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斌 《汽车文摘》2023,(5):59-62
为了解决商用车产品满足使用场景、使用群体和个性化需求,同时满足大规模生产制造这一难题,借鉴乘用车平台化理念,结合商用车产品属性,从产品策划源头开展平台化和模块化设计。以某商用车平台搭建为实例,重新定义商用车平台化概念,阐述商用车平台化和模块化设计意义和作用,建立商用车平台化搭建流程和方法,为商用车新产品开发和新平台搭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11,(8):32-33
在"2011中国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上,来自行业的专家就我国商用车的发展前景及管理要求发表独到的见解。 张小虞:中国将出现世界级商用车集团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提出,中国的商用车产业要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带头兵,不只是排头兵,要成为带头兵。我国商用车行业具备出现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一定能出现若干个世界级的商用车集团。  相似文献   

3.
9月5日,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产品V80在北京上市,开启了上汽商用车的开拓之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国普、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蓝青松及相关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上市品鉴会。在上市仪式上,胡茂元表示,上汽自主引进开发的V80轻型商用车是上汽在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和欧洲先进商用车技术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一款国际基准商用车产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商用车行业的一大新闻是大众汽车集团对外宣布成立综合性商用车集团——TruckBus GmbH,新公司将负责大众集团旗下曼恩和斯堪尼亚商用车品牌,此外生产轻型商用车的大众汽车商用车也将成为综合商用车集团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任施乐(Andreas Renschler)表示,把商用车品牌汇集到同一旗下,可以更好地专注于满足卡客车业务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决策过程。大众成立商用车集团的用意主要还在于公司内部的结构调整,对整个商用  相似文献   

5.
路智军 《驾驶园》2011,(4):36-37
2月28日,上海汽车集团发布国际化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总裁陈虹、上海汽车副总裁肖国普等领导共同出席发布会。MAXUS大通品牌的发布,意味着作为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的产品线进一步完善,也代表其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完成了全部布局。乘用车经验助力发展商用车上汽集团多年来对国内商用车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自2006年10月,上汽商用车事业部成立,便开始着手上汽商用车品牌的规划。2009年,上汽成功收购英国商用车公司的MAXUS品牌,  相似文献   

6.
据最新行业快报显示,无论是东风公司还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的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分别居行业第一。其中,商用车公司前5个月销售汽车81611辆,占东风公司同期总销量的27.85%,商用车公司的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已占东风公司中重型商用车总销量的近九成。业内专家根据有关数据对比后认为,东风中重型商用车的销量重返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选型是纯电动商用车开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在纯电动商用车性能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论文根据某型纯电动商用车总体设计指标,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初步选定动力系统参数,然后利用Cruise软件进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车型动力匹配的合理性。论文对纯电动商用车动力匹配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车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以及单车高耗能的特点造成商用车燃油消耗量已超过了乘用车,商用车节能水平提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商用车"超级卡车"政策进行梳理,研究财政激励政策在商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我国商用车节能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自度过金融危机的寒冬后,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迅猛发展期,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同样也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国内商用车市场,更成为吸引国内外汽车巨头们争相抢占的宝地。我国商用车市场规模的高度增长已是大势所趋,除重汽、一汽、陕汽、华菱等国内老牌商用车企业外,集瑞、徐工、大运等企业也大步开进商用车行业,同时,国际商用车巨头也不甘示弱,纷纷"起兵"抢占国内商用车市场份额,国内商用车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0.
张翔 《天津汽车》2010,(5):14-17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及其上公告的车型和新能源客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然后介绍了国内示范运行情况,重点列举了北京奥运会上运行的新能源商用车。分析了国内纯电动商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和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知识产权情况,它可为我国的新能源商用车的开发和运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