山传信录》一书,该书主要记述了册封琉球国王以及对琉球国进行测量的经过;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琉球的山川地理、制度文化等内容。该书中有关中琉航海及琉球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钓鱼岛海域的归属问题。本文旨在对书中的三幅地图及该书所引《指南广义》中的相关记录进行剖析,从文献的角度对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归属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中琉建交五百多年间,中国派出册封琉球的使团共计25次,这些册封使团的人数众多,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七百余人。而航海日期少则数日,多则近一个月。本文力图从历代册封使录中,对明清时期册封琉球的使团在航海过程中的敬神活动、饮食、医疗卫生条件、娱乐活动四个方面,以具体事例,加以考察,来了解当时中国人的航海生活。  相似文献   

3.
长期于中日间维持某种特殊地位的琉球王国,其流传至今的古文献,除早为我国学者熟悉的《历代宝案》《中山世谱》等汉文文献外,还有一批以“近世候文”体写成的日文文献。后者由于存在文字解读上的困难,以往研究中很少被国内学者利用,但其中大量涉及中琉政治、贸易及文化往来,尤其是揭示日本萨摩藩如何于幕后操控琉球对华朝贡贸易的内容,无疑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两国关系不可或缺之材料。乾隆中期琉球王府评定所以国内士族为主要对象先后两次发布的《旅行须知细则》,即为反映清代琉球对华“隐蔽政策”的重要史料。结合该文献对中、琉汉文史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研究,可使我们发现诸多看似意外的漂流事件背后,存在一直为琉球方面努力掩盖、不能被中国人知晓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林瀚 《海交史研究》2014,(1):112-121
2013年10月27—30日,“历史上中国的海疆与航海”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会期4天。来自比利时、香港、澳门、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南、宁夏、陕西、四川、湖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代表共187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80篇。与会学者就钓鱼岛、黄岩岛及南海问题,历史上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的关系,海图及航海针路簿,中国航海贸易史,闽南人与海洋文化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科对话与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5.
赤木文库本《广应官话》中保留了三则清代闽琉交流史料,一则是见于《历代宝案》的闽县林合兴商船杠椇清册,属于雍正十年(1732)中琉海难救助史料;另一则是雍乾时期闽中进士刘敬与和琉球人的友好交往记录;最后一则是闽地流行的《新刻官话汇解释义音注》等官话正音书的引文,属于乾嘉时期闽琉文化交流的史料。这些史料一方面说明琉球官话课本语料来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在闽琉交流史研究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福建与琉球(今日本冲绳)由于其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明清时期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交往.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1]清袭明制,福建仍是中琉交往的唯一口岸.在明清中琉友好交往的五百余年间,福建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输入琉球,对琉球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生产科技、教育医学、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作一粗浅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雍正九年十二月,向克济为首的琉球使团到达福州,跟随琉球国贡船到来的有新马兰国四名难番。福建方面在核验这四名难番的身份之后,派人将他们送到了广东澳门,让他们搭船回国。在救助这四名难番的过程中,福建巡抚赵国麟先后两次向礼部尚书三泰以题本报告,礼部在收到汉文题本后,对译成满文,将汉满文合璧文书呈递给了雍正皇帝。这两件满汉文合璧的文书在已出版的两套琉球档案都有收录。我们要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新马兰国是指哪里?福建方面为何要将新马兰番民送去“粤省香山澳地”?在研读两件汉满文合璧公文书后,笔者对此次海难救助事件开始有了一些认知。笔者认为,新马兰就是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海港城市三宝垄(Semarang)。结合前人研究,笔者认为雍正九年(1731)新马兰难番为三宝垄地的荷兰商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在琉球海域遭遇海难而被救助,进而搭乘琉球贡船来到福州。福建官员则将他们护送至澳门。琉球和清朝接力救助新马兰难番的史料证明,欧洲人开始出现在东亚海域的朝贡关系的网络中。这些档案为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18世纪东亚和东南亚海域的人群面貌和难民救助关系提供了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89名航海学员进行了五项认知能力指标的测评,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航海学员认知能力评价模型,提出了其认知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清代,漂流是维系朝鲜和琉球交往的主要通道,漂流民的琉球见闻成了朝鲜获取琉球情报的主要来源。由漂流民带回朝鲜的琉球资讯,是基于漂流民在琉球较长时间的体验和观察,其准确度较高,具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8种18—19世纪朝鲜学者撰写的漂流民琉球见闻记录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朝鲜社会获取的琉球资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琉球风俗和社会体制的资讯;二是琉球和周边国家关系的资讯;三是关于琉球地理的资讯。这些琉球资讯在增加朝鲜的海外知识的同时,为朝鲜客观准确的认识东亚世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欲深入研究唐宋时期中国与波斯湾的海上贸易,不可不了解古代波斯湾的航海史。然而,近三十年来,这一课题几乎为学术界所忽略。本文拟根据笔者近年来阅读西方文献时所做的笔记,对公元13世纪前波斯湾的航海民族、航海活动、以及贸易港埠等情况做一番勾勒和梳理。本文指出,古代波斯湾的航海文明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以腓尼基人、巴比伦人、埃及人、印度人、埃塞俄比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著。不仅如此,各航海民族在航海文明方面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公元10世纪后,波斯湾地区的海外贸易出现了两个方面重心的转移。随着中国与波斯湾海上贸易的衰落,波斯湾地区的贸易重心再一次地迁往红海,与此同时,波斯湾与东非海岸之间的贸易开始兴盛。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清代涉台文献中,记录了诸多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文字和图录信息,充分证明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属于中国的不争事实。通过翔实考证,大量史料证据表明,有清一代中央政府对钓鱼岛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辖,而钓鱼岛为台湾附属岛屿已是国际性共识和世界地理常识。这些中外文献资料,有力地回击了日本方面颠倒黑白、罔顾历史事实的荒谬言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航海术中的“铅锤”是航海测深和测定海底环境的重要工具,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结合海洋考古成果和实地调查结果,指出“铅锤”不仅用于古代航海,还广泛应用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渔业捕捞,至今厦门等地渔民仍在使用;补充了文献中未详细记载的“铅锤”制作和使用方法。其次,通过对中日航海文献的对比发现日本航海文献中的“つるべ”与中国的“铅锤”实为一物;所记载的航海术,并非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是来自于荷兰的航海术,也受中国航海术的影响。从使用时间跨度、空间分布和地域影响来看,“铅锤”作为我国传统航海、渔捞的重要工具,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海洋文化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根据航海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结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特点,文章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为航海专业学生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图书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等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在培养高素质航海专业学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嘉靖三十四年(1555)郭汝霖受命往封琉球中山王尚元,由于史料的缺乏,册封正使郭汝霖的生平事功、郭汝霖代替吴时来使琉、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等问题多语焉不详,无法得到深入讨论。但通过一些鲜为学界注意的地方志、学界新发现的"朋僚赠送诗文",以及郭汝霖本人的《石泉山房文集》等材料,可以丰富郭汝霖的身世事功,展示时人对原册封使吴时来的多元看法,揭示在"倭寇祸华"背景下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不当示怯"于日人。同时对比郭汝霖的《重编使琉球录》和陈侃的《使琉球录》,可知郭录在"重编"中有"删文"、"增文"和"改文"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15.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到台湾采硫,记沿途所见等成《裨海纪游》一书.该书有一节“宇内形势”,记述郁永河对渡台海船的火长等航海人员的访谈,并附有手绘“宇内形势图”一帧.该图实为一航海图,航海人员凭经验绘出明清时期东西洋的大部分航线,与《东西洋航海图》 (the SeldenMap)契合,与古代航海文献亦能相照应.该图对古航海图、航海文献及古航海术的研究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笔者航海见证过马六甲海峡海盗及索马里海域海盗,每次过这两片海域都如临大敌,全船高度重视,昼夜保持防海盗战备状态,丝毫不敢马虎大意。存现代航海事业中,无不谈海盗而色变。因为海盗给现代航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让海员吃尽了苦头,各国商船无不加以防范。海盗如此猖撅,试想有哪个人还想与海盗来个美丽的约会?可是到过挪威的人,却都想去海盗博物馆参观,看看当年的北欧海盗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位于东中国海大陆架上的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文献、地理和地质构造、以及国际法的角度来评判,其领土权皆属中国。正因如此,本文着重强调,研究钓鱼岛问题应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论证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尤其应以适合国际法的史料为依据。否则只会徒增纷扰,使钓鱼岛问题研究更加复杂化;甚至授人予柄,效果适得其反。史家陈寅恪的"考据三法",对我们研究边疆史地、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亟具指导意义。尊重前人学术成果,引述他人著作必须注明出处,这是起码的学术规范;以杂撮他人著述为能事,自欺欺人,最终必然害己误人,学术界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外航海文献的发掘、收藏、整理与出版,一直是东西方海外交通史研究持续关注与不断推进的学术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一领域得到学术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航海针路簿、涉海碑铭、海洋舆图以及闽粤侨批等民间文献的发掘和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一批批珍贵的民间航海文献得以整理出版,也为推  相似文献   

19.
哥伦布无疑是被后人称颂的名垂青史的航海家。他发现了美洲大陆,在航海与管理、装备、经济、科技、饮食、服饰、食品、武器、殖民地、探险,以及船舶使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航海事业的确做出了重大贡献。西班牙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乃至整个欧洲都以哥伦布为荣,他是整个欧洲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20.
航海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能否构建既符合ESP教学理论又贴近航海实践环境的教学体系,是完善和创新航海职业教育的关键。模拟器仿真情境口语教学既符合建构主义认知规律,也符合ESP任务教学法学用一致的原则。本文将从辅助模式为主的内容型教学和模拟器辅助的抛锚式教学两个方面,探讨航海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航海英语口语教学,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缩短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