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 ,对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 12 1例 (156只眼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 156只眼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为 73.2 8%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10 8只眼、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 4 2只眼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6只眼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分别为 90 .74 %、51.16 %和 0 % ,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表明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了解糖尿病患者术后泪膜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设计自身配对研究。选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检查48例48只眼),无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随机检查80例90只眼)。采取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 d、7 d、1月、3月依次行Schirmer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两组SIt、BUT有明显差异(P<0.001),其中糖尿病组的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与术前相比,术后1 d两组BUT均明显缩短,Schirmer-I值明显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下降明显(BUT:P<0.05;Schirmer-1P<0.001)。两组Schirmer-I值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BUT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01),糖尿病组BUT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恢复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阴性~+,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d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术后其泪膜稳定性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恢复较慢,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眼干涩、畏光、视力波动等。术前应常规检查SI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253例339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植入治疗,观察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结果 前膜形成17例22眼,发生率为6.5%。结论 人工晶体前膜的发生率及形成时间与白内障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143只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者11只眼,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7只眼袋内植入,4只眼囊睫状沟植入,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后囊破损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残留的前,后囊膜作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仍可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 SIA)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1年12月-2022年3月的69例具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观测以角膜顶点为中心3 mm、5 mm、7 mm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以及角膜前表面的模拟角膜屈率(Sim K)的SIA,使用矢量分析计算XSIA、YSIA和SIA均值(|SIA|),并对SIA与年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 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角膜直径(white-to-white, WTW)、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SIA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6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5±14.74)岁,其中男性28例(40.58%)。分析发现,Sim K的|SIA|与WTW呈负相关(r=-0.265, P=0.028);3 mm、5 mm、7 mm前表面|SIA|与WTW呈负相关(r=-0.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对 6 5例 (6 5只眼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 ,施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填充 (C3F8或C2 F6) ,术后随访 8~ 2 1个月 (平均 1 3 .2月 )。结果 初次手术 5 6只眼视网膜复位 (占 86 .2 % ) ;9只失败眼 ,3只眼经补气成功 ,4只眼再次玻璃体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成功 ,2只眼放弃治疗。除 2例未复位者 ,余视力均提高 ,其中 0 .0 5及以上者占 6 9.2 %。结论 玻璃体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的玻璃体混浊 (玻混 )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采用二维、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 ,对 47例患者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结果 炎症引起的玻混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动脉、眼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Vmin)、搏动指数 (PI)减低 ,阻力指数 (RI)正常 ;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引起的玻混CRAVmax、PI降低 ;玻璃体变性者CRA、睫状动脉及眼动脉Vmax、Vmin减低 ,PI,RI正常 ;高度近视者CRA ,睫状动脉的Vmax、Vmin、PI、RI均增高。结论 不同原因的玻混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 ,认为多普勒超声对眼疾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术自 196 8年Carns首先描述以来 ,经过不断改进 ,滤过手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至今仍为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主要术式。小梁切除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滤过过盛引起的浅前房和低眼压 ,其不仅加重术眼的炎性反应 ,还可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 ,这种并发症在技术的处理上颇为棘手 ,我院自 1999年开展小梁切除与调节缝线的方法以求减小术后浅前房的发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 1999年 2月~ 1999年12月行小梁切除联合调节缝线的患者 2 6例 (34只眼 ) ,为联合手术组 ,…  相似文献   

9.
对假性近视眼的性质进行探讨。方法对典型性近视眼100例及有近视现象的328名中小学生作了检查,包括远近视力、睫状肌麻下验光及眼底检查。结果100例假性视眼检影以远视为主。不数为混合散光,个别为近视。结论假性近视眼多为异常视力负荷而引发的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特点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实施ASD介入封堵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经胸、经食道超声术前对房间隔缺损的测量值及其与所选封堵器大小的关系。结果169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TEE评估适合实施封堵术者65例,最后成功实施封堵者60例(86.96%,60/69),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2成功封堵患者中ASD缺损径的TEE测量值均显著大于TTE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缺损径的TEE测值显著大于TTE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最大径的TEE测值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高于TTE。结论 TEE对ASD缺损口大小、残缘情况的评估更接近缺损实际且优于TTE,但对整体评价存在不足;在房间隔伸展径的评估中TTE优于TEE,建议ASD封堵术前应行TEE作为TTE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探讨正常人眼二维和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采用二维、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 1 0 7只正常眼 (左眼 54只 ,右眼 53只 )进行了观测。结果 正常人眼二维超声测值左、右眼均无明显差异 ,且与解剖数值基本一致。脉冲多普勒测定正常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 Vmax、Vmin、PI、RI,各测值左、右眼无明显差异。结论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的观测可为正常眼结构研究眼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监测SedLine数据与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ASA分级均为Ⅰ~Ⅲ级;排除行神外、心外、移植手术,无法在头部安置电极及不能配合完成评估者。收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受教育年限、吸烟史、心肺系统合并症等一般资料。除常规术中监测外,监测患者SedLine多导脑电(EEG),包括原始EEG、患者状态指数(PSI)、爆发抑制(BS)、肌电图(EMG)以及密度频谱阵列(DS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EEG数据,住院期间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2、3、7 d对患者进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诊断POD,并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诊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采用t检验筛选POD与非POD患者术中EEG差异参数,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用ROC曲线计算截点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D患者合并POCD的发生率比非POD患者高57.2%(P=0.019),而手术时长、...  相似文献   

13.
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19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年龄≥60岁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60岁者,合并OR值为0.50(95% CI:0.33~0.76,P<0.01);男性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合并OR值为2.17(95% CI:1.38~3.42,P<0.01);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距离>7cm者,合并OR值为1.79(95% CI:1.37~2.35,P<0.01);术前接受新辅助放疗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未进行新辅助放疗者,合并OR值为3.66(95% CI:2.19~6.09,P<0.01);吻合器吻合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70(95% CI:0.47~1.05);术前患有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无糖尿病者,合并OR值为3.16(95% CI:2.27~4.39,P<0.01);Dukes分期A、B期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C、D期患者,合并OR值为0.61(95% CI:0.45~0.83,P<0.01);恶性度低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恶性度高者,合并OR值为2.15(95% CI:1.47~3.15,P<0.01);预防性造瘘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未进行造瘘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39(95% CI:0.14~1.05);急诊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择期手术者,合并OR值为0.27(95% CI:0.13~0.56,P<0.01).结论 年龄≥60岁、男性、糖尿病、术前新辅助放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Dukes分期C、D期、肿瘤恶性程度高及急诊手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 白内障病早在三千年前已有史书记载,我国汉代就有金针拔障手术。Pliny(公元23—79)曾提出:如果白内障不能拔(压)下去,就可以摘出来。但是这一愿望直至十八世纪才被Daviel首先实现。此后,白内障摘除术遍及全球,新的术式及技巧不断出现。最初的白内障摘除术,是留囊(囊外)摘出术,但因残留障质及在当时尚不易控制的障源(或障敏)性炎症,往往难获理想的光学效果及最低的术后反应,甚至因并发白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相似文献   

16.
对480例经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的疗效与是否伴突眼以及突眼症状是否有改善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80例甲亢患者中233例伴突眼,其发病率为49%,233例突眼患者中,90例突眼恢复(39%),好转96例(41%).未变化45例(19%),加重2例(0.85%),总有效率80%。认为甲亢的治疗效果与有无伴发突眼关系不密切,131Ⅰ治疗甲亢伴突眼者可使大部分突眼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据此,我们认为在甲亢伴突眼的治疗中131Ⅰ应视为一种有效和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匹罗卡品家兔点眼对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色的影响,用1%匹罗卡品(Pilocarpine,PC)对家免单侧点眼。并用0.1mmol/L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ceinisothlocyanate-bovineserumalbumin,FITC-BSA)持续前房灌注30min。测定前、后葡萄膜等6种组织的FITC-BSA含量,计算每眼的葡萄膜巩膜层水流出量(Uveosderdoutflow,Fu)。分别比较点眼前后眼压和点眼后双眼的Fu。结果示:PC点眼后1h处理眼眼压为(0.70±0.08)kPa,下降率为25%(P<0.01),对照眼眼压无显著变化(P>0.05);点眼后2h处理眼Fu值为(0.123±0.026)μl/min,对照眼Fu值为0.177±0.032)μl/min,双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1%PC单侧点眼可降低正常家兔眼压,PC可阻断家兔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兔眼的眼压下降主要为前路排出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随访及资料分析,评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射频消融治疗的4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复查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复查心动超声,了解左房内径大小,平均随访32月。结果房颤消融术即刻成功率为82.6%;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65.0%,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69.7%,持续性/长时间持续性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42.9%;经消融术后左房直径[(36.3±4.3)mm]较术前[(38.1±5.9)mm]明显缩小(P<0.001);房颤复发患者的年龄较未复发者稍大,复发者的左心房内径与未复发者大,且其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消融术后患者房颤负荷均值为14.9%,较术前房颤负荷均值46.1%明显减小(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对阵发性房颤疗效明显;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显著缩小左心房内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而左室舒张晚期充盈速度及PVA/PVE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常用的超声影像学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及乳腺全容积自动扫描系统ABUS测量乳腺癌大小的准确性,并评估两种方法对乳腺癌T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筛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同时行常规超声(US)和自动乳腺超声诊断系统(ABUS)检查的患者共60例。肿瘤最大直径为肿瘤大小的测量指标。以术后所测肿瘤实际大小为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及组内一致性相关系数(ICC)比较常规US及ABUS对相同病灶的测值,并初步探究这两种方法预测乳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US和ABUS在测量肿瘤大小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但ABUS比US更接近术后病理[(差值平均值(-1.09±3.61)mm vs.(-1.57±4.99)mm],ABUS与术后所测的病灶实际大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ICC高于US(0.93 vs. 0.86),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US和ABUS对乳腺癌的T分期预测都有较高的准确率(82.1%vs. 87.5%)。结论 ABUS和US对肿瘤大小的测量均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对于>2 cm的病灶,ABUS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相对更高;ABUS可以代替US进行临床乳腺癌的T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