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轨道交通PIS与CBTC无线组网技术及干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迅速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并比较几个常用WLAN技术标准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乘客信息系统(PIS)和信号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的车地无线网络组网结构及传输数据的特点,得出两个系统的网络带宽需求,并通过比较研究PIS和CBTC系统车地无线网络特点,探讨PIS与CBTC在地铁隧道环境下使用WLAN技术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结论:根据对PIS车地无线网络系统的带宽分析,PIS只能采用802.11a或802.11g技术。当PIS系统采用802.11a技术标准时,两系统之间可避免干扰,并且接口简单,工程实施性较容易;采用802.11g技术标准时,PIS系统需与CBTC系统避让频点,增加了两系统在无线网络上的工程接口。同时,两系统的车地无线网络还应考虑其他无线网络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CBTC)与乘客信息系统(PIS)所面临的无线局域网矛盾,根据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深入分析了信号系统与PIS系统的传输需求,探讨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地铁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无线通信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地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及基于DVB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概述了目前地铁中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采用的制式,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2013,(12):110-110
2013年11月29日,华为在郑州发布全球首个eLTE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旨在满足地铁运营商的PIS(旅客信息系统)、闭路电视、车载视频监控、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承载和宽带集群等丰富的地铁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常,在地铁信号设备的更新改造中,从旧系统向新系统过渡的阶段会中断运营,而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可叠加在既有信号系统上,从而使新、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巴黎、香港和新加坡地铁信号采用了CBTC系统,可证明阿尔斯通公司CBTC系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发展的需要,对国内自主研发的城轨信号系统存在迫切需求。介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号院”)自主研发的FZL系列城轨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历程,特别是新一代的FZL300型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研发和试验情况。通过在北京地铁8号线的实际应用,表明此系统运行良好,可适应快节奏的地铁建设工期,满足分段开通、分段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浅析信号CBTC模式下无线干扰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铁区间隧道内分布有民用通信系统(手机运营商)、PIS系统、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信号系统CBTC模式下的AP天线车—地无线通信,将形成空间无线波的多阶互调干扰,对CBTC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本文通过技术分析,提出CBTC模式下无线干扰处理方法,旨在确保信号系统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0概述 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是率先采用VAL自动化橡胶轮胎轻型地铁的城市,它将再一次位于技术前沿,成为安装阿尔斯通公司的新型简化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第l条地铁,简化的CBTC系统Urbalis Fluence可减少通过联锁功能传输信息到列车的地面设备数量20%。  相似文献   

9.
地铁和城市轻轨是城市的动脉,大量的人员通过轨道交通系统流动,通过旅客资讯(PIS)系统,可达到疏导客流,提高服务品质,确保安全运营,增加收益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端到端IP数据和音视频广播的旅客资讯(PIS)系统及该系统在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据新京报3月6日消息:明年,北京市地铁发车的最小间隔将缩短到1.5min,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透露上述消息。为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全国已经有20多条地铁引进了基于通信为基础的系统(CBTC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悦 《铁道知识》2005,(5):18-19
CBTC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铁路的通信、信号和列车运行控制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通信由地面向空中,甚至卫星发展是一个总趋势.通信系统,例如GSM-R和ATCS-200移动数据无线系统正在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集成,因此得名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英文名全称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简称CBTC).  相似文献   

12.
谭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S1):120-122+127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后,同时考虑实现DTO(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功能。为提升运营服务质量,需升级与优化PIS(乘客信息系统)报站广播功能。介绍了CBTC系统和PIS的基本功能;介绍了2号线不同车型列车PIS全自动报站广播功能的实现方式,以及PIS半自动报站广播功能优化后的报站模式切换逻辑。PIS报站广播功能升级与优化后,降低了人工操作失误造成的无广播或报错站的概率,规避了站间停车时提前广播的问题及报站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1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与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了合作协议。旨在将H3C的网络设备应用于地铁基于通信列车自动控制(CBTC)的DCS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优势已为人们所了解,但存在的问题是不同CBTC系统设备供货商的设备不能兼容,因此对建设方和运营商构成较大的挑战。一方面会影响不同厂家设备线路之间的互通互联,另一方面,使用一家供货商的系统,可能会受到牵制,影响后续建设工程的招投标。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轨道交通信息领域。新的挑战和需求不断呈现,能否经受住客户的考验是每一家参与合作的企业都要面对的,作为我国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用客户化的解决方案、量身定做的行业产品、本土化的售后服务以及企业文化所饱含的执着创新精神,赢得了轨道交通领域客户的高度认可。截止目前,H3C已经参与北京、香港、上海、广州、沈阳、深圳等1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其行业解决方案应用于50多个地铁建设项目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通信子网络项目、PIS(乘客信息系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AFC(自动售票系统)和公安监控系统。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申请的发明专利超过80项。广泛的实际应用证明。H3C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份子,从积极参与到成为行业内不可缺的信息化合作伙伴,一路走来,H3C的光彩璀璨绽放。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12年6月15日,在广州长隆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MTC-I型基于通信的列车控N(CBTC)系统”安全认证颁证仪式。“国产MTC-I型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获SIL4级的《TKCG08型车载ATP通用安全计算机系统》、《TYJL-Ⅲ型计算机联锁系统》、《TYJL-ZC1型区域控制器系统》以及SIL2级的((FZy-ATS(CTC)型ATS系统》等4项铁路产品安全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7.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组成复杂,业务类型多样。随着地铁对PIS应用的不断深入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传统传输方案无法适应PIS需求的情况。本文结合PIS业务特点以及对传输网络要求,对当前国内PIS业务主要的传输承载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PIS业务传输方案的选择原则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铁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和PIS(旅客信息系统)等分别承载在WLAN(无线局域网)和集群无线电等物理网络上,基于已经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结合地铁多业务承载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TDLTE技术的地铁多业务承载方案,并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为地铁多业务承载通信网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杭州地铁4号线率先在业内通过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招标,使用车-地无线通信(TDLTE)技术建设车地无线专网,用以承载PIS视频直播和车载视频监控业务。本文简述该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实际测试结果,在网络建设时,正线采用1785~1805 MHz的20 MHz频率进行组网,上下行子帧配比设置为2∶2,并与800 M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共用漏缆。经过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完全可以满足PIS业务承载需求。2015年7月,杭州地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基于已开通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车辆综合通信系统(LTE-M)综合业务承载测试。通过测试验证3、5、10 MHz以及15 MHz等多个不同频宽下的业务承载能力,为杭州地铁后续线路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业务的承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移动闭塞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悦 《铁道知识》2005,(6):18-19
“更为安全、更为有效,更低的生命周期成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英文名为Communicacion-based Train Coiltrol,简称CBTC)以它特有的优势倍受铁路运输业瞩目。列车控制和信号系统正在步入通信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