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早前通过支持把上海在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舆论普遍担心会威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明确表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靠确定’而是靠市场竞争的”,强调香港的金融中心也面临着竞争,寄语香港“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2.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至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温家宝总理在肯定香港有不可取代优势的同时又告诫,香港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不进则退。这意味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上海迅速崛起带来的严峻挑战,香港如何扬长补短,保持竞争优势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晨 《经济导报》2007,(50):7-9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凭藉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倚靠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强大吸引力,香港也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式形成以来到回归後的十年.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脉搏跳动得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4.
雪岩 《经济导报》2007,(44):17-19
背靠中国内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应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要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沟通,以获得对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最大支持,并着力创造有利金融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不断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上海将如何建设航运中心?有哪些目标和举措?是否将对香港航运生成冲击?这是自从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出台以来.备受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近期已通过相关意见,要求加快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4):15-16
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下,来自中国内地、东南亚、欧美、中东的热钱纷纷涌来香港,推动恒生指数在十个月内上升了逾7万点。港股大旺,楼市大旺,带动了香港经济大旺。经济专家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着眼於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金融城市长史达德透露,伦敦成功的三个主因是: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公共设施、庞大的人才库、高度开放的市场。看来香港仍有许多事要做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应坚 《经济导报》2010,(22):15-17
上海证券交易所早在数年前就开始酝酿建设国际板,去年国家发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文件,上海配套推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93项工作之后,设立国际板正式进入筹备阶段,内地各有关机构给予高度重视及支持。上海建设国际板是内地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拥有“打不死”精神的香港再次面临挑战。3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有关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责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消息一出,上海相关股票一路上涨’写字楼出租率直线上升,而香港,则似乎坠入一片失落之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推行金融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如何继续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抓紧机遇.将会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32):43-43
本港金融市场已有在了百多年。市场成立初期主要由英国人参与。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由香港人主导。自回归祖国以后,本港的金融市场地位更为环球投资者所认可。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本港凭借自身的基本条件,包括完善的法制和金融基础建设,加上祖国不断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1年,行政长官於施政报告中,便将金融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和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业定为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七年间,香港经济曾在非典期间饱历沧桑,然后在中央政府多项有利本地经济的措施下,见证一个又一个高峰,当中金融业在近年更有显赫成就,数年内渐渐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30):16-17
人民币债券于2007年中旬开始在港发售,反应只是一般,直至今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容许财政部和内地港资银行在港发行人债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获批准在港发行人债,而内地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也再来港发行人债.马上令香港人债市场活跃起来.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莫大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世界金融危机阴霾持续笼罩不散.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应如何定位发展,如何看待两地优势与不足,如何推进两地为国家经济战略发展服务?作为政界、商界的杰出代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博士在最近复旦大学举行的“上海论坛2009”年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访问时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5):1-1
上周香港公布了聚集全港财经精英智慧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报告。报告明确了香港经济的未来路向,即发展以金融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有关金融业的定位是将香港建设成亚洲的纽约、中国的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1996年1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专题会议,首次专题研究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关问题,期间,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国务院确定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种准备动作已紧密展开了。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於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4月20日公布,新政策的突破和对原有政策的完善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置入“加速助力器”,这将为业内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市道向好是近日的新闻焦点,股市,楼市都比去年底、今年初较佳。中央决定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未来发展肯定是利好消息。究竟将对上海房市行情影响几何,究竟上海楼市未来行情将又将如何.上海楼市未来如何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