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熵权的公路选线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公路选线设计方案优选的复杂性,在采用AHP法构造公路选线优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权和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基于熵权的公路选线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方法在投资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目标决策和模糊优选理论,提出了投资方案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其可行性,为单位制订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员工满意度的评价指标,结合模糊评价模型的特点,提出利用三角模糊数和区间统计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充分体现调查信息,从而改进了模型.并通过一个对员工满意度评价的实例对模型加以应用,说明了模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EPS转向感觉试验的评价涉及多个方面,要得到准确的对比评价结果比较困难.在应用模糊语言变量的基础上,将群体多准则决策和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进行融合,采用轻便性、回正性、中间位置转向性能和移线性能及其对应的子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集,利用标度法构建评价准则关系比较矩阵及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并对各EPS方案对应的效用值进行模糊排序,既综合了专家群体意见,又合理保留了各级决策评价信息,从而保证了评价排序结果的可靠性,为EPS方案开发、参数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方法对高速铁路的目标速度进行了多目标决策,克服了该决策问题涉及因素繁多、定量困难、且一般方法容易遗漏有价值的信息的不利因素,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论。本文提出的模糊方法也可用于类似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政管理难度系数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公路路政管理难度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群决策理论的新模型.该模型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评价指标体系.用群体一致性算法检验专家评估提出的意见,并最终获得权重.用归一化的专家权重、专家个人效用函数的权重以及标准化后的指标,计算群效用函数,即可确定公路路政管理难度系数.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群体决策的一种综合集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具有多目标的群体决策问题,以最小二乘法为工具,用Lagrange函数算法,综合主观和客观两种信息,建立了这两种信息权重的优化模型,同时给出了群体成员权重的模糊等级方法,为多目标群体决策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可靠方法,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公路预算定额综合扩大系数区间拟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间估计模型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公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系数区间,以新疆公路养护预算定额中路基工程人工综合扩大系数为研究对象,最后确定新疆公路养护预算定额人工综合扩大系数的区间为(1.299,1.502),降低了人为制定区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误差,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区间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为公路定额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铁路选线方案决策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引入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距离的铁路线路方案决策优化模型. 首先将选线方案中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得到区间数决策矩阵;然后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区间数决策矩阵;接着利用区间数距离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再基于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利用区间数距离对决策方案排序择优,得出综合比选结果;最后结合工程比选实例验证了模型的作业程式. 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在将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时,比传统的AHP方法可减少主观原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更可靠;在进行决策方案排序择优时比利用传统的投影法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0.
滑坡治理方案优化的模糊熵权综合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充分考虑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工程经济及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构造多目标多层次优选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模糊优选理论生成判断矩阵,后用熵权决策法确定优选方案。根据此方法并结合VB编制的基于熵权的多方案优化选择程序,能够方便地对各方案作出综合评价。通过对康家咀滑坡治理方案的优化分析,证明基于模糊优选理论和熵权决策法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具有简便、定量、严密的特点和较强的识别评判能力。该方法对其他综合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斌  陆建  陶小伢 《城市交通》2008,6(3):82-86
为了及时有效地采取交通流诱导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对路网的影响,对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路段和交叉口两种类型交通事故对路网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进行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算法分析,将影响范围分成交通事故处理和交通事故持续影响两个时间段,对每一段的交通波速度、排队长度等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最终得到确定影响范围的流程图。以虚拟路网进行算例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冯浚  徐康明 《城市交通》2007,5(5):81-86
快速公交系统的通行能力是由瓶颈车站决定的.首先分析了车站通行能力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排队论构造了单一停靠位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同时,根据北京、杭州和昆明三地快速公交系统(公交专用道)的实际运营状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详细地标定和说明,提出缩短公交车平均停靠时间和改善系统运营稳定性是提升通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方法,并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后,对多停靠位车站的周转效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车型收费系数反映了不同车型用户承担收费公路通行费的比价关系,合理的收费系数,应该实现责任和效益的双重公平.在建立影响不同车型收费费率的指标体系前提下,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因素,分别建立了关于道路破坏和级差效益指标的两个BP神经网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BP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样本,通过训练获得稳定的网络结构和权重,然后输入不同车型代表性指标值,确定不同车型的收费系数.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实践上得到了不同车型收费系数的合理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施工阶段初张索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差值法确定一次张拉斜拉桥施工阶段拉索初张力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按施工步骤进行正装迭代计算。通过消除成桥阶段最优目标索力与正装迭代所得成桥索力之间的差值,可获得施工阶段拉索初张力。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倒拆法无法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几何非线性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差值法加速收敛的近似方法,并对差值法和影响矩阵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一座实际桥梁的计算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燃烧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斜拉桥施工阶段初张索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差值法确定一次张拉斜拉桥施工阶段拉索初张力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按施工步骤进行正装迭代计算。通过消除成桥阶段最优目标索力与正装迭代所得成桥索力之间的差值,可获得施工阶段拉索初张力。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倒拆法无法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几何非线性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差值法加速收敛的近似方法,并对差值法和影响矩阵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一座实际桥梁的计算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压共轨系统油压控制中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一种柴油机液力中压共轨系统的构成。在系统共轨管油压控制中引入遇限制削弱积分法,采样周期是从试验测出的阶跃响应曲线获取的,并考虑诸多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安排试验来整定共轨油压PID参数,并用极差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从而获取PID参数的影响主次、影响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最终获得某一工况下的PID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8.
同型号泵并联运行工况点确定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泵并联运行的工况点确定在泵站设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阐述了水泵并联运行工况点确定的简易方法,就是直接利用单泵的扬程性能曲线,与并联水泵的抽水装置性能曲线的交点,得出不同台数相同型号水泵并联时的工况点.这种方法,还便于确定并联的最多台数,确保水泵并联台数选择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外地客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域时各停车换乘备选点(P+R)合理停车泊位规模的确定问题,在分析市外客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域时出行过程与机理的基础上,以所有客流出行(自城市外围到达市中心区域)总的出行费用(私人车辆行驶时间与公交行驶时间总行程时间、换乘时间、停车费用等)最小为目标,建立确定各P+R处停车泊位规模的双层规划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以一个仿真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章给出了求解理想气体任意过程温度最值的一种普遍方法,并且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