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无缝道岔稳定性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对高原大日温差某车站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可能性,并对该车站及两端区间轨道进行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胶冻结接头的方式消灭道岔和缓冲区有缝钢轨接头,在西藏地区第一次铺设桥上无缝道岔,一站两区间实现了跨区间无缝线路。通过一年时间在线监测和安全运营,积累了大量高原大日温差跨区间无缝线路可靠数据和运营经验。研究结论:(1)验证了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2)胶冻结接头作为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连接方式是可行的,可为既有非无缝线路无缝化提供又一个技术方向;(3)在大日差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关键是无缝道岔,一定要注意道岔的轨道几何形位状态和尖轨、心轨的位移,出现不良状态时及时加强养护。  相似文献   

2.
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标志着无缝线路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难点,文章详细讨论了道及岔区的无缝化、道岔与钢轨位移的观测、维修、养护及应力放散、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无缝道岔温度力特性及实例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显著提高列车运动速度和平稳性。无缝道岔温度力的特点在于基本轨要承受附加温度力的作用,岔内钢轨受力和位移状况复杂。为了保证安全,铺设无缝道岔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检算。  相似文献   

4.
与一般跨区间无缝线路相比,高原铁路面临阳光辐射强、日轨温差和时变率大等问题,为提升青藏铁路等高原铁路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性能,对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高原铁路及高温差铁路沿线40年的气温分布规律,并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神经网络算法完成海拔、气温和纬度等复杂条件下的轨温预测,开展高原铁路无缝道岔工程实践与理论检算。结果表明:高原铁路岔区接头处病害突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从年、日轨温差分析,青藏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环境与已完成跨区间无缝化的兰新铁路、滨洲铁路接近;高原铁路道岔尖轨伸缩量满足规范要求,道岔工电设备基本适应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运营环境,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最后提出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寒冷地区无缝线路铺设前的线路整修、铺设初期的整修、线路养护维修、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故障处理、技术管理和培训、常备器具、材料等方面对寒冷地区无缝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进行了论述,明确了维修工作的重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杰 《铁道建筑》2013,(1):99-101
新疆哈密地区温差较大,无缝道岔施工轨温控制非常重要.哈密货车南环线设计为跨区间无缝线路,正线道岔设计多为无缝道岔,由于无缝道岔不能使用支垫滚筒进行应力放散,为此,研究采用一次性换铺法铺设无缝道岔.本文介绍了一次性换铺法铺设无缝道岔施工的技术流程,关键技术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初春 《铁道建筑》2003,(11):63-66
寒冷地区铺设无缝道岔,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文章介绍了寒冷地区无缝道岔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述了无缝道岔的施工方法、管理维护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外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道岔的应用经验和目前无缝线路道岔的研究成果,确定18号无缝道岔的合理结合形式和孔跨布置,制定无缝道岔梁设计控制参数;介绍白家塑2号大桥无碴轨道无缝道岔梁设计情况。该设计对无缝道岔梁的设计可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铺设与养护维修,分析了无缝道岔的初步运营质量,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更换固定辙叉道岔为可动心轨道岔,采用改进型提速固定辙叉道岔,提高对轨道结构的控制。这些对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曾红权 《铁道建筑》2015,(10):164-166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道岔的应用经验和目前无缝线路道岔的研究成果,确定18号无缝道岔梁的合理结构形式和孔跨布置,制定无缝道岔梁设计控制参数;介绍白家望2号大桥无碴轨道无缝道岔梁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道岔的应用经验和目前无缝线路道岔的研究成果,确定18号无缝道岔梁的合理结构形式和孔跨布置,制定无缝道岔梁设计控制参数;介绍白家望2号大桥无碴轨道无缝道岔梁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寒冷地区无缝道岔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寒冷地区无缝道岔设计的特殊性,建立了无缝道岔钢轨温度力与变形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哈长线老家车站固定辙叉无缝道岔群的受力与变形,确定了无缝道岔的锁定轨温。最后,提出了寒冷地区铺设无缝道岔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5.
无缝道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的关键技术。文章基于当量参数、非线性理论和力图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按该理论设计、铺设的无缝道岔运营状况良好,现场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无缝道岔计算理论的正确和计算参数的取值合理。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铁道建筑》2006,(7):67-69
跨区间无缝线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钢轨接头,在线路全长范围内提高了线路的平顺性和整体刚度。文章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运用,介绍了目前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轨道结构形式,总结了我国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新建铁路无缝线路一次性铺设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新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列车高速、重载、安全运营的保证。介绍了新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主要施工技术,指出根据实际环境和条件,选择可靠的施工技术,严格的施工管理,先进的施工机具,是跨区间无缝线路高质量、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线路无缝化改造,采用铝热焊对道岔实施焊接,实现道岔与跨区间无缝线路联接,通过现场焊接实践,总结出提高铝热焊焊接质量的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无缝道贫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难点,难就难在无缝道岔的应力放散中对放散量和钢轨走向的控制。湖东工务段探索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可适应重载、高速运输要求的新型道岔,该道岔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可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