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atenary and the pantographs of high-speed trains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stable electric power supply. In order to design a reliable current collection system, a multibody simulation model can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atenary and pantograph. In this article, a dynamic analysis method for a pantograph-catenary system for a high-speed train is presented, employing 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s and rigid body reference coordinates. The highly flexible catenary is modeled using a nonlinear continuous beam element, which is based on an 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 The pantograph is modeled as a rigid multibody system.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a running high-speed train. In addition, using a derived system equation of moti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dynamic stress in the catenary conductor is presented. This study may have significance in providing an example that a structural an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can be unified into one numer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article, the static stresses in a catenary and its vibration modes are calculated by establishing the FEM model of the catenary with Euler-Bernoulli beam elements. The mode shapes of the catenary obtained are considered as the generalized variables which are us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catenary system.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pantograph is simplified as a multi-body system with mass, stiffness, damping, and friction. On the basis of having derived the coupled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pantograph-catenary system, its dynamic behavior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contact force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contact force as the external moving load of the FEM model of the catenary, the dynamic stress in the catenary is simulated.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we not only obtain the dynamic stress response at any element of the catenary, but also its frequency responses. As the dynamic stress in the assistant wire is quite large, the influence of its structure on dynamic stress is analyzed and the way to reduce the dynamic stress is suggested. At las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ynamic stress is validated by a test.  相似文献   

3.
应用汽车轻量化技术可实现减轻汽车质量,解决节能与环保问题。文章通过轻量化对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论述,阐明轻量化技术在汽车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开发应用及新工艺上实现的方法和主要作用,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列为轻量化技术之一的考虑,揭示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和应用现状,强调轻量化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重要作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马兆强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21):133-137
针对汽车座椅在路试动态评价时产生异响的问题,通过对座椅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座椅骨架滑轨上下轨之间的间隙是引起异响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影响此间隙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滑轨配球方式、座垫骨架侧板端面平面度、下滑轨地脚端面平面度。通过对这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最优的滑轨配球方式以及侧板端面平面度、下滑轨地脚端面平面度的控制公差。此方案有效解决了异响问题,为座椅骨架开发设计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重庆轻轨较新线二期工程简支PC轨道梁设计情况,并与一期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对轨道梁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B柱耐撞性,同时减轻其质量以实现汽车轻量化,对某轿车B柱侧面碰撞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针对B柱外板、内板和两加强板厚度,设计了L16(45)正交试验,并由此进行仿真,得到胸部和腹部侵入量与侵入速度的数学代理模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对B柱各板厚度进行优化,可知B柱质量减轻11.6%,在兼顾耐撞性的同时实现了汽车轻量化.  相似文献   

7.
结合海马A平台车系在C-NCAP中的表现,同时考虑侧面碰撞胸部及腹部的得分状况,合理运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对侧面耐撞性能进行优化设计,使该平台车型在C-NCAP碰撞标准四星的基础上提升到C-NCAP五星,同时更大程度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护栏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友兵  王婷静 《公路》2008,(3):197-200
在分析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护栏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护栏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平顺结合的路桥过渡段护栏。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某轮式车辆的前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参数化模型,阐述了分段式梯形断开点设计需要遵循的两点原则,分析了断开点三个方向坐标对阿克曼转向特性以及车轮跳动过程中前束角变化的影响,以实际外轮转角与理论外轮转角差值最小以及前束角变化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开点坐标的优化可以改善车辆转向特性,同时提高转向系统与悬架系统的运动协调性,为轮式车辆转向梯形的设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的优越性,文章以整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为基础,通过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建立了燃油经济性最佳的数学模型;依据考虑汽车的动力性和动力电池的荷电系数要求,使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并利用具体车型对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00km油耗降低21%,经济性得到较大提高,动力性仍然保持设计要求?指出采用逆向求解的手段来获得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并以其为目标函数开发的优化设计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优化方法对普通汽车的传动系统优化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参数化的车辆驱动桥壳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羊玢  孙庆鸿  王睿  郑燕萍 《汽车技术》2005,(5):23-25,34
介绍了利用UG/NX软件对汽车驱动桥壳进行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并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驱功桥壳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对影响驱动桥壳强度和刚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产品结卡勾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桥壳本体厚度由8mm降至7mm,质量减轻了4.2kg。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铁客流分布不均衡情况,对地铁行车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以缓解部分站点客流压力.建立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和平均载客率同时最优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假定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服从均匀分布,以此计算在途和等候时间价值.为了满足各个行车段的不同特征,在大小交路模式下定义不同交路段的载客率和列车使用车底数,更加符合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广州地铁6号线的运行情况为例,运用基于全局搜索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单一出行时间价值的模型与该模型相比,出行时间价值降低3.21%,但平均载客率提高20.2%;考虑单一平均载客率的模型与该模型相比,平均载客率提高11.98%,但出行时间价值降低了1.68%,因此综合考虑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和平均载客率的优化模型可以使2个目标函数值同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哈飞路宝正面碰撞安全性车身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飞路宝轿车车身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了用于碰撞分析的整车车身结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车身前部结构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整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碰撞分析。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采用计算方法和模拟过程正确,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该轿车产品的被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某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和排气消声器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该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的仿真分析.采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各腔室容积和隔板的穿孔率对该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排气消声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消声器总体噪声值和阶次噪声值均有明显好转,高速噪声值比较高的状况得到改善,消声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扭力梁剪切中心、横梁截面、扭转刚度以及悬架运动特性确定悬架设计的关键点,通过优化方法来达到预先设定的性能,并成功运用于液压成型扭力梁改型,大大降低开发费用及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自行设计了一种优化传动系速比的方法调用AD—VISOR2002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模型搭建了优化传动系速比的目标函数,详细介绍了优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程序代码的实现,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现今手动挡汽车的主要离合器形式,针对膜片弹簧在轴向受压过程中,弹簧大端压紧力与变形量的关系,新膜片弹簧工作点的压紧力与摩擦片最大磨损点所对应的膜片弹簧压紧力之间变化平缓以及驾驶员平均操纵力最小这两个矛盾问题的优化.利用权重系数法对其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与驾驶员操纵力最小进...  相似文献   

18.
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进场路方案容易受到地形、规划场坪、轨道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如何选择合适的进场道路方案将极大影响综合交通枢纽的内外交通组织与服务水平.结合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主进场路工程,以机场红线为界,分场外场内展开讨论,重点对比了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与高铁共线的影响、改扩建可能性、景观效果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最终确定了综合最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汽车的电动车窗控制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旨在解决该控制电路在一旦汽车落水的情况下普遍突然失灵的尴尬。其优化设计思路是寻求绕开损坏的电动车窗元器件,另外启动一条抗震且密封性良好的回路,由电瓶直接驱动电动车窗升降器电机,一键降落电动车窗玻璃。新的回路由多个传感器、ECU、备用充电电源以及紧急按钮开关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密封性。本设计在几家汽车改装店对多款中低端汽车进行了测试安装,并将汽车的电动车窗从不同高度投入水中进行实验调试,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昆明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实际,阐述了高架桥景观设计总体方案,并以景观细节处理作为切入点,总结了首期工程和6号线工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实用、经济、有效的景观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