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2007年一季度,由于受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出口市场、车辆更新、物流行业高速发展、计重收费等五大主导因素影响,国内重卡市场又被引燃,成为继2004年井喷之年后的又一个空前的“高峰”。连续三个月的持续增长,促使重卡市场累计销量迅速“高位”发展,重货、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等三类车型市场销量同时呈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重卡市场1~3月份累计销售105374辆,同比增长59.74%,首季累计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2.
今年前三季度重型车市场呈现出先扬后挫,再大幅上扬的递增曲线。今年1、2月份重货销量较低,3、4月份进入销售高峰期,5月份因为超载、超限办法的出台,产销略有回落。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6月份重货又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多家企业重货销量纷纷上涨,这种喜人形势一直持续到7、8月份。  相似文献   

3.
计重收费政策执行,对2007年重货市场及产品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重货市场需求总量的放大及多轴车成为热销。重货市场获得空前的发展。1~10月份,重货市场累计销售412657辆,超过了2006年全年销量307296辆的134.29%。[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33):30-32
2006年国民经济“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十分有利于重卡市场发展,受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市场、车辆更新三大因素拉动,8月份,重卡市场跳出往年谷底定势,市场销量直接上扬;9月,重卡企业产销均呈现出两旺局面,半挂牵引车市场再现了全线飘红景象。10月份,重卡市场没有受到“十一长假”的影响,销量继续上扬,企业产销均呈现出两旺局面,重卡22家企业生产合计25697辆,比上月微增0.72%;完成销售26691辆,比上月微增0.72%,同比增长78.63%。除底盘较上月有一定幅度下滑,重货及牵引车较上月有一定增长,同比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1、重卡分月度销售情况2008年1~8月,重卡行业累计实现销售441079一、重卡市场整体表现辆,同比增长33.05%。其中8月份实现销售33100辆,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见图1。今年,重卡市场在07年高销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1~8月月均销售5.5万辆,比2007年高1.4万辆;3月份单月销量接近9万辆,创单月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6年后,轻货市场依然不温不火,一季度销量同比增幅比2005年略高,为13.08%,但远远超过货车市场的整体增速。轻货占据中国货车业的半壁江山,2006年后三季度的市场走势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7.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丰收;而2005 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但商用车市场则开始低迷,根据最新统计.2005年载货车累计销售同比微跌0.59%.其中重货销量出现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33.19%。作为商用车市场争夺的焦点.重货行业怎么了,2006年市场将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照市场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和资源的配置规律,终端用户的购车需求产生,重货市场表现出了市场需求旺盛,重货企业那里“订单合同”如雪片纷沓。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从2000年开始,国内重货市场就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之中。2002年,重货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而2003年的市场业绩就不那么好看了;到了去年,重货又迎来了高增长;而今年1~9月的重货销售不甚理想,按照螺旋式上升规律,2005年是很可能进入了调整期的。面对今年低迷的市场,也让各个重货企业开始实施更稳健的财务政策,将资金分配到最能为企业提供持续增长的地方去。《重货市场调整不全是坏事》一文将共同探讨近年来重货销量的变化趋势、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市场的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饶达 《轿车情报》2013,(11):32-33
9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每到金9车市自然会好,从月初到月底市场销量同比和环比均是大幅上涨。由于9月底节能车补贴暂停,抬高了9月份的销量。去年9月份日本搞购岛闹剧,日系合资企业销量剧减,今年9月份日系企业销量同比增幅最大,而内资企业销量遭到挤压。由于9月市场太火,本月出现了销大于产的情况,厂家库存大幅减少。但在季度末,经销商的库存也增加,不过比预想的小一些。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14,(5):30-31
3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3月份第一周销量与预期的差距较大,但市场逐周走强,到月底达到了大家预测的销量,狭义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速达到13.6%。本月新产品上市较少,主要靠的是月底的销售冲量。  相似文献   

12.
饶达 《轿车情报》2005,(4):44-46
根据乘用车月销量走势图分析,今年市场在二、三月份将均为负增长。这将使一季度的市场同比累计下降10%左右,如果到三季度能把负增长的销量补齐,四季度市场销量同比再增长20%,那么全年市场销量可能有6%的增长,因此,今年乘用车市场增幅有限。  相似文献   

13.
从柴油化率来看,2005年我国重货为99%、中货98%、轻货89%;大客91%、中客97%、轻客35%。因此可以说,商用车,尤其是中、重货(相对于中、重货来讲,大、中型客车的市场份额很小)的市场走向决定了柴油机的市场走向(如表1)。  相似文献   

14.
付泽 《汽车与配件》2005,(34):26-28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货的市场增速分别高选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中、重货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1~7月中货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3.50%和13.25%(如表1)还算说得过去.但去年市场容量和附加值较大的重货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达11.75%和6.59%.颇为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5.
饶达 《轿车情报》2006,(5):40-41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 今年三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又创历史新高。但是月销售同比增长率比一、二月份有所下滑。由于消费税的税率上调。在4月1日新消费税实施前,对税率上涨的乘用车(过去占市场总量的26%),经销商大量提车,以便赚取税差。使三月份销量至少多增长了2万辆,因此,“五一黄金周”前的四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可能不如三月份,但是,包括微型客车在内。全部乘用车市场今年的销售量在600万辆左右估计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了,近了,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了。远了,远了,2004年即将远去。11月份国产乘用车销量出乎预料的反弹,似乎要为即将过去的2004年划上圆满的句号。其中,国产轿车的销量升到197732辆,仅次于3、4月份的销量,已看不出宏观调控留下的痕迹。数据虽然反弹,但却是最后两天的压库占了全月40%的“数据游戏”。由此,11月份轿车同比销量增长46%,将已连续数月基本持平或已经为负数的月度同比增长率“扳正”不少。  相似文献   

17.
客车市场虽然实现稳定增长,但是,从月度走势图来看,1~5月份,客车行业销量同比增幅不断收窄,形势不容乐观,从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运输行业环境来看,第三季度甚至下半年增幅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月度增幅不断收窄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1~5月,我国客车行业共计销售90543辆,同比增长9.7%,仍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增长。其中公交客车增长4.89%,公路客车下降4.17%,校车等其它市场增长较  相似文献   

18.
饶达 《轿车情报》2006,(6):46-47
乘用车市场的思考 四月份乘用车的产销量(不包括微型客车)又创历史新高,若加上微型客车则没有达到三月份的水平.主要是微型客车的销量减少了两万多辆。但总体来说。中国乘用车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井喷”时期。前四个月累计销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万辆左右。这让国外的大汽车公司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19.
饶达 《轿车情报》2013,(12):30-31
2013年10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10月份的乘用车市场与我们上月估计的一致,且符合每年10月份的销售规律,但很多人还是不理解为什么10月份销量能那么高,因此再补充几点销量高涨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饶达 《轿车情报》2005,(10):46-47
市场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6月份的市场销量是创造半年度业绩的能量释放的最高峰,超过了市场的实际规模。因此市场逐月略有下滑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