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多跨连续梁进行动力特性分析,为多跨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指出多跨连续梁桥1阶模态为横向弯曲,横向转动位移是影响抗震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以某钢箱加劲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程序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探讨了钢箱加劲梁悬索桥主要结构参数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可供工程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悬索桥结构的动力特性,同时采用反应谱和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悬索桥在纵桥向、横桥向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点进行探讨,为大跨度悬索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境脉动试验对某V型墩连续剐构桥的模态进行测试,并进行有限元动力特性计算,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对该桥状态进行评定.计算结果可为桥梁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的健康检测和维护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建立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小河特大桥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和经验公式分析了该桥的抗震性能与抗风稳定性能,为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风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曲线梁桥的平面不规则性引起的弯扭耦舍效应,导致其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复杂性.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R=60m的小半径曲线箱梁桥的工程实例.采用MIDAS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曲线梁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其分析过程与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究一种有效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模态柔度理论算出结构的模态柔度矩阵;模态应变能理论算出每个单元的变化率和最大变化率,并将其比值作为损伤识别的指标;并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再用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态应变能法和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对均质金属梁和钢筋混凝土梁损伤位置的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匝道连续梁桥为例,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了该桥梁空间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充分考虑地震作用下桥墩、支座的非线性和主梁的弯扭耦合效应,对比研究了只考虑纵向地震作用、横向地震作用和纵-横向双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了横向地震作用对该匝道曲线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地震作用对匝... 相似文献
15.
仰拱作为隧道衬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对改善隧道结构受力状况,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都非常重要。但在列车激振荷载作用下,仰拱在隧道整体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对仰拱在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不同仰拱形式下隧道结构各控制点的动力学特性及衬砌和围岩受力特性,可为隧道仰拱设置中综合考虑动静力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鹏飞;亓帅武;丁战武;张晓婕;夏可茹 《管道技术与设备》2024,(2):24-27
冻土膨胀会使燃气管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高压燃气管道极易发生失效甚至破裂,从而引发爆炸事故。为了研究冻土膨胀对管道及法兰连接应力变化影响,使用Workbench对管道及法兰连接进行分析。以位移载荷20 mm为例,观察管道及法兰连接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研究其在0~30 mm位移情况下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管道最大应力出现在管道弯头处;法兰盘最大应力出现在法兰盘与管道焊接处;管道的应力变化随着位移的增加变化最大,法兰盘次之,螺栓的应力平稳增加。 相似文献
17.
独柱墩连续梁桥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中应用广泛,为解决国内车辆超载现象严重导致独柱墩连续桥梁倾覆事故频发的问题,对福建省独柱墩连续梁桥的现状进行调研,归纳其典型结构和受荷形式,并建立典型独柱墩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横向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倾覆机理。结果显示,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桥梁跨数、曲率半径、支座间距、中墩偏移、双支座、荷载位置的改变进行分组建模分析,每组仅改变一个参数,可得到支座易脱空的桥梁存在以下特征:桥梁跨数越多,支座越容易脱空;曲率半径越小,支座越容易脱空;支座间距越小,支座越容易脱空;支座预偏移越小,支座越容易脱空;中墩采用的双支座越少,支座越容易脱空;荷载偏心越大,支座越容易脱空。 相似文献
18.
19.
由于传统的公路桥梁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具有单一性,无法检测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公路桥梁桩基,导致检测适应性较差、检测准确率较低、检测时间较长.因此提出基于动力特性的公路桥梁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利用动力特性,确定公路桥梁桩基横向、竖向承载特性;根据承载特性分析结果,计算桩基的综合抗压极限承载力,评价承载力极限完整性,并建立不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某主跨为360 m、内倾角度为10°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大桥分析计算模型,研究拱肋内倾角变化、横撑刚度变化以及吊杆失效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拱肋内倾角的设置能有效增强结构整体刚度和提高整体稳定性,但增大拱肋内倾角的同时对结构抗扭转也更加不利,内倾角的选取需综合考虑;横撑刚度增大,对拱肋面内刚度影响较小,对面外刚度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效果并不显著,通过改变横撑截面尺寸和材料的方式来增强横撑刚度并不经济,不推荐采用;拱肋与桥面梁相接处短吊杆失效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甚微,对于该类情况应着重关注桥面梁结构强度破坏、失稳破坏以及失效吊杆周边吊杆力变化;本文参数取值下,拱肋内倾角变化、横撑刚度变化以及吊杆失效不会改变结构振型特征以及出现的次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