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在我国交通建设史上,是一个创造多个记录的年份:1月,从北京开出了直达德国汉堡的跨洲集装箱实验列车,首次实现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陆路交通联系;4月份,全长1387km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这条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计划用5年的时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设》2014,(3):211-211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工作回顾中指出,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km,居世界首位。2013年,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 028 km,在建高铁规模1.2万km,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截至2013年11月1日,目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综述了现有文献关于“磁悬浮列车及其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述,其中包括“磁悬浮列车及其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磁悬浮浮列车的悬浮与导向”,“磁悬浮列车的牵引与制动”,“磁悬浮高速铁路的供电方式”,“磁悬浮高速铁路线路及其选线”等。  相似文献   

4.
<正>据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酝酿修建新一代的高速铁路——时速可达500km的磁悬浮铁路,以更新现在日本正在运行的新干线铁路。磁悬浮列车用电磁力将电车浮起,并采用特殊供电方法,实现列车不带燃料、与铁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为保证行车安全,对列车的速度、距离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的列车测速测距方式,其测量精度受到技术本身的限制。文中提出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测速测距,具有实时性好、灵敏度高、室外无源、监测距离长等优势,可准确提供列车行驶速度、方向、位置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高速铁路是指运行速度在200km·h~(-1)以上的铁路。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轨下基础,因此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并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等性能。高速铁路的出现对中国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影响和改  相似文献   

7.
概述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评定标准,探讨测试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桥梁结构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能否安全工作和桥上列车是否会脱轨是大跨度高速铁路通车鉴定的重要内容,需进行理论分析并逐步积累我国实测试验资料,完善适合于我国高速铁路的评估标准.根据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的信号特点对采样频率与滤波频率进行设置,对脱轨系数分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何春林  雷莉 《交通科技》2011,(4):106-109
结合贵阳至广州铁路调整为客运专线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曲线半径、线间距、缓和曲线等3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的特点和有关规定;从列车速度及动力响应角度出发,论述了高速铁路对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站场、机车车辆系统及运行管理不同于传统铁路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3,(10):859-859
2013年9月26日,随着我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万km,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相似文献   

10.
跨越高速铁路进行桥梁施工时,高速行驶的列车将对施工结构物和施工作业产生影响,同时施工也对高速行驶的列车安全带来威胁。为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针对跨越高速铁路的常用桥型,对通常采用的水平转体法、顶推法、悬臂浇筑法和支架现浇法4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高速列车行驶产生的空气动力对施工的影响并提出防护设计的原则及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转体法是用于跨越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的比较安全的方法;速度达到350 km/h的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侧壁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采用双立柱防护体系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智  张涛  许伟  王涛 《交通信息与安全》2020,38(6):122-128,144
在我国智能铁路的发展规划中,智能CTC系统作为智能铁路的调度指挥系统,应具备列车运行自动调整功能.因此,基于现有列车运行调整理论研究,结合相关技术标准与CTC系统实践经验,提出高速铁路智能CTC系统列车自动调整系统结构,包括设计原则、软硬件结构设计及相关功能逻辑设计.为CTC系统列车自动调整系统构建列车运行自动调整模型,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同客户需求构造模型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通过京张高铁列车运行调整案例场景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利用区间运行时间中的缓冲时间与图定停站时间的冗余尽可能地追回列车晚点,同时正确处理接发车股道、动车组接续等问题,生成无冲突的列车运行阶段计划供调度员下达.调整后的列车运行阶段计划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缩小晚点波及范围,有效控制晚点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及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隧道工程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总结了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主要特点:分布区域广且地质环境复杂;隧道断面净空有效面积大;采用复合式衬砌与明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式;道床形式主要为无砟轨道。对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中国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优化隧道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全面实施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高隧道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内部不同深度处列车动压应力的计算方法和路基基床厚度的控制标准,首先将列车轮对动荷载简化成作用在轨枕底的矩形均布荷载后,按布辛尼斯克传递法计算轨枕中心下不同深度处的动压应力,然后对动压应力沿不同深度处的衰减情况和静压应力的比值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按动静比小于等于20%控制标准计算了基床总厚度;分析了采用动应力一个参数确定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总厚度的具体控制值,并对计算得出的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总厚度与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局收集到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京沪高速铁路线桥施工技术的探讨》等资料,结合我局曾施工过的广深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大面积软基处理工程实例,试述高速铁路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何昌国 《路基工程》2019,(2):159-163
在我国西部山区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隧线比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贵广高铁作为世界上穿越喀斯特范围最长、岩溶地质情况最复杂的高速铁路,全线隧道占比54%。为了克服这些岩溶不良地质,设计中采用了回填、桩基处理、梁跨、拱跨、桥跨等多种方式处理暗河、溶洞等。以贵广高铁I级高风险油竹山岩溶隧道大型斜交暗河处理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岩溶暗河与线路相对关系、暗河发育情况、辅助坑道设置等因素,研究采用引水横通道+斜交拱桥+特殊暗洞衬砌的综合处理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为一些工程类专用汽车带来了市场机遇,其中包括沥青水泥砂浆搅拌列车,它可以为轮轨式高速铁路采用板式无碴轨道提供支持。本文介绍了2家企业生产的该类车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隧道与地下空间发展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0,30(4):351-364
通过总结目前中国隧道的修建概况,说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从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时速200~250 km既有线提速、高原冻土铁路、铁路重载运输4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和4个技术平台的搭建阐述铁路快速、高效发展的现实;介绍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际铁路通道提议及将要实施的重大工程;扼要总结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主要技术:1)江、河、海底隧道修建技术;2)钻爆法施工技术;3)浅埋、超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4)开敞式TBM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技术;5)盾构法施工技术;6)沉管法施工技术;7)辅助工法;8)明挖法地下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9)地铁车站施工技术;10)环境保护施工技术;11)高新技术改造、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铁路系统中市域铁路与其他制式轨道交通之间列车的到发时序及运能的匹配性问题,研究了多网融合条件下的市域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考虑枢纽站的跨制式换乘客流需求,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及不同乘客的时间价值对客流精细划分,以最小化列车总运营成本、旅客广义总出行成本、跨制式换乘客流对研究线路的短时冲击性为目标;考虑列车满载率、各时段区间通过能力、各类时间间隔、列车到发时刻、不同时段各类旅客的换乘协调性等约束,构建了分时段精细化编制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引入模糊精英保留策略并对逃逸能量更新策略进行非线性化处理,以改进基本哈里斯鹰算法,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提高模型的求解质量。以台州市域铁路S1线及其衔接高速铁路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算法初始解相比,模型的总目标函数值降低36.7%;与基本哈里斯鹰算法相比,列车运营成本、旅客总广义出行成本、模型总目标函数值分别降低8.09%,7.04%,7.56%。验证了所设计的算法适合模型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求解质量;所建模型可在不同时段兼顾列车运能与乘客换乘效率,有助于提升多网融合条...  相似文献   

19.
史宪明  吴剑  万晓燕  陈洋宏 《隧道建设》2019,39(7):1118-1124
为推进中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标准深化研究,开展400 km/h隧道结构设计参数的研究工作,而隧道净空面积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尝试从列车内部瞬变压力角度得到400 km/h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建立基于舒适度标准的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确定方法,以控制工况为基础,通过计算和分析,从列车密封性能方面讨论维持现有隧道净空断面的可能性,并研究提出400 km/h隧道净空断面建议值。主要结论有:1)现有350 km/h单线隧道以400 km/h运营时,列车动态密封指数最低为22 s,车内瞬变压力超标的可能性较大; 2)400 km/h单、双线隧道净空面积建议值分别为85 m~2和100 m~2,对应的列车动态密封指数最低为18 s,更加符合现有标准对列车密封性能的要求,车内瞬变压力超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3)提出的400 km/h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建议值和对应的密封性能要求可为有关标准、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高速铁路钢桥为研究背景,针对新型动车组车型,对高速铁路钢桥疲劳评估标准车型进行了研究。通过荷载模拟法,考虑列车荷载产生的结构动力效应、列车轴重,以及双线铁路的影响,并统计列车的轴距、车厢数,以及每日列车通过的趟数,根据等效损伤原理得到高铁铁路斜拉桥的典型疲劳车型。同时,给出了铁路双线系数的简化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